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小戰士》: 科幻恐怖片版本的《反斗奇兵》
撰文: bio-man | 發布日期: 2022年07月12日
Small Soldiers
評分: N/A
年份: 1998
片種: 動作
導演: Joe Dante 祖丹堤
演員: Kirsten Dunst 基絲婷鄧斯、Gregory Smith、David Cros
男主角:「你送貨這麼多年,難道沒發生過貨物遺失的例子嗎?」
送貨員:「年輕人,有你這麼說話的嗎?⋯⋯⋯⋯至少別講的這麼明目張膽。」
我想,說起祖丹堤,狼人經典《破膽三次》就無需多提了,更別提《小精靈》系列本身遊走在童趣與驚悚平衡的經典程度。
而這樣一位導演配上史匹堡成立的新公司「夢工廠」(史匹堡最後不明原因沒有掛名,但應該有參與製片工作),怎麼看都不應該砸鍋對吧?考慮到史匹堡他老人家其實也曾經「部分協製」《鬼哭神號/鬼驅人》第一集的歷史事實⋯⋯
從結果來看,《晶兵總動員/魔幻小戰士》或許因為文本過於靠攏了觀眾熟悉的《小精靈》系列的框架模式,這部片最終是慘賠收場(4000萬美金預算,北美的本土票房一半都不到),但是隔了這麼多年重看本片,撇開故事文本與《小精靈》系列重疊的元素,其實本片被嚴重低估了延伸自《小精靈續集》對於財團無良的批判性。
本片開場的玩具行銷方向調整,對於玩具品牌開發的背景故事闡述的良善互助文本,硬是被老闆扭轉成戰爭與不對稱的單方面碾殺衝突。
這不只是定調了後續劇情衝突的原點,同時也完美的呈現「有錢金主最大」的財閥思維,與大集團下的開發者創意被視為公司資產可任意變動的現實。
而公司跨部門內部資源調度(將軍事用途科技用在玩具上),撇開產業資源一條龍的思維,更多成分是成本節省以及資源集中的企業運作思維。
最終在混亂過後的收尾,大老闆以絕對的金錢實力解決所有的民怨客訴,並且將兩位惹出事端的玩具開發者轉移編列到集團的軍事部門時,他在乎的不是善後導致的財務損失,而是沒能把這場災難轉化成產品定位變更後的宣傳樣本。這邊則顯現出財團對於負面行銷的操盤手段思維,永遠是看到任何可以賺錢與可利用的契機。
其他像是對於企業客服的制式回應,以及擺爛態度,雖然只是點綴帶過,卻也精準的諷刺了商業體系下的售後服務只是應付了事的態度⋯⋯如果對照部分台灣遊戲代理公司的那些民怨,可以看出這些問題到現在仍是存在的事實⋯⋯我絕對沒有影射是那些公司,特別是跟水果有關或是跟跑馬有關的那幾家⋯⋯
但真正諷刺的是,片中對於玩具產業充斥「暴力衝突元素」的文本設定,特別是之中的品牌系列的行銷思維,直到現在我們仍能從不少聯動電影推出的玩具(特別是很有名的那幾家大廠)看到這些「對立二分法」的包裝手段。(我絕對沒有意有所指的影射迪士尼或是孩之寶)。
只是可惜的是,片中對於商業行為造成這些劇中混亂衝突的批判性,終究還是被片中移植自《小精靈》系列的文本光環蓋過去,甚至片中對於軍事衝突的立場正當性的批判,也過於片面刻板與妖魔化。
這也導致了整部片在文本主題定位上的尷尬,相較於兒童也能觀賞的恐怖版《反斗奇兵》(比重拍版「美國王世堅」更早觸及A.I.玩具的危險性議題),整部片最終更像是一個靠攏Cult色彩的商業化產物。
就我個人來說,其實拍的不算差,但是看完之後也不會有什麼太多鮮明的故事橋段回味印象,只除了女主角基絲婷鄧斯與湯美李鍾斯的配音是我看完整部片的唯一緣由。
《晶兵總動員/魔幻小戰士 Small Soldiers 》,北美時間1998年7/10上映,夢工廠出品,台版曾發行VCD.DVD,DVD特收包含預告、片場側拍與NG片花。
已於2021年底在北美發行A區美版藍光,無中字(至本文發表前仍無中字版藍光)。歐洲版則更早就發行,但多數鎖B區,其中德版B區有收錄祖丹堤的12分鐘訪談。
文: bi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