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抽水社評闖的禍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17年09月02日
2017年08月26日 抽水社評闖的禍 by Kantorates
香港及澳門地區近日連場風暴,市面一片混亂,政府善後處理手法遭到不少質疑,罵聲不絕。網絡世界雖然不受風災影響,但同樣出現爭議。事關多名時事評論員在風災其間發表所謂的「抽水」社評,內容涼薄尖刻,結果遭到災民聲討。
遭到各界批評的時事評論人,均表示這是無心之失,辯稱寫稿時災情仍未嚴重,怎料後來傷亡慘重,所以才會予人涼薄的錯覺。今次涼薄社評事件其實不是冰山一角,近年網絡世界發展迅速,網媒求新求快,以往傳統報紙每天出稿的方式,對於當代讀者來說已是非常緩慢,資訊的更新,幾乎已經由每小時計,到現在的分秒必爭。不要說上述的時事評論,就是講求準確性的新聞,也不時出現搶先推出報錯料而遭批評的情況。
搶閘新聞的不良現象,不是只在港澳地區出現,在歐美也很常見。即便是傳統大媒,也不時因為趕新聞而報道失實,例如報道天災人禍的事件,有關傷亡人口的數目,便常常出現錯誤,而這些報道的偏差,幾乎已習以為常,不論媒體或讀者,都已見怪不怪,被迫接受,只要記者在更新報道中作出修正,即便改來改去,大家也當作無事發生。不過當中也有一些情況,因為搶報新聞未及求證而出大事,最經典的例子,當然就是香港亞洲電視誤報前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死訊的新聞。
至於說到時事評論,由於屬個人意見,不受新聞專業監管,也沒有求證的要求,搶先出稿的情況更是愈來愈普遍。香港地少人多,從事文化寫作不在少數,尤其在社交網絡興起的時勢,幾乎任何人都能夠發表文章,競爭性自然大增。為拉攏讀者,不少時事評論人被迫鬥快出稿,因為事件變化不定而出醜的個案比比皆是,例如早前某黨派的綁架奇案,新聞傳出後支持及反對派的時事評論員立即說三道四,無奈事件後續發展卻如奇幻電影一般峰迴路轉,原告變被告,結果這些評論文章,不少都頓時成為惹人失笑的廢話。
時事評論為了銷情或搏取讀者支持趕稿,某些情況下著實不值得鼓勵,例如今次事件借災難發揮,就是中國人口中常說的「發死人財」,遭到各界聲討,刪文道歉是指定動作。不過換個角度看,有時也不能不對他們作出有限度體諒。正如上述,在香港從事時事評論要賺取人氣和收入,競爭非常大,不少時事評論人為出風頭以增加點擊率,零可寫錯也不能慢。因為你寫得慢一點,讀者便會少一點,你寫得不夠尖刻,對於近年講求要爆要搶的媒體風格來說,久而久之也是難以在行內立足。況且從事政界和新聞行業,本來就是要厚臉皮,講錯寫錯不重要,反正新聞每日更新,無論如何出醜,隔過兩三天便會灰飛煙滅,沒有多少人會記得,也沒有什麼人要追究。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