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故事最受紀錄的本質 - 《榴蓮飄飄》
撰文: 郭家競 | 發布日期: 2019年03月28日
榴蓮飄飄 Durian Durian
評分: 8/10
年份: 1999
片種: 劇情
導演: 陳果
主演: 秦海璐、 麥惠芬、 麥雪雯、 楊美金
「創建故事最受紀錄的本質」
陳果,一個堅持用獨立的方式娓娓道著身份認同、環境與人的卡關,寫實而造反,試圖革命掀起高官假和平的裙底。
於此,因為這低調又衝擊力的佳作,倒影出「後九七」中的港人議題,拆掉皮毛深究香港在脫英寄中後的不安,再結合陳果生長背景的創造下,更開出了一盞關注地下階層的勞工視野。 片梗要描述一位在東北的戲曲女小燕因為發財夢輾轉到香港做起應召女。從事性交易在同片板塊的港、中,著實是個致富的辦法,曉燕在通返工作的暗巷恰巧也有個非法來港工作的女孩小芬,兩人因為一位皮條客遭榴槤撞暈認識。曉燕進出每個人客的環抱便更迭一次地址與姓名(作為暗喻)直至工作期限到期,曉燕回到原鄉;小芬則寧願在港鋌而走險成為黑市。回到東北的燕,是東北極少打拼天成的女青,家鄉擺起宴席,受親戚委託介紹資源,始終無人關心錢源。故事後半,燕與老公離婚,因為她夫婿也嚮往著南方的快活;更大面積表意東北朋友們共憶往昔、笑談現在與希冀未來。而平凡的燕,吃著阿芬送來的榴蓮,百感交聚,因為他明瞭『過往的未來不再像未來的過往』而淡然成了啞巴吃蓮。
劇本上的文學性、氣質上的風格性加上技術上的實驗性,深刻觀察便明白陳果因為獨立讓三者並蓄,不愧得獎。由劇本入眼,不同一般三幕劇或商業劇本的高潮迭起,他將視角著眼於時代下的角色(類似婁燁;但他是寫實)轉折功夫不再是普世思維的事件填充,因他開始藉以『符號』行文。「榴槤」表徵了在未來人們對以往的追悼與念想,因爲痞子被榴槤打傷有了改向。而分析榴蓮的出場,第一次印度移工用它攻擊而皮條客選擇吃完榴蓮斯構成在香港樞紐上不同文化的思念與衝撞;其二出現於阿芬一家拿榴蓮做生日禮物,父親因為對資本的希寄,大贊果中之王;母親始終認為他是垃圾,也看見傳統社會(男外女內)對資本自由的殷切。第三,當燕回到了東北,大夥雜沓南方,他一人吃著榴槤,榴槤及流連。氣質上,陳果運用了一種前無古人的手法,他將彩度減低更加入大量手持,意圖營述地下香港的視野,拆掉繁華的架裟。融合紀錄片的手法於劇情片裡,已非紀錄片學的『劇情紀錄片』陳果恰巧反手入門,成功。最難忘為,燕子廁所隨意讓人進出(暗喻女性的操守瓦解)看向的衛生紙不用pov而是導演意圖的pan,不避諱地揭露!加上第一次吃完榴蓮的轉向,更不得漠視導演。
最後,想談到的是,陳果對於身份認同這回事,他非東北人卻將東北的『打腫臉充胖子』的性格勾勒入扣,想想多少北漂流蕩的人為何不斷改址換名,對未來的泡沫期待成了原鄉人好充的短視。我們不禁想審問世代,當我們把故鄉化為兩地而未經我們認可,那種迷離又不得明說,我想劇裡的『燕子』乃後九七的一位分子,習慣了無奈,走出去是原點,走進來亦是絕路。
文: 郭家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