編輯周記 - 香港影壇之寶:許鞍華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0年08月22日

2020年08月22日

香港影壇之寶:許鞍華 by Kantorates

香港影壇之寶:許鞍華

今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因疫情關係確定取消,不過大會仍按原定計劃,公布完整的影展節目及選片名單。當中較吸引我興趣的,是兩個有關香港殿堂名導的放映項目。

第一個就是原定的開幕電影《好好拍電影》。這部香港紀錄片由著名美術及服裝指導文念中首次執導,主題是本土殿堂級大導演許鞍華。或許有人會說,用「殿堂級大導演」來稱呼許鞍華是否恰當?畢竟在不少觀眾眼中,好像徐克、杜琪峰這些專拍大製作的才是大導演,相對來說,許鞍華一直予人濃厚的草根氣息,拍攝題材也多以人文關懷為主,除了近年在內地拍攝的幾部電影格局較大,基本上走的都是所謂的庶民路線,真能被稱為大導演嗎?

只要看一看她的電影執導生涯,以及多年來的獲獎履歷,就會知道她在香港以自至亞洲的影壇地位,是毋庸置議。先別說她今年獲威尼斯影展頒發終身成就金獅獎,就是歷年來在港台兩地,她也是獲獎無數,是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次數最多的導演。另外,要被稱為殿堂級,首要條件就是必須長期保持高水平,而且創作期平穩不斷。依此標準來看,許鞍華的執導生涯就是細水長流,雖然沒有哪一部作品超水準,但基本上每一部都是高水平的發揮,而且綿延四十多年的創作期,並沒有出現大起大落或長期的低潮,單是這樣的成就,在華語影壇來看已是非常罕見。

許鞍華的作品,或許並非由金錢堆砌的鉅製,但每一部都匠心獨運,是香港少數能做到雅俗共賞的名導。她的眾多作品中,我最喜愛的始終是十多年前的《天水圍的日與夜》,這部成本極低,看似玩票之作的小品,實際上卻是集許鞍華多年電影拍攝修為的集大成之作,不論編、導、演都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可惜礙於題材關係,在國際影壇受注目度不高。另一部較喜愛的則是她的處女作《瘋劫》。許鞍華在這部首次執導的電影中,已顯示出極成熟多變的電影語言運用技巧,尤其對拍攝環境氛圍的捕捉特別厲害,手法上遠勝當年其他同類電影。這部曾失傳多年的電影,早前獲數碼修復,有興趣者切勿錯過。至於要選第三部傑作,當然就是揚威國際的《女人四十》,相對於後來同在國際影展獲獎的《桃姐》,《女人四十》的感情表達是更為自然流暢,演員的整體表現也較佳,尤其是女主角蕭芳芳和男主角喬宏的對手戲,遠勝葉德嫻跟劉德華的搭配,即便後者其實已是超額完成。說起蕭芳芳,她早年曾投資拍攝許鞍華的《撞到正》,可惜這部電影目前未有修復版,只有網上流傳的殘廢畫質版,未知何時有發行商願意接受處理?

許鞍華為香港影壇貢獻良多,然而多年來有關其作品研究的紀錄片及著作卻不多見,實在可惜,期待這部紀錄片能夠填補這方面的空缺。值得一提,多年前曾在此欄目談過,十多年前曾有名為《許鞍華說許鞍華》的書籍出版,全書以許鞍華專訪為主,由她在影圈出道說起,一直講到2008年拍攝《天水圍的日與夜》之前。這本書比較有趣,或者說較可觀之處,是幾乎全部都是許鞍華的現身說法,而且編者近乎廣東話原文照錄,所以閱讀起來特別教人投入,也更能感受到導演本人的坦率和貼地。不知道這本書後來還有沒有再版,或者再經修訂,讀者如有興趣可在網上查找,或者到專賣電影書籍的書店查詢。

至於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另一吸引我的節目,篇幅所限下次續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