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號星期五》: 成年人怪罪年輕人的輕狂 不負責任 甚至是縱慾的遷怒對象
撰文: bio-man | 發布日期: 2023年06月19日
13號星期五 Friday the 13th
評分: N/A
年份: 1980
片種: 驚慄
導演: Danny Steinmann
主演: Melanie Kinnaman、John Shepherd、Anthony Barrile
1979年,卡本特的《月光光心慌慌》大放異彩,不但確立了狂殺片的文本套路,更成為了開啟80年代YA恐怖片框架的文本發展。
儘管更早之前在1972年的《殺人不分左右》其實就初步打造了部分基本公式的雛型。
而《月光光心慌慌》的成功,促使了隔年跟風的《十三號星期五》的誕生。是的,1996年《驚聲尖叫》開場白那場謀殺案的猜謎遊戲,導致我們以為是女主角的茱兒芭莉摩的男友慘死的陷阱題的那部電影。
而這部片也確實一如劇組成員自己回顧的,劇本真的很爛,甚至當家主演的恐怖媽媽Betsy Palmer自己都把本片一度視為黑歷史(但在回顧紀錄片她釋懷的自認是一代開山刀大媽)。
事實上,《十三號星期五》確實就是一部急就章的電影,成本不高,拍攝時間吃緊,連拍片場地也是跟業主半哄半騙借到的。劇情也是零碎且為嚇而嚇,主演群的角色在進入退場的劇情點就通通智商下線。
但要說這片一如當年各國影評所批判的「毫無營養的無腦娛樂片」,似乎又不太公平。畢竟片中花了不少篇幅提到幾位成年人先後「警告」幾位年輕人主角;而真正危機到來的劇情點,本該帶領照顧年輕人的成年人又「缺席」,甚至成了傷害年輕人的兇手。
相較於1984年的《半夜鬼上床》將世代隔閡隱喻在劇情之中的比較成熟的敘事表現,仍然停留在跟風公式雛型,《十三號星期五》將年輕人隔絕在成年人都保護之外,並且成為了成年人怪罪年輕人的輕狂、不負責任,甚至是縱慾的遷怒對象。
基本上,作為一部拍一步想一步的電影(拍攝期間不斷的調整嚇點與追加嚇點),本片撇開那些可看性很高的模型特效與嚇人恐怖場面,全片塑造最成功的,似乎也就只剩下那位偏執的復仇母親是全片唯一可視為最具戲味的符號。
只是這仍無損本片的劇本零碎且邏輯不通的根本問題⋯⋯倒是片尾那短暫出現的傑森渥西,反而促成了本片狗尾續集浪潮,以及那版權混亂的精彩戲外戲。
1980年出品,《十三號星期五》第一集,唯二兇手不是傑森的狂殺片,是的,《驚聲尖叫》那題陷阱題的答案。順帶一個小彩蛋,其實《驚聲尖叫2》有致敬了「恐怖媽媽」這個設定,比利盧修斯的母親偏執的對女主角的報復心態,就是取經本片。
台灣曾少量發行華納代理版的DVD,日前美國版尖叫工廠有推出大全套合輯與數位修復畫面的藍光(無中字)⋯⋯台版DVD版的畫質真的慘不忍睹。
文: bi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