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談《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19年06月22日
2019年06月22日
談《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 by Kantorates
三年前去世的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是伊朗名氣最大、藝術成就最高的電影導演之一。他畢生作品不多,但每一部戲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晚年傾向拍攝實驗電影,善用影像挑戰觀眾的思考能力。
以前看阿巴斯的電影之路,總覺得跟台灣導演蔡明亮有點相似。兩人的創作起步階段,都是由劇情片出身,但是拍下去卻逐漸「離經叛道」,和敘事電影一路漸行漸遠,往相反方向的實驗電影進發。
阿巴斯在千禧年後的作品,大部分都已經和劇情片無關,例如向小津安二郎致敬的《Five》、拍攝女觀眾看電影時面部特寫的《Shirin》、以及遺作《24 Frames》。同樣地,蔡明亮近年的作品,好像《臉》、《行者》、《你的臉》、《家在蘭若寺》,實驗味道濃郁,和劇情片南轅北轍。不過閱畢近日出版的《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後就覺得,兩個人的創作理念,還是挺不一樣的。
有關蔡明亮的創作思想,可參閱早前引起爭議的《蔡明亮電影講座》一書,雖然蔡明亮本人對於該書出版感到不滿,而事實上筆錄口述的內容也不太流暢,但至少內容上主要還是由蔡導本人主講,對於了解蔡明亮的創作,始終有一點幫助。
至於這本《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表面上著作者就是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本人,但讀者揭開首頁便會知道,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因為這不是阿巴斯親筆撰寫的自傳或創作記述,而是由他過往十多年在世界各地舉行的電影製作工作坊中,指導學員的口述筆錄,所以理論上來說,跟《蔡明亮電影講座》也是甚為相似,唯一最大不同,是經謹慎編輯和中文翻譯的內容,行文自是比起《蔡》流暢易讀。
《櫻》書以日子作為章節的劃分,就像是一部紀錄片一樣,把阿巴斯在一個為期七日的工作坊(實際上是多個工作坊)中,和學員分享電影創作的言論逐一紀錄。不過由於是口述講課內容,當中並沒有很嚴謹的主題安排。事實上,全書的內容都沒有非常系統性的排列,更多的是跟隨導演本人的思路遊走,就像是阿巴斯的電影片名《The Wind Will Carry Us》一樣,自由地隨風而行。
雖然沒有明顯編章,但是阿巴斯作為當代影壇最有個人風格的導演之一,完整細密的電影理念還是展露無遺,當中以詩文創作對他影響最大。他在書中便說到,每天都會寫詩,詩歌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他大半生的創作,其實就是在把電影和詩作有機結合,或者在嘗試把這兩個藝術領域融為一體。只要了解阿巴斯對詩歌的熱愛,便不難理解他為何會一再拍出詩意盎然的電影作品。
不過有興趣了解阿巴斯電影拍攝花絮或秘辛的影迷也不用失望,雖然阿巴斯在書中談論詩歌或宏觀性電影理念的段落不少,但也有比較具體地講到一些經典作品拍攝背後的故事,例如說到讓他在國際影壇獲得最高殊榮的《櫻桃的滋味》和《The Wind Will Carry Us》,他都不吝於分享對演員的運用和場面構思等細節。
阿巴斯對生與死的體會,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等,都有不同凡響的見解。最好當然就是透過他的電影去親自感受,否則先看看《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做一下預習,也是不錯的起步點。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