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兄弟- 陰魂不散的黑色幽默

撰文: 朱哲輝 | 發布日期: 2008年05月01日
高安兄弟- 陰魂不散的黑色幽默


高安兄弟(Joel & Ethan Coen),喬高安(Joel Coen)和伊桑高安(Ethan Coen)分別生於於1954年和1957年的明尼蘇 達州,父母分別在教書。兄弟倆從小就在電視裡受到大量的老電影薰陶,並特別對好萊塢黃金時期的電影著迷,他們還和鄰 居一起製作一些超8釐米的電影,讓他們在電視上所學的(受到希治閣、奧森威爾斯…等影史大師的薰陶影響),藉由模仿拍 攝來練習,可以說,對兄弟倆以後風格有了相當程度的影響。長大後喬高安做起後製剪輯助理,伊桑也做一些短暫的工作,後 來他們開始創作劇本。

起點是在1980年,高安兄弟寫好了《血迷宮Blood Simple》的劇本,並請攝影師的巴里(Barry Sonnenfeld)製作預告短片。 喬拿著短片開始挨家挨戶募集資金,雖然這種方式辛苦,但可以讓他們在拍片時可以不受商業體制的約束。很快的他們籌到了 所要的資金。1982年兄弟倆開始在德州拍攝《血迷宮》,喬原本希望荷莉杭特(Holly Hunter)出任女主角,但荷莉拒絕,不 過卻推薦了自己的好友法蘭西斯麥朵曼(Frances McDormand)。之後意外促成喬高安與法蘭西斯麥朵的姻緣。後來《血迷宮》 意外的受到了大眾的歡迎,這成功的開端為高安兄弟往後導演生涯,鋪下了順遂之路...

36


主要作品分析

1984年《血迷宮Blood Simple》 - 描述一個酒吧老闆,因為懷疑老婆紅杏出牆,於是請來私家偵探跟蹤調查。後來真的發現老婆與他人 有染,遂決定殺害這兩個人…。在這部處女作中,就已經見識到他們往後的風格類型。犯罪、謀殺、加上黑色幽默,而環環相扣的敘事 結構(一個串接一個),在高安兄弟精巧的編導手法下,獲得不少讚許,很有B級電影的特色。而且影像鏡位充滿生動性,懸疑的氛圍營造 以及最後的意外結局,有都有往後電影的原型。從《血迷宮》開始,兄弟倆共同編劇,喬負責導戲,伊森負責製片的模式,就此成形。

1991年《巴頓芬克Barton Fink》 - 劇情是在40年代一位劇作家被迫寫出一份庸俗的摔角劇本,炙熱的夏日午後,一間舊陋的旅社,在悶 熱難耐的氣溫中,正在絞盡腦汁苦思的他,但隔壁房客的卻不斷地干擾著他,使他逐漸產生幻想…。

本片有明顯受到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的《怪房客The Tenant》(1976)的影響,就某些觀點來說,本片是風格化的藝術電 影,但卻也有商業觀賞價值,高安兄弟將人性內在,被壓抑逼迫後的錯亂精神狀態,以誇張扭曲的手法呈現,表現好萊塢商業體制下,壓榨 羞辱人才的面貌。電影中那座詭異的旅館,有著強烈的象徵意義,在主角那壓抑自我下所衍伸出的病態幻想世界,美學風格可說,獨樹一格。 這種錯亂、詭譎的電影,讓導演天馬行空的創意得以盡情紓發揮灑,片尾約翰古德曼(John Goodman)持槍,而整座旅館突然變成火海, 是相當經典的畫面。1991年導演高安兄弟以本片空前絕後地,榮獲康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項最大獎(引人爭 議的是波蘭斯基恰巧是當屆的評審團主席),真的名震世界影壇,其中兩位原本沒沒無聞的演員,男主角約翰特托羅(John Turturro)演 活一個神經質、焦慮不安心理的作家,拿下坎城影帝,邁可勒納(Michael Lerner)扮演的片廠老板,狂放張揚的表演也很精采(入圍了奧 斯卡最佳男配角)。

1996年《雪花高離奇命案Fargo》 - 筆者最喜愛的高安兄弟作品。一個窩囊懼內的汽車銷售員串通綁匪綁架自己的妻子,但發展到 後來卻不可收拾,而大肚婆女警瑪姬,也未偵辦過這麼兇殘的案子…。柯恩兄弟首次回到自己家鄉,明尼蘇達州拍攝,用一片暟暟白雪的 世界和血腥殘酷成強烈的對比,導演表達了對美國資本主義的嘲諷還有對傳統家庭倫理價值的信念,影片諷刺意味濃厚,導演以廣角鏡頭 拍攝雪白世界,刻意造成反差視野,並在細節處透露訊息。雖是寫實電影但就由多個古怪的角色製造出喜劇電影的效果,高安兄弟還以美國 中西部奇怪的口音腔調(美國人才能深刻的體會這種趣味吧,像我們的台灣國語、廣東國語之類的)來製造趣味,但還是有人不接受高安 兄弟變的如此靠近主流市場(起伏有至的劇情、正面的道德觀)。女主角法蘭西斯麥朵曼飾演爽朗睿智的女警,在片中挺著個大肚子(現實 中真的懷孕),外型就製造了獨特的喜感,而她從容自若的洗鍊演技,將角色表現的清晰透徹,以黑馬之姿,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也不算太過分。

36


2000年《霹靂高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 本片是高安兄弟較被低估的傑作。劇情描述1920年美國南方的監獄,男主角尤利西斯 (喬治克隆尼)正在密西西比州服刑,枯燥苦悶勞動生活讓他受不了,於是他便密謀逃獄,還帶著兩個不稱頭的夥伴同行。三人展開討亡 之旅,一路上充滿著危機和奇蹟…。柯恩兄弟改編希臘文豪荷馬的史詩《奧德賽Odyssey》(註一),算是某種程度的公路電影,劇中包 含了宗教議題與政治嘲諷,令人莞爾。高安兄弟還將美國近代歷史著名人物加入劇情中,例如那位將靈魂賣給魔鬼的吉它手,就是隱射羅 伯強森(Robert Johnson)。片中運用大量的美國早期草根民謠與鄉村樂,並夾雜福音歌曲及傳統藍調,相當豐富動聽,光是音樂就非 常值得推薦,電影的原聲大碟還拿下了葛萊美獎的年度最佳專輯,成為史上第4張電影原聲帶的最佳專輯,更是史上第二張鄉村樂的年度 最佳專輯(注二),不過應該不合台灣人的胃口(筆者自己就沒聽幾次了)。本片美術佈景用心,尤其羅傑狄肯斯(Roger Deakins)泛 黃濃郁的影像調色與純熟流暢的運鏡,值得一看(還好有入圍奧斯卡作補償)。

2001年《不在場的男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 - 這部電影其實都是有名氣的演員,也得了不少獎項的肯定,但怪的是沒有在 台灣上演過,而且竟然連DVD也沒發行,而香港譯名「綠帽離奇勒索」的確比較接近本片的內容。劇情在四十年代美國北部的小鎮。艾 迪是一個安定沉默的理髮師,除了煙不離手其實沒有什麼嗜好。有一天他發現妻子紅杏出牆。艾迪起先不動聲色,後來有一位同志騙子 遊說他,投資乾洗店, 艾迪雖心動但卻沒錢。他想到可以找姦夫下手…。全片內容真是光怪陸離,偷情、謀殺、連外星飛碟都跑出來了, 不得不佩服高安兄弟的編導創意,暗喻嘲諷不絕,而流洩出的因果循環(角色的死,恰巧都是自身因果造成)也叫人審思,而且看到最 後才知是「後設手法」,全片為主角的回憶錄,比照之前的劇情,更懷疑其中真實性又有多少?當然真實性本來就不重要,導演在吞雲 吐霧間,讓全片就像五里霧中,隨著劇情轉折,不斷變換脫軌。但缺乏新意,重複過去風格的呈現手法,以及沉悶情節,坎城最佳導 演,應該是過譽了,但羅傑狄肯斯厚重質感的復古攝影,不僅有向前輩致敬之意,也盡顯出自身的才華。

2003年《師奶殺手The ladykillers》 - 本片重拍自1955年的英國喜劇,一名教授(湯漢斯)召集了一批竊盜專家準備搶劫賭場,他們向黑人老太 太租了地下室假裝練樂團,其實準備鑿洞通金庫,當計畫不慎被老太太發現後,他們得想盡辦法除掉這位老太太,但他們竟卻一個個被 意外的除掉…本片是高安兄弟兩人首度同時掛名導演的作品,影片風格接近《霹靂高手》,他們將擅長的兩個題材:美國經濟蕭條時期背 景與黑色幽默做接合,犯罪過招的過程處裡的相當精采,導演高安兄弟將自身風格,注入傳統的類型電影,讓老瓶也能裝新酒。影片充滿 著暗喻性並瀰漫濃厚的南方風情(將原版中的白人老太太換成黑人);影片的開始與結束的鏡頭,都是移向垃圾山,舒緩的影機運動, 卻呈現令人發噱的構圖畫面,對比強烈。本片是一部在技術方面高水準(不輸《霹靂高手》)但內容稍嫌乏味的作品。影帝湯漢斯與高安 兄弟首度合作,漢斯難得扮演壞蛋,他蓄著典型邪惡的山羊鬍,外型特別滑稽,但他過於刻意的用力演法(讓我想到《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中的周潤發)加上古典腔調英文,就是很奇怪。倒是飾演黑人老太太的厄瑪霍爾(Irma P Hall),渾然天成的老練演技,輕鬆蓋過所有 人的丰采,是本片最好看的部份。

36


2007年《二百萬奪命奇案No Country for Old Men》 - 劇情描述在美、墨邊境,主角發現200多萬的現金,但也因此成為黑道的目標…。導演高安兄弟以 一慣的黑色幽默,來闡釋人性陰暗。全片不用半點配樂,卻可以在一連串追殺中,透過導演那精準純熟的場面調度,展現的如此緊湊逼 人,一場由旅館殺到大街上再到車上的戲,實在精采。此外細節的訊息設計,更為深入(不讓我們看到他最後有沒有除掉主角的妻子, 只看到殺手走出來時看了一下腳底)配合羅傑狄肯斯穩重工整的攝影,將全片悵然壓抑的氣氛,釋放出來,夜戲尤其出色。片尾,老警 長湯米李瓊斯,說起他昨晚夢到他的父親模樣比他還年輕,兩人騎馬走在山間,而父親卻獨自超前,呼應時不我與的感慨與面對恐懼的 淒涼。而西班牙影星賈維爾巴丹(Javier Bardem),在《二百萬奪命奇案》中,飾演的黑道殺手不僅髮型令人發噱,且充滿怪 異氣質,跟影片的黑色幽默相輔相成,宛如勾魂使者般的形象,更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殺人時俐落沉著,情緒表達深不可測的懾人, 如此風格化的演出。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拿的理所當然。影片還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共四項大獎,將兄弟倆的生涯 推向最高峰。

結論

導演高安兄弟以其荒謬、冷靜的電影風格聞名。他們雖然不斷嘗試各種類型的電影,但還是脫離不了黑色喜劇,以及嘲諷的方式 處理主題(不外乎是外遇偷情、謀殺斂財)。而這些腥風血雨的犯罪還能成為喜劇,就是因為當中塑造的人物賦予笨拙或怪異的 特質,並以ㄧ件事牽連更多事件來延伸發展。犯罪、荒謬、加上黑色幽默,還有環環相扣的敘事結構(一個串接一個)就成了不變 他們的作者印記。而且他們對於攝影機運動的要求,無論是推拉滑移還是各種角度鏡位,讓影像充分說話的特色也是他們的優點。 在今年(2008)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喬科恩致詞時說:「我們從小就開始製作電影。12歲時拿到了衣服和公事包,後來我們就 帶著一台超8釐米攝影機去機場,拍了一部短片叫作《Henry Kissinger, Man on the Go》。老實說,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和當時 沒什麼兩樣。感謝所有人支援我們在角落隨心所欲玩的人…。」 我想就是這種對電影的熱誠與赤子頑心,才能讓他們的電影保持源源不絕的活力吧!

作品列表:
二百萬奪命奇案No Country for Old Men(2007) 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巴黎我愛你Paris, je t'aime(2006)
師奶殺手The ladykillers(2003)
真情假愛Intolerable Cruelty(2003)
不在場的男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2001)康城最佳導演
霹靂高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2000)
謀殺綠腳趾The Big Lebowski(1998)
雪花高離奇命案Fargo(1996)康城最佳導演奧斯卡最佳劇本
金錢帝國The Hudsucker Proxy(1994)
巴頓芬克Barton Fink(1991)康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撫養亞歷桑納Raising Arizona(1987)
血迷宮Blood Simple(1984)

36


注釋:
注一:十年的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奧德賽帶領部隊戰士返航向故鄉。歸途中,奧德賽殺傷海神的兒子獨眼巨人,海神讓他們全 船覆沒僅只奧德賽一人存活。奧德賽被海上女神克莉索救起,克莉索深愛奧德賽不願意放他回家,思鄉心切的奧德賽,幸由女 神雅典娜幫忙才得以再上歸途。但海神怒氣未消再度降臨一連串光怪陸離的事件後,前前後後漂流了十五年。
注二:三張專輯分別是:1968「By The Time I Get To Phoenix」Glen Campbell, 2001「O Brother, Where Art Thou?」soundtrack, 2006「Taking The Long Way」Dixie Chicks

參考資料:

  1. 高安兄弟之黑色幽默
  2. 電影快報
    電影指南作者:廖金鳳/編著

文﹕ 朱哲輝 (5/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