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盡頭是草原》:如何在主旋律的局限下夾帶私貨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2年11月22日
In Search of Lost Time

海的盡頭是草原 In Search of Lost Time

評分: 6/10
年份: 2022
片種: 劇情
導演: 爾冬陞
主演: 陳寶國、馬蘇、阿雲嘎、王鏘、羅意淳

近年愈來愈多香港導演獲邀拍攝國內主旋律電影,而且均獲理想票房成績,例如劉偉強的《中國機長》和《中國醫生》、林超賢的《紅海行動》等,最近輪到爾冬陞接棒,拍攝文藝主旋律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繼續唱好中國。雖然影片通俗娛樂性勝過同類國產片,但礙於主題表達的限制,難免流於過分美化而有點失實。

影片劇情講述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因天災關係導致不少家庭生活困難,上海大量孤兒無家可歸。當局因此想到將這些孤兒遷移往人口較少,而且極需勞動力開發的內蒙。稚女杜思珩正是被送往當地,獲內蒙家庭領養的孤兒。數十年後,杜思珩的弟弟為圓母親心願,前往內蒙尋人,希望能跟失散多年的姐姐重逢...

香港導演拍攝這類型文藝電影的最大優勢,就是擅長利用港產片慣用的商業包裝,增加劇情的通俗效果。像《海的盡頭是草原》這種大部分時間都在人跡罕見的大草原拍攝的電影,換著是由國內導演拍攝,必然會是節奏緩慢,氣氛悶藝,就如早前深獲評論界讚賞,但卻突然在網上下架的《隱入塵煙》,或許劇情較有深度,但表達手法卻不平易近人,加上國內導演常見的悲天憫人情懷,不是看慣荷里活電影節奏的觀眾能夠輕易接受。相對來說,爾冬陞用港片節奏拍大草原,沒有充滿苦難的沉重感,就較容易讓普羅大眾看得投入。不過這樣的做法是好是壞,則難以判定。無疑這樣的處理可令電影的受眾面擴大,但過分輕鬆的格調,卻又好像跟沉重的題材基調不一,很難令人感受當時中國社會的苦難。

說到影片基調問題,其實也不能全怪爾冬陞的港味執導,觀眾感受不到骨肉分離的切膚之痛,與其說是港式通俗電影文化的影響,還不如看成編導針對題材有意無意的美化處理。把中原孤兒運往內蒙的政策,究竟是否德政,其實還存有不少討論空間,即便只看其正面性,但當中的執行過程,是否如片中描述一樣完美,也教人生疑,尤其當地內蒙社會落後,民眾意識形態跟中土大不相同,究竟這些人是否就如電影描寫一般,純粹就是幫助養育孤兒,而沒有其他企圖,著實是一個大問號。不過提出這樣的質疑,不是要說這些人心懷不軌,只是內蒙人的生活形態畢竟有別中原,就算他們領養孤兒另有所圖,只要不是為了殺人放火的作惡,也不應因此加以批評。

事實上,編導對於內蒙人的行事方式,的確似是有一些想法,只是礙於切合主旋律要求的局限,難免欲言又止。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涉及女主角成年後出走的理由。從現在劇情來看,她是沒有必須偷走的實際需要,畢竟片中養父母看似通情達理,也無對其人生自由設下太多限制,只要動之以情,不難獲准離開。現在劇情無故安排她堅決出走,就顯得較為突兀。但如果細看前文後理,其實導演也不是沒有提供線索,例如中段便煞有介事加入一場,講述養父母兩人商討殘障兒子難以娶妻的討論。如果這條故事線之後還有發展,這場戲是有其作用,但看下去就發現,其後並無跟進,因此編導獨留這場戲不剪,便意義不明,然而換個角度,對上上述女兒出走的問題,就顯得別有用心了。至於用心如何,就由觀眾自行斟酌。

主旋律電影局限不少,技藝不高的導演只能依書直拍,成品不免說教味濃,手法高明者如爾冬陞,則懂得在滿足制度需要的同時,不忙留下一些伏筆,增添影片的深度。不過是否能夠領會,就得靠觀眾的想象力和慧根。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