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從《台北物語》談電影音效的重要性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17年08月26日

2017年08月26日 從《台北物語》談電影音效的重要性 by Kantorates

從《台北物語》談電影音效的重要性

台灣奇片《台北物語》即將於香港一個影展放映。說到這部電影,早前已在電影評論欄目說過,詳情不再復述。今次想多談一點的,是電影音效的問題。

《台北物語》最讓人噴飯的,不是誇張失實的對白,也不是一班非專業演員爛透的演技,而是非常礙耳的破爛聲音效果。這部電影的拍攝團隊在多方面都顯得不專業,不過數來數去,真正讓其躋身年度奇葩的最大原兇,還是聲效問題的業餘。

現在攝錄器材日益平民化,一般業餘拍攝者,隨便買一台單反照相鏡,便能拍出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畫面,如果再加上在後期製作上稍加用心,花一點工夫調色,在不需要太大的製作成本下,還是能夠弄出表面上不輸商業電影的效果。相對來說,聲音的製作便不簡單了。

或許因為欠缺形象化的例子參考,也可能因為電影畢竟以畫面先行,一般觀眾的注意力,首先就是放在影象上,大家對於聲效的重要性,總是予以忽略。先別說觀眾,就是一些業餘的製作人,往往也忽視了聲效在電影欣賞中佔據的重要地位。

所謂的聲效製作,不是單純地指在拍攝現場,把聲音錄下來放進影片同步播放,而是涉及非常複雜的製作工程。簡單來說,不計前期籌備,電影的聲效可分為現場及後期兩部分。以前香港電影有一段時期,為加快製作時間及減低成本,會把大部分的聲效工序,包括演員對白,全數放到後期處理。不過放眼當今世界影壇,這種做法目前已愈來愈少見,現場錄音始終是業界主流。

所謂的現場錄音,不是單純地拿一個咪筒和錄音機,把演員對白錄下來便算。錄音師的工作,除了照顧對白,現場環境聲音及效果的收錄也很重要,而每種聲效的部分,可能都需要個別的咪筒處理。好的咪筒和平價的,錄出來的效果可能差天共地。不同的電影錄音師有不同的工作習慣,能夠現場錄下所有需要的聲音當然最理想,但在很多情況下,其實現場環境並不容許全面收錄,例如在浪聲澎湃的海面,或者是風大的高山上,在這些拍攝場景,後期製作便非常重要。

聲效的後期製作,不是如《台北物語》一般,胡亂地把現場錄下來的聲音放進剪接界面上的聲軌組合,而是需要聲效製作人非常用心的特別處理。除了混音、音量調整等眾所周知的例行工序,很多情況下,製作人還要製造聲音。所謂製造聲音,就是把拍攝時沒有收錄,但必須配合畫面發聲的內容製造出來。以上述較為艱難的海岸拍攝場地為例,由於現場風急浪大,錄音師不可能直接把當時的環境聲音利用,甚至是對白的收錄也不太可行,那麼後期製作人便需要由零開始,把海岸的環境聲音製造出來。這可能包括從其他較溫和的海岸地區錄下類似的環境聲音,再從另外的地方找來海鷗的叫聲,或波浪的聲音,再把這許許多多的聲音檔案混音,加上後期再錄的演員對白,一併組成。所以說,大家在觀看不少電影時聽到的聲音,雖然表面上聽起來非常自然生動,就像是現場收錄,但實際上有可能是完全於後期製作工作室中誕生,和現場毫無關連。

回說《台北物語》,看來編導就像一些經驗較淺的學生電影製作人一樣,完全忘記了聲效的重要性。低成本電影要省錢,演員能找非專業的充數,攝影也可以將就一點用較便宜的器材,但是聲效製作是真的一點不能省。攝影拍不好,後期或能救亡改正,聲音錄不好,要拯救是特別困難。製作不認真的聲效,不但顯示出整個電影拍攝團隊的不專業,也大大減低觀眾觀影時的投入感。奉勸所有新晉或業餘電影人,尤其是打算為《台北物語》開拍續集的黃英雄,如果不想再次成為笑柄,拜託下次謹記找一個專業的錄音團隊工作,以便辛苦一場卻吃力不討好。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