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2005香江
撰文: Ryan | 發布日期: 2006年01月01日

沉寂的東方荷里活
東方荷里活顯然在2005年交出了一張不算及格的成績單!
相較於前兩年的六、七十部年產量,2005年光是數量上就輸了一截,儘管氣勢上有《頭文字D》、 《七劍》、《神話》、《如果.愛》、《情癲大聖》等大製作穩助陣腳,但卻沒有再現《無間道》、 《功夫》票房口碑雙贏的榮光。
所謂期待越高失望也越大,《頭文字D》除了證明周董的「潛力」以外(我還是覺得金馬獎頒給周董 非常沒說服力),片中三場同質性甚高的車賽,隨著新鮮感的消退,並沒能在電影的尾聲翻出太大 高潮。《七劍》、《如果.愛》及《情癲大聖》分別是徐克、陳可辛、劉鎮偉重掌拿手戲的回歸之 作,雖然成績「尚稱」滿意,但距離他們最經典的代表作仍有一段距離。至於唐季禮則以《神話》 再次證明他實在是個滿腦子漿糊的草包導演,而成龍的演出更是讓蒙將軍一角成為笑話。幸好年底 出了一部《無極》幫《神話》墊底,陳凱歌毫無人文素養的暴發戶心態,以及謝霆鋒荒腔走板的演 出,更是順利把《無極》推上我心中「史上最爛華語片」的寶座。

動作、黑幫、警匪
在動作黑幫警匪類型片部份,杜琪峰的《黑社會》依舊牢牢抓住我;而岸西編劇、陳木勝執導的 《三岔口》也帶來小小驚喜,佈局之精緻彷彿是爾冬陞《旺角黑夜》(或說銀河映像)對宿命論偶 然與巧合的再一次變奏,總算擺脫陳木勝前作《雙雄》一廂情願又企圖傳道而過份噁爛的缺點(其 實主要該怪關信輝的噁心劇本),還為久違的郭富城找回屬於熟男的銀幕神彩。花了英皇不少錢的 《精武家庭》,雖是馮德倫繼一鳴驚人的導演處女作《大佬愛美麗》後,對類型電影的再一次活潑 反芻,但除了由袁和平負責的武打部分成績出色外,父子親情的戲不若《大》片驚喜處處,深度立 見高下。至於《黑白戰場》及《阿嫂》,仍執迷於《無間道》、《江湖》的黑幫大佬講數及早期銀 河映像傑作如《鎗火》的黑幫詭奇佈局,繼續消費黑幫、暗殺題材的剩餘價值,只可惜眼下似乎也 走到了末路窮途。幸好鄭保瑞的新作《怪物》帶來不少驚喜。或者換個說法,相較於大部分電影都 無法達到我的預期,《怪物》的「怪」,竟成了2005年港產片中最令我興奮的意外了。
接下來,相隔一週推出的《猛龍》及《殺破狼》是另一個極好的對比。李仁港的《猛龍》裡警匪對峙 的劇情,以及洪金寶母雞帶小雞的安排,讓我想到《特警新人類》。警匪雙方總計十餘個重要角色, 全都是足以獨當一面的「國際級」卡士(其中甚至包括南韓硬底子演員許峻豪及荷里活過氣男星米高 比恩),比起男性陽剛卻極度「黑色」的《殺破狼》可要繽紛多了。從《獨臂刀》開始,李仁港一向 過份耽溺影像的美感,只會雕琢一些沒情感基礎的華麗畫面,突然暴露自己在「寫情」部份的捉筋見 拙。這個缺點在《猛龍》裡尤其明顯,尤其跟葉偉信的《殺破狼》一比,同樣講警匪惡鬥,同樣努力 想刻畫內心世界,小而美的《殺破狼》是濃烈而風格化的,大而無當的《猛龍》卻空泛而無神。武打 戲不夠暢快淋漓也就算了,還拼命安插慢動作的「心靈場面」,配上過份文藝腔的噁心OS,還真是 辜負了這組豪華卡士。

文藝、喜劇小品
接下來談談文藝、喜劇等小品電影。曾是銀河映像團隊的韋家輝與杜琪峰拆夥自立門戶後,繼續探討 他向來感興趣的懷舊、印度、宗教題材,可惜賀歲片《喜馬拉亞星》儘管有野心有勇氣,電影卻凌亂 得一塌糊塗。至於少了星爺的李力持新作《妃子笑》,擺明了把當年惡搞《唐伯虎點秋香》那套複製 在港劇《金枝慾孽》上,偏偏惡搞卻搞得這般無聊、無靈光,人家《金枝慾孽》布局多精緻,對白多 犀利,隨便兩集都遠勝《妃子笑》。
畢國智初試啼聲的《海南雞飯》成績不錯,不過真正的功臣是張艾嘉,她的演出簡直是無懈可擊,遠 遠超越《地久天長》。彭浩翔的《AV》回歸《大丈夫》那種嘻笑怒罵的香港情懷,雖頗有看頭,但不 如前幾部作品驚喜處處。獨立導演崔允信嘗試商業製作的《追蹤眼前人》缺點不少,但達到了「耳目 一新」的效果,梁家輝與鄭雪兒的演出更是不應該忘記。可惜四部青春片《非常青春期》、《擁抱每 一刻花火》、《十七歲的夏天》、以及《b420》我還沒有機會看到,估計各有可觀之處。

關錦鵬嘔心瀝血的《長恨歌》,毫無疑問是最令人失望的年度之作,當然鄭秀文不具說服力的演出要 付很大的責任。另一位金獎級名導爾冬陞,一年內推出《早熟》、《千杯不醉》兩部作品,成績只稱 得上「差強人意」。前者絮絮叨叨無新意,有著爾老師一貫的保守、說教特色;後者瘋瘋癲癲有如兒 戲,儘管某些橋段刻劃街坊巷弄人情世故成功到味,但比起爾老師最好的《新不了情》、《忘不了》, 可是差太多了。倒是爾老師的好搭檔阮世生,自編自導的《神經俠侶》好得不可思議,散發出一股樂 觀、天真的香港情懷,陳奕迅、惠英紅的精彩詮釋,絕對值得拿下金像獎!
劉德華主演的《再說一次我愛你》故事煽情討好得跟韓劇、臺版偶像肥皂劇有拼,製作上也見誠意, 可惜最大的問題是從劇本、導演、演出(楊采妮的瀕死狀尤其有著《登峰造極》希拉莉史韻的影子) 到攝影,各個環節都嚴重缺乏一股「Sense」。一部電影最迷人的地方莫過於帶給觀眾一份想像力, 倘若失了想像力,那存在的意義又在哪裡呢?劉德華另一部作品《童夢奇緣》則走典型的荷里活算計 精準路線,充滿《家有傑克》影子,雖然點子缺乏原創性但終究還見誠意,導演陳德森所領導的技術 部門也炮製出精彩的影像品質,為華語片做了一次如何拍好溫情類型片的示範。
年底壓軸
說到「示範」兩個字,年底壓軸片《情義我心知》為小格局卻精緻的港片做出年度最佳示範。這部 由麥兆輝、莊文強合力編、導的小品,從演出到各技術環節都非常紮實、穩重,亦莊亦諧、偶有天 外魔幻的神來之筆,每個情感的引爆點都在無比精準的攝影、配樂催化下達到最好的效果。黎明突 破性的演出讓劉德華《童夢奇緣》的「突破」成了一場笑話;杜汶澤難得收斂,讓幾場真情流淚的戲 達到催淚效果,是他繼《無間道》之後最好的演出。

影評附錄
文﹕ Ryan (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