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死亡筆記》 - 當《死亡筆記》變成《死神來了》…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17年08月28日
死亡筆記 Death Note (2017)
評分: 5/10
年份: 2017
片種: 奇幻
導演: Adam Wingard
主演: Nat Wolff、Lakeith Stanfield、Margaret Qualley、Shea Whigham、Willem Dafoe
日本動漫被荷李活改編成真人電影,成功的例子不多,焦頭爛額的倒是不少,當中傷亡最慘重的,必然是史上最爛動漫改編電影《龍珠:全新進化》。最近推出的《死亡筆記》不上大銀幕,只放在Netflix網絡平台首映,顯然地電影公司對於影片的信心不大,不過正可能在於其低調處理,觀眾期望不大,儘管情節更動不少,反而不會讓人感到太失望。
《死亡筆記》早於十年前已被日本人拍成真人版電影,而且一拍兩集,後來再加上外傳,以及去年的reboot重拍版,可見原著的人氣之盛。荷李活版片長僅一百分鐘左右,比起上述任何一部電影都要短,情節上的刪減在所難免。畢竟原著漫畫共十多集,故事來龍去脈錯綜複雜,日本的電影版拍來拍去,也不過專注於漫畫的一半情節左右,美版自是更不可能將所有情節複製還原。在這樣的前提下,觀眾其實不應太著意美版在劇情細節上是否忠於原著,而是看看編導能否在保留漫畫的神緒,另闢新途徑發揮。
美版基本上保留了原著的劇情設定,但人物塑造及細節,多半是另行創作。當中最主要的改動,是把原著兩雄鬥智的主題,一改成為人性抉擇的探討。日版雖說是真人版電影,但編導比較著重對漫畫的還原度,由於漫畫本來就是連載於少年漫畫,主題上就是比較直接的正邪對決;相對來說,美版則一改方向,看來並不太偏重於兩主角的對立面上。事實上,片中Light (Nat Wolff)和L (Lakeith Stanfield)的碰面,並沒有擦出什麼火花,編導也沒有為兩人安排棋逢敵手的鬥智布局,Light的野心不大,最大敵人並非L,而是他在人性道德的善與惡之間所作的抉擇,而作為惡這個對立面存在的,就是他的女友Mia (Margaret Qualley)。這個由原著中女歌手彌海砂孵生的角色,一直都是代表著主角正邪性格一體兩面中的惡,其重要性取代了原著的L,所以漫迷看到Light和L的對決感到毫無亮點,其實一點不奇怪,因為在美版編劇的設定下,L的重要性早已大減,淪為配角。
正因為對主角人物設定的改動,Light的掙扎不再是征服世界的向外擴張,而是向內的自省,影片格局比起原著和日版電影其實更小。編導不是要拍什麼滅世陰謀的荷李活式大製作,從電影公司為影片定調成teen slasher的格局可見,他們是希望以青年觀眾為目標,其通俗娛樂性,主要來自連續播放的流行音樂,以及一幕接一幕著重官能刺激的殺人場面,死神流克的造型,與其說忠於原著,給人的感覺更像Jason或Freddy等美國傳統teen slasher電影的角色。對於不熟悉《死亡筆記》的美國觀眾,整部電影給人的觀感,或許就像是《Final Destination》之流的青春血腥驚慄系列。
美版《死亡筆記》和原版是不同類型的電影,只要明白其創作理念,撇取先入為主的眼界去看,這個有如同人誌的改編,其實也不算太差了。至於說到影片能否在美國受到歡迎,對於我等早已讀過原著漫畫,也看過日本電影的觀眾,其實較難評價。畢竟我們早已對原著設定有認識,和一張白紙的美國觀眾不同。究竟他們是否能夠在一百分鐘左右的片長內,消化並接受原著的種種設定(例如死亡筆記那些極為複雜但又看似隨意編寫的規章),是影片取得成功與否的一大關鍵。假設他們從一開始已不信服這些設定,影片便注定失敗,續集開拍無望了。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