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時速》: 成了SWAT洗刷大銀幕飯桶形象的公關片

撰文: bio-man | 發布日期: 2023年01月26日
Speed

生死時速 Speed

評分: N/A
年份: 1994
片種: 動作
導演: Jan de Bont 占特邦
主演: Keanu Reeves 奇洛李維斯、Dennis Hopper 丹尼斯賀巴、Sandra Bullock 珊迪娜布洛

1994年,本來不是很被福斯看好的一部無腦動作爽片,配上資深電影攝影占特邦/楊狄邦首次扶正成為導演,以及當時還不算很知名的奶油小生-如今的暖男奇洛李維斯/基哥,以及日後的影后珊迪娜布洛/珊卓布拉克,這樣的一個墊檔替暑假檔暖場的過渡期電影,現在卻成了一部公認的經典代表爽片。

順帶私貨的「婊揚」一下接手「福斯」並改名成「20世紀影業」的「敵視你/抵死尼」,好不容易讓我等到《捍衛戰警/生死時速》4K的UHD,卻是在取消中字影碟的政策之後才發行⋯⋯(迪士尼逐步取消北美境外的實體影碟發行的政策,華語區首當其衝,再來是韓國) 回頭談到正題,《捍衛戰警》其實某種層面來說,根本是SWAT洗刷大銀幕的飯桶形象的招募宣傳片。片中撇開槍戰戰鬥橋段幾乎淡化到沒有(唯一的攻堅橋段,最後還是成了銀幕飯桶),故事清楚看到了SWAT的分工、待命、專業技能執行,同時多數時候比起對抗壞人,更多是試圖搶救人質(身兼消防救難?),以及眼下致命危機的短時間判斷排除。

不過本片其實某種層面來說,還是讓SWAT飯桶化了,因為本片最終仍然是一部描述個人英雄主義的爽片,只是主角身份剛好是SWAT隊員之一而已。

本片真正意義上,其實撇開爽片無腦的那些娛樂橋段,塑造最成功的莫過於獨立製片編導演出身的丹尼斯賀巴,他所飾演的退休炸彈組警官因為被迫退休而淪為炸彈狂徒的扭曲心態。某種層面來說,其實也將故事中的警界官僚受害者,從本來是扯好人後腿的位置,轉移到造成反派誕生的根本責任位置。

有了這樣的故事背景,連帶讓故事中的前警界炸彈專家,對上新生代菜鳥炸彈新手,多了一層世代對決的意味。

不過撇開這些埋的比較深的文本背景設定,本片動作戲打造了11台巴士用在不同橋段拍攝需求的大氣做法,很難想像這在當年只是一部成本偏高的墊檔B級動作片的待遇。同時,片中也算是利用巴士行進移動的劇情推演,帶觀眾看了大部分洛杉磯的主要景點。

甚至是結尾衝出馬路的地鐵,也是停在中國戲院的門口(荷里活知名景點之一),直到最後一刻都還是強調的告訴觀眾,這是在洛杉磯取景拍攝的電影。

而本片在娛樂性與文本框架的成功所打造的導演練功公式,幾年後在相同製片團隊與編劇手上,輪到吳宇森接手並拍攝了《斷箭行動》這部同樣是票房B級片,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捍衛戰警/生死時速》,1994年出品(明年6/10迎接30週年),占特邦/楊狄邦導演處女作(在此之前,他已經是業界知名攝影師)。台版曾發行單碟版DVD(初版)以及藍光,雙碟版DVD並未在台發行(港、韓有發行),日前北美與歐洲陸續發行UHD,但因為迪士尼的實體碟發行政策,華語區並未發行。

雙碟版DVD花絮還算豐富,第二碟收錄不少動作戲的分鏡以及現場側拍紀錄,其中巴士飛越斷橋的鏡頭,更是出動八台攝影機拍攝,其中一機的鏡頭因為沒拍好(沒跟好巴士的正面鏡頭),占特邦/楊狄邦覺得很遺憾拍砸了,但因為壓迫感的效果鮮明,最後還是剪進正片裡。

唯一可惜的是,本片雙碟版發行的時代,當時花絮並沒有全中文化的習慣(差不多是2000年後,華納最早開始帶起的全中文化的風氣),因此正片碟的兩個講評音軌形同練英聽(但真的值得聽,占特邦/楊狄邦的講評軌談到很多花邊)。

文: bi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