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毒3: 人在天涯》: 憤怒的時代,回不去的執法者形象

撰文: bio-man | 發布日期: 2023年08月09日
The White Storm 3: Heaven or Hell

掃毒3: 人在天涯 The White Storm 3: Heaven or Hell

評分: 7/10
年份: 2023
片種: 動作
導演: 邱禮濤
主演: 劉青雲、古天樂、郭富城、方中信、林雪

在西洋版《無間道》的《神鬼無間/無間道風雲》,傑克尼克遜飾演的卡老大說過:「面對一把上了膛的手槍,警與匪又有甚麼差別呢?」常常有個民間玩笑性的共識是這樣說的,警匪之間不過是有沒有執照的區別而已。

是的,曾經有的時代裡,警察往往被視為有執照的流氓,而這是建立在過去充滿著生活困境的大時代所延伸的亂象。而且誠如吳宇森的《喋血街頭》對白所言,越是在經濟時局混亂的地方,越能有撈偏門發財的機會。

對照常常在華語片被當成冒險家樂園的兩大時代,上海民初租界時代、港英政府華探長亂象時期,基本上都將作品中最大的流氓,直指擁有執法權的警察,甚至是擁有最多槍的軍人。

因此新浪潮時期陸續推出的幾部時裝警匪片,撇開開創新局的作品如《點指兵兵》、《邊緣人》,甚至是邵氏出品的《警察》,其他多數作品描述的警務工作者,不是帶有偏見的擔當作品中象徵性的固守制度的陳腐代表人物(像是劉德華的《毀滅號地車》、1967年版本謝賢主演的《英雄本色》),就是護短既得利益者的幫兇(其中《皇家大賊》更是直指警方高層就是犯罪事件主腦)。

來到1980年代中後期,香港皇家警察開始一系列的形象洗牌與公關作為,陸續與港影工作者合作了像是《警察故事》、《公僕》、《鐵血騎警》…等,一系列營造警察執法者正面形象的作品,並同時改革一系列執法作為,試圖降低警民之間的對立衝突(特別是考慮到67暴動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與關係傷害加劇)。

經歷了回歸前後的徬徨,經歷了從《邊緣人》開始的身分認同隱喻直至《無間道系列》的過渡期,香港又再度回到了那充滿躁動焦慮的氛圍,伴隨著的不只是曾經經濟困境後的谷底翻身的經濟優勢再次消逝,還迎來了固守既有制度與推翻重來的新舊世代的衝突。

而就是這股衝突以及對過去光景不再的憤怒,間接與直接引發了香港先後兩次的大型社會抗爭,不只是對於經濟優勢的喪失所導致的失落,更直接反映在對於執法制度變革的不信任與不安上面。(香港從沒走出過『恐共』的心境焦慮,這可不像《去年煙花特別多》的華裔英軍對著解放軍敬禮轉換認同對象那樣簡單)

就在這一時期,至今才開始被質疑案件公開資料合理性的魔警案,陸續啟發的不少警匪片轉型,開始探討與質疑警察最大的敵人其實從來就是自己的這個主題,尤其是到了《寒戰系列》更是清楚點明了警隊內部的執法態度立場派系的拉鋸,才是造成不安躁動的主因。

而在香港2019年的大型抗爭之後,警隊的立場與部分執法過當的作為,最終讓警民對立迎接到現在已經無法回頭的傷痕。而港影警匪題材真正意義上的最後輝煌,也就止步在《拆彈專家2》與《怒火》那對於警隊執法上靠攏政府那冷硬固守制度的立場,以及對於警隊棄子的政治上形象考量的無情,最具有港影在社會時事上的膽識的最後餘光。

畢竟更早在《殺破狼》就打下的97焦慮隱喻的黑警文本,到了《導火線》與《男兒本色》,不一程度的直指警隊高層從來就是執法制度與值勤士氣最大的包袱。

另外,考量到即便像是主打民族向心力的《葉問4》,都在結尾定調了「中國人的地方到底還是中國人的家,海外終歸還是海外」這樣的論述,也無怪乎只是靠攏港片80年代末期風格的對岸電影《除暴》,又或者是《追龍2》在結局上,都不得不開始找尋怎樣將主旋律拍的不刻意不噁心的折衷。

畢竟杜琪峰在《毒戰》的兩個結局的拉鋸,最終仍是捨棄了更冷冽卻與法治精神背道而馳的結局,但仍在現有的既存結局保留了人性本惡的一貫黑色悲觀論述。

來到了啟發自《毒戰》的《掃毒系列》,第一集出自陳木勝之手,開場就宛如軍事大片的毒梟實力的格局,確實是開啟了不同於階段性的《男兒本色》仍停留在《衝鋒隊怒火街頭》的城市槍戰的思維。而邱禮濤接手後的第二集,更是直接將警職工作者排除在外,完全以社團同門師兄弟的廝殺作為故事的主軸。

而相較於第一集仍維持了警匪電影一定的基礎,以及鮮明的人物關係互動;第二集的故事直接以漂白成功的商業鉅子,於公於私都痛恨毒品的態度,從而不惜雇用私人軍隊抹殺所有與毒品有關的人事,包含同樣有恨而走偏的摯友。

而在第二集裡,莫過於香港四大毒品家族(其中兩個家族)的遭遇最讓人印象深刻,死前被餵食大量毒品,遇害當下遭到非人化的殘暴對待。定調了第二集以毒攻毒的必要性,也埋下了結局在地鐵站內那不計後果的瘋狂飛車追逐的前因。

但即便第二集在各方面都升級,並且在文本與場面格局都試圖靠攏回歸90年代的港產動作片的『過火癲狂』,仍然在整體表現上是遜色陳木勝的第一集許多。而根本就在於《掃毒2》在文本與心境上的描寫,對於古天樂飾演的地藏過於仰賴古天樂的演出,從而少了劇本應該給予的偏執轉變的緣由(這一點在後來的《拆彈專家2》就有了很直接的改進),導致了正反派的衝突,少了該有的兄弟鬩牆的張力。

那麼來到了第三集,劇情融合了港片過去可行公式的警匪臥底元素,以及些許的2000年後的整體社會氛圍,邱禮濤這次又帶給我們甚麼呢?文本上來看,典型的臥底片,身分曝光導致的警匪對立,以及堅守任務而逐漸陷入身分認同危機的立場拉鋸。前者能看到邱禮濤在《黑白道》那明顯取經自《旺角的天空》所延伸的文本;後者則能看到2000年後的臥底題材普遍出現的,主角身分更為靠攏利己主義的論述。

理論來說,這些都該是邱禮濤在編導上(是的,本次編劇由他負責)相當熟悉的文本,但實際表現又如何呢?

我們能看到邱禮濤淡化甚至流水帳的帶過香港當地的所有劇情,重心全然擺放在兵賊雙方都曾經有過捨命相救的矛盾立場,但同時又刻意避談了執法者對於目標人物的法與義的兩難,甚至很集中的將反派定調成單純到自己兄弟不論人鬼都全然信任(只有在真的確定被背叛才下殺手,片中也沒演出來他有沒有下令動手)。

那麼兄弟情義假象下的法與情既然被淡化,也就只剩下『人在天涯』這一層主題,也就是被迫跑路的毒梟與跟著跑路的臥底,在異地生活過程對於本位的思考。而這一點來說,相較於到哪都是賺錢四海皆可為家的康素差(劉青雲 飾演),真正應該有所發揮的張建行(郭富城 飾演)反而就成為本集故事的推演主導者了。

明顯能看到邱禮濤試著在送審的劇本裡保留一些香港人自我定位的隱喻,甚至試圖將故事核心主軸的主體對象全部侷限在香港人的身上,卻反而凸顯邱禮濤在題材偏向大型製作的不擅長,以及人物刻劃普遍仰賴演員過去作品既有印象的延伸。撇開幾乎是沒甚麼發揮空間的羅嘉良與謝君豪(真的發揮的很有限),撇開戲份不多但每場都是戲的方中信與林雪還維持住穩定輸出,三位男主角完全就是沿用過去其他作品的形象做出一定的整合的結果。

也無怪乎當郭富城騎機車載的是楊采鈺,我想的卻是《天若有情2》的吳倩蓮;劉青雲帶手下路邊尿尿演的是運毒休息空檔,我想的是《真心英雄》在大師家旁邊排排站撒尿;在酒店古天樂與郭富城打架,我想的是《導火線》古天樂被甄子丹揍。

從人物經營的角度來看,邱禮濤這次是失手的。從文本宏觀來看,相較於前兩集陳木勝第一集談兄弟情的疙瘩撫平;邱禮濤第二集談兄弟決裂成為敵人,這次第三集完全就是講述浪跡天涯(跑路)的過程重新認知『家』的定義,但一如邱禮濤拍大片的穩定性不足的問題,最後也只剩下片頭的碼頭槍戰,與結尾的掃毒軍事鎮壓,還有一點本片作為警匪緝毒片應該有的水準。

最後美中不足想吐槽的一點,泰緬金三角早就沒有毒梟與泰緬孤軍犯罪者了(至少沒有電影演得這樣明目張膽),都早早轉型或是確定國籍了,在2020年後的時代講述2000年之前的背景,這可能是我對於身兼編劇的邱禮濤最大的失望點。

對了,多數港陸觀眾談及的軍事鎮壓荒謬失控,以及三位主角攤牌滿是笑點金句,其實我看倒是還好…反而是古天樂那張『膠』到不自然的美肌,才是我對於他的演出看得很出戲的真正主因。 感謝 華映娛樂 邀請參與本次試片

猛人 - 劉青雲、方中信、林雪

文: bi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