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為何香港賀歲檔票房失利?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5年02月08日

2025年02月08日

為何香港賀歲檔票房失利? by Kantorates

為何香港賀歲檔票房失利?

今年香港賀歲檔的票房未如理想,有報道指不論票房收入和入場人數,均處於過去多年的歷史低點。網絡上也吹起淡風,不少人對幾部港產賀歲片冷嘲熱諷,惹來演員張繼聰不滿,留言反擊,及後也拍片交代感受。

香港影市市道低迷,非一人之寒。雖然去年陸續有《九龍城寨之圍城》和《破.地獄》,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但港片整體產量不進則退,除了個別受到追捧的電影,票房和口碑俱佳的屈指可數。荷里活電影的本地票房也不理想,可能因為年前大罷工的影響,具質素的超級大片欠奉,過去幾年一直吸引觀眾入場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質量也是下滑嚴重,大大影響香港戲院的生意,由去年起,已有多間戲院結業或傳出結業消息,令人擔憂。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本地賀歲檔生意不佳,也是可以理解。雖說早前《破.地獄》票房狂收,觀眾如潮,對香港電影界起到鼓舞作用,但觀乎票房和入場人數,顯然地不少觀眾是一看再看,看網上留言,有些狂迷更是重複觀看三、四次以上。俗語有云,物極必反,看得多不免會產生觀影疲勞,恰巧賀歲檔就是緊接《破.地獄》熱潮,難免墮入觀眾的觀影冷卻期。觀乎去年票房,《九龍城寨之圍城》大賣後,也是要過一輪冷河,差不多半年才迎來《破.地獄》熱潮,賀歲片失利,只能嘆時不與我。再者,戲票不是免費,就算是看優惠早場,也是真金白銀貨金,觀眾為《破.地獄》花費不少戲票錢,現在難免收緊荷包。

電影質素當然也是入場觀影指標。今年的賀歲片,暫時只看了《臨時決鬥》、以及兩部也在香港上映的國產大片《封神第二部: 戰火西歧》和《唐探1900》。雖然看片量不是太多,但至少超過0.7部,以《臨時決鬥》為例,有笑有淚,言之有物,作為賀歲片是足夠收貨有餘,並非如網上評論所言之差,至少大勝去年雷聲大雨點小的《飯戲攻心2》。兩部國產片更是不惜功本的大製作,劇情或有可議論的地方,但卻肯定是合格的爆谷電影,並非粗製濫造。其餘幾部港產賀歲片,聽說也是有讚有彈,因此單純以電影質素作為賀歲檔票房不濟的肇因,看來並不恰當。

另外有一種說法,就是節慶其間,大量港人出外旅遊,例如北上消費、前往日本或東南亞度假等,因而影響票房。但其實每年農曆年假,遊人都不少,但過去兩年的賀歲檔,並無因此受到影響,可見旅遊和票房收益,不一定直接掛勾。至於說到這是疫情後的報復性出遊引起,但觀乎過去兩年的賀歲檔票房,也沒有因此出現下滑,2023年開關後,賀歲檔更受惠於爆發性的本地報復消費潮。以此推論的話,年假外遊應不是票房失利的原因。

再然後要說的,就是輿論影響。和過去兩年不同,今年社交網絡對本地賀歲片是挺不友善,多部電影的劣評,遠比正評多,似有一股怪風,一面倒要唱衰賀歲檔。社交網絡向來人云亦云,一傳十,十傳百,影響不能算不大,否則像張繼聰等演員也不用大動肝火,發文反擊。有人說,電影表現差被人罵是正常,但正如上述,去年賀歲片如《飯戲攻心2》,質素不會比今年幾部好,然而當時並無吹起負評風,猶記得開畫首周,更是讚多過彈,唱好聲音不絕。《臨時劫案》起初評論不多,後來也愈來愈多人追捧。《盜月者》更是不用多說,有一群Mirror忠粉幫忙宣傳。奇在今年幾部平均質素相近,或至少不會比去年差太遠的電影,在網上卻換來一致劣評。

走筆至此,也真說不清,究竟今年的本地賀歲檔,為何受到觀眾冷待? 相比之下,國內賀歲檔倒是氣勢如虹,排第一的《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收入已突破五十億元人民幣,其他如《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 戰火西歧》,收益也是數以十億元計,這些電影不乏罵聲,網上批評不少,但無阻觀眾入場意欲,所以說,香港觀眾單單因為社交網絡的負評而拒絕入場的說法,看來也難完全成立。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