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決心》: 忠實反映當下婦女面對的家暴問題 寫實而不會流於誇張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5年04月12日
Like a Rolling Stone

出走的決心 Like a Rolling Stone

評分: 8/10
年份: 2024
片種: 劇情
導演: 尹麗川
主演: 詠梅、 姜武、 吳倩、 張本煜、 馬蘇

剛看完意大利電影《明天還有夢》,就想起同是在去年上映的國產片《出走的決心》。兩片同是以女性遭遇家暴為主題,但一部以上世紀四十年代為背景,另一部則是放在當下。雖然《明天還有夢》拍得更精緻,但以戲而論,《出走的決心》的主題闡述和社會意義,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出走的決心》講述詠梅飾演的家庭主婦,經常被丈夫奚落,飽受語言暴力的困擾。雖然她的女兒(吳倩)對被壓迫的母親表達支持,但僅限於精神上的聲援,說到底還是未能為母親分憂,以至母親想出席舊同學的聚會,也一拖再拖而未能成事。更甚者,當女兒面臨自身生活難題時,母親的問題立即便被擱置一旁,說到底,人還是先關心自己,才會考慮幫助他人,哪怕是母女...

《出走的決心》由真人真事改編,編導頗為忠實地把當下婦女面對的家暴問題,以較寫實而不會流於誇張的方式呈現,因此特別具血肉感。片中詠梅遭受丈夫虐待,不是如粵語長片一般被虐打,或被家婆刻薄,而更多的是一些生活上出現的小磨擦,積少成多下,才終於釀成大爆發。相比之下,《明天還有夢》的處理便顯得特別老土和面譜化,活像重看當年的粵語長片,特別不合時宜,也未能達到借古諷今之效。

影片另一較理想的設計,就是人物角色的刻劃。正如上面提到,詠梅的女兒不是不懂母親的冤屈,甚至多番出手阻止父親對母親的傷害,但這種關懷卻是有條件的,意思就是當事情發展到足以影響自身前途或利益,哪怕是至親的母親,還是以自己為先。編導的處理,頗能反映人性的複雜面,人無完人,不論是好人還是壞人,都存在光明和黑暗面,這樣一來,角色便顯得立體生動得多,也較符合人性。這樣的安排,去年港產片《從今以後》也有類似例子,片中兩位後輩起初對阿姨非常支持,但牽涉到自身利益,卻頭也不回。相比之下,《明天還有夢》中,女主角女兒的盲撐到底,不免顯得太理想化和一廂情願,違背其反映現實的初衷。

曾獲柏林影后的女主角詠梅,予人感覺較內斂,甚至不食人間煙火,其實不太像中產家庭的勞動婦女,和原型人物也不像,不過她和姜武的夫婦配搭,算是頗有化學作用,兩人一開一合,頗能凸顯各自性格特點。

同是以宣示女權為目標,《出走的決心》不論編、導、演,皆比《明天還有夢》高章與成熟,可惜演員在香港缺乏知名度,加上香港觀眾對國產片不受落,只能錯失了好戲。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