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和防暴隊》: 港產班底拍動作場面不失禮 為何票房和口碑一般?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4年07月06日
Formed Police Unit

維和防暴隊 Formed Police Unit

評分: 4/10
年份: 2024
片種: 動作
導演: 李達超
主演: 黃景瑜、 王一博、 鐘楚曦、 歐豪、 朱亞文

國產主旋律紀律部隊電影《維和防暴隊》早前在國內上映,票房和口碑一般,轉戰香港也是乏人問津。幾年前,這類型講述中國武裝部隊在海外發威的電影,非常受到國內觀眾歡迎,如《戰狼》系列、《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均賣個滿堂紅,為何現在乏人問津?

《維和防暴隊》由香港導演劉偉強監製、動作指導出身的李達超執導,跟上述的《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類似,都是港產幕後班底配上國內小鮮肉為幕前主打。可能因為有香港武行指揮,動作場面拍得一點都不失禮,追車、槍戰、爆破、埋身肉搏,無一不備,完全滿足類型需要,然而為何還是無法令人滿意?

這可能和同類型電影的產量已達飽和有關。不論是任何類型的電影,那怕曾經紅極一時,票房大賣,總有回落一刻。俗語云花無百日紅,同一個類型的電影第一次拍是驚為天人,再拍是跟風,但如果拍得緊張刺激,還是能夠吸引觀眾入場,畢竟所謂類型片,就是把一套成功的方程式重複再重複,但即便如此,一旦風潮過後,方程式失效,在沒有找到新突破前,便是無以為繼。

《維和防暴隊》面對的處境,就是風潮過後未迎突破的尷尬窘境。正如上述,全片節奏明快,動作連場,要說拍得粗疏和簡陋肯定不是,但即便看著片中人搏命演出,上山下海挑戰體能極限,卻總是教人提不起興趣,因為在短短幾年間,同類型的製作已太多,新意也太薄弱了。即便電影有其主旋律任務(慶祝中國部隊參與聯合國的國際維和服務多年),也標榜真人真事為啟發改編,但是在欠缺突破點的劇情處理下,就是無法提起觀眾的興趣。

影片無法引發觀眾共鳴的另一原因,是人物塑造的貧乏。全片人物雖多,但真正讓人留下印象的卻屈指可數。不論是主配角,通統都性格模糊,唯一背景描寫較深入的只有主角王一博和隊長黃景瑜,可惜即便如此,兩人所謂的恩怨情仇卻是淡而無味,過去的糾結就是陳腔濫調,並無任何血肉感。唯一女主角鍾楚曦和當地居民的交情也是刻意炮製,除了增加一場煽情戲,作用不大。其他隊員則大多只是工具人,看完連角色名字也無法令人記得。

至於說到主旋律電影的問題,香港部分觀眾可能視為洪水猛獸,不問情由卻步,但其實世界上任何商業影市,都有這類型電影的存在。荷里活80年代還不是一樣,積極宣揚美國價值,只是當年美國價值是豎立國際大國/警察地位,現在則變成宣揚極左理念而已。中國則是落後三十年,現在才開始宣揚地緣政治,嚴格來說,本質上沒有分別。現在中國積極擴張在中東/非洲等地的影響力,所以電影多拍援助中東/非洲朋友,是可以理解。再者,《維和防暴隊》對於主旋律宣傳的拿捏已是較克制,全片並無太多刻意歌頌維和部隊的肉麻對白或細節,僅100分鐘的片長也是盡量做到簡潔有力,至少沒有如劉偉強之前執導的《中國機長》一般,完成主線劇情後還要分半個小時出來歌功頌德。

像《維和防暴隊》這類電影肩負主旋律任務,應該不會如一般商業市場為主的電影一樣式微,但要重新吸引觀眾產生興趣入場,有關方面或許應該考慮一下,如何溫故知新,引入新元素,簡單來說就是活用新瓶裝舊酒。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