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多部港片入圍金馬獎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3年10月14日
2023年10月14日
多部港片入圍金馬獎 by Kantorates
第六十屆台灣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今年喜見多部港產片入圍,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和女配角等,都有香港電影人或作品的蹤影。
自從數年前發生得獎人涉及令內地不滿的政治言論後,國產片至今拒絕參賽,為金馬獎的生態帶來不少改變。除了台灣本土電影獲得更多提名機會,一些東南亞的華語片,例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電影,都有作品獲選入圍。至於香港電影的情況比較微妙,過去幾年其實一直都有作品以個人或獨立製作名義參賽,至於電影發行商,則僅有一、兩間派片參加,例如去年獲最佳男主角的黃秋生,參賽影片《白日青春》是香港高先電影發行。
究竟中國官方是否作出指示,不准國產片或港產片參加?作為外人是無從得知,但現在大部分港產片都是合拍片,或者必須依重國內市場,參賽是否會影響內地市場,倒是值得提出的問題。有人說國內市場可能以此迫退國產或港產片參加金馬獎,是霸道的做法,但其實政治問題影響電影市場,並非今時今日才發生的事。七、八十年代台灣市場比國內大,台灣政府運用影響力封殺在國內拍片的香港電影人,手段之橫蠻,也是不遑多讓。只是現在此消彼長,國內市場變成大餅,台灣市場萎縮嚴重,才會發生風水輪流傳的現象。
話說今屆獲提名的電影,其實大部分都未有機會看到。台灣金馬獎和香港不同,看來沒有必須在戲院先公映的入圍規定,因此好些電影都未正式公映,只要在金馬影展首映,都獲得入圍資格。例如今年入圍的《白日之下》、《填詞撚》(港版改名《填詞L》)、《年少日記》和《詩》等,至今還未有在原產地香港正式公映,因此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同,像我輩不在台灣,沒法參加金馬影展的觀眾,很難事先作出預測,估計這些電影的得獎機會。
不過香港觀眾當然希望多支持香港電影人,例如入圍最佳女主角的余香凝,確是新一代本地女演員中,最有觀眾緣且演技出色的代表人物,如果她能獲得金馬獎加持,對本地女演員是一大鼓舞。另一位同告入圍最佳女主角的鍾雪瑩,也是近年火速冒起的突出新秀,能夠獲得提名已是一大驚喜。男女配角方面,資深演員林保怡入圍,也是驚喜,至於新一輩的梁雍婷獲得提名,倒是意料之內,畢竟她從第一部擔正的作品《藍天白雲》已表現突出,之後雖然大多演出配角,但每次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前途無可限量。
入圍的台灣電影,我看過的也不算太多,大概只有早前已在香港公映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本日公休》和《疫起》,當中前兩者均獲八項提名,包括最佳劇情片,只比獲九項提名的馬來西亞電影《五月雪》少。《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看來甚受台灣影壇看重,除了金馬獎的提名,也獲選代表台灣參加明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電影。關於這部片的簡單評價,我上周談及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時已有觸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看。簡單來說,上述三部台片中,我最喜愛的是《疫起》,之後是《本日公休》,最後才是《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關》並非不好看,但有點讓我想起之前的《消失的情人節》,就是那種商業計算準確,非常通俗的喜劇,但無論怎麼看,也是俗多於雅,並未能做到雅俗共賞的得獎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提名最佳男主角的五位台灣演員,都是八十後,最年輕的許光漢更是九十後,可見在艱難的環境下,台灣影壇也達成薪火相傳的任務,和國內影壇一樣,培養出足以接班的新一代男演員。然而相比之下,港產片依重的還是一班五字頭的男星,獲金像獎提名的新晉男演員往往曇花一現,缺乏可持續的表現或機會,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