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別有政治任務也保持政治正確的內地抗戰大片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0年11月14日
八佰 Eight Hundred, The
評分: 8/10
年份: 2020
片種: 戰爭
導演: 管虎
主演: 王千源、張譯、姜武、黃志忠、張俊一、歐豪、杜淳、李晨、張宥浩、唐藝昕
中國抗日戰爭其間,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在上海四行倉庫死戰的歷史,史稱「八百壯士」,史跡曾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當中最新一部改編電影《八佰》,原定去年在中國內地公映,但據聞因為政治問題被迫延後,直至今年中內地疫情大致受控始作首映。雖然影片講的是國軍的英勇史,但也受到內地觀眾歡迎,票房叫好。
《八佰》的故事由真實歷史改編,由將軍謝晉元率領的一個國軍兵團,大概只有三四百人左右,堅守上海淪陷區的四行倉庫。日方不斷派員攻擊倉庫,國軍一方只能捱打,但從未退縮,並對外聲稱有八百人駐守,以壯聲勢。不過隨著局勢日益變化,謝晉元最後還是接到命令,安排軍隊撤離...
「八百壯士」的事件於1937年抗戰開始時發生,不過一年已被改編拍成電影《八佰壯士》,由應雲衛執導,現存約一個小時的殘本,被有心人上載至Youtube網站。聽說同年香港電影界也拍過另一版本,但目前未知是否仍然存在。不過說到知名度,這兩版應該不如七十年代台灣中影拍的同名電影,該片由金馬影帝柯俊雄主演,扮演謝晉元的角色,年輕的林青霞則演出偷偷運送國旗的女童軍。
至於中國內地,由於國共兩黨之爭,多年來都沒有拍攝這段歷史,但隨著近年兩黨關係有所改善,內地影視圈才獲鬆綁,逐漸敢於拍攝更多抗戰題材影視作品,而且對於國軍的描述也稍為不太忌諱。記憶所及,當年第一部以較正面角度拍攝國軍的內地抗戰片,可能是2005年的《太行山上》。同年4月,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首次以國民黨主席身分訪問內地,為兩黨長達半世紀的敵對關係破冰。而《太行山上》正就是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孵生出的作品。該片邀請港台演員梁家輝和劉德凱參演,後者扮演國軍將領郝夢齡,形象頗為正面。之後內地許多有關抗戰的電影,對國軍的描寫也愈見寬容,不再如以往一樣徹底否定其在戰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今次的《八佰》則是更進一步,除了透過字幕交代抗戰由中共「主導」的內地歷史觀,全片並無任何中共的部隊或將領出現,也未有對國軍領導人如蔣介石等作出批判,整部電影講的都是國軍第88師團在四行倉庫奮戰的經過。有很多人或許會感到奇怪,為何內地電影審查會容許這種歌頌國民黨軍將的電影面世,尤其當今兩岸官方關係欠佳,中共跟民進黨幾乎已是無話可說?我認為當下的政治環境,正好就是促成像《八佰》這類電影得以過審公映的主要原因。正如上述,現在國共兩黨的關係,已不如當年敵對,兩黨的交流愈見緊密,不少國民黨人對內地並不太抗拒,而且都把民進黨視為共同敵人。因此中國內地必然懂得會利用機會,繼續拉攏支持國民黨的人士,以電影的軟性手段作出統戰,就是最有效的手法。所以中方電影審查單位願意讓《八佰》這類電影開拍,應當絕對不是偶而為之,而是有其政治任務。
當然,所謂的解禁也非無條件,例如片中升旗一段,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鏡頭,便可知道當局還是有設置一條底線。另外,選材其實也是重要考慮。和《太行山上》的郝夢齡一樣,《八佰》的謝晉元都是可以歌頌的安全選擇,這是因為兩人都在抗戰結束前便已經死亡,沒有經歷後來的國共內戰,也沒有跟隨國民黨的政府遷台,所以不存在歸邊的質疑,而僅是作為愛國將領的身分受人敬仰。即便在電影中對他們作出正面描寫或頌揚,也不會顯得政治不正確。
回說電影本身,管虎確是新一代中拍攝大片的能手。近年他執導的一系列特效影視作品,如《鬼吹燈》系列,都獲得好評。今次拍戰爭打鬥,也特別通俗豐富,全片幾乎就是由頭打到尾,當中自有誇張泡製,但整體上還算可以接受。畢竟歐美、甚至南韓人拍戰爭片,也往往誇大戰事的慘烈或戰場的嚴峻程度,而且該國兵將都是視死如歸,這樣比起來,管虎把鏡頭聚焦於幾個貪生怕死的下級士兵,描寫他們如何逐步蛻變,其實已是來得比較人性化,人物血肉感也較濃烈。
《八佰》是值得一看的戰爭歷史片,不過要了解真實的抗戰歷史,當然還是最好在觀影後多找一些有關的書籍或網絡資料查看,以便更全面了解這一段中國人不能磨滅的悲慘往事。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