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級片的崛起與沒落:從三點畢露到消失的情色風暴

撰文: 姬比 | 發布日期: 2025年03月26日
香港三級片的崛起與沒落


香港電影一直以靈活多變、勇於突破見稱。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一種全新的電影分級制度誕生,這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三級片」制度。然而,三級片的誕生,不僅沒有讓影視創作更為收斂,反而開啟了一個大膽探索情色、暴力與獵奇題材的黃金時代。這類電影憑藉著話題性與禁忌魅力,曾風靡一時,甚至成為部分演員事業轉捩點的關鍵。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政策收緊及市場變化,這個曾經輝煌的類型,最終走向沒落。

八十年代的電影審查改革與三級片制度誕生

在八十年代,隨著愈來愈多「踩界」電影挑戰社會道德底線,電影審查制度規範化的呼聲日益高漲。終於,1988年11月,香港推出電影檢查條例草案,正式確立電影分級制度,包括:

• 第一級(I級):適合任何年齡人士觀看。
• 第二級(II級):可能含有不適合兒童的內容,後來細分為IIA(家長指引)和IIB(較強烈但仍可供未成年觀看)。
• 第三級(III級):只准18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這一制度原意是為觀眾提供明確的指引,但分級制度推出後,市場的反應卻出乎意料。三級片並未受到限制,反而成為電影市場的強大賣點。電影公司紛紛投入拍攝,三級片產量激增,例如1991年送檢的1337部影片中,三級片竟高達42%。


首部公映的三級片:《黑太陽731》

在三級制度實施後,首部被評為三級的電影是1988年12月上映的《黑太陽731》。該片由牟敦芾執導,詳細描繪了二戰期間日本關東軍731部隊在中國進行人體實驗的殘酷歷史。該片並非情色作品,而是描寫二戰期間日軍731部隊殘忍實驗的驚悚之作。電影中活體解剖、凍傷試驗等場景震撼觀眾,甚至據稱在拍攝時使用了真屍體。影片以其血腥和震撼的場面,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爭議。由於內容極為暴力和恐怖,該片被列為三級,限制未成年人觀看,也標誌著香港電影進入了分級制管理的新時代。

101


九十年代初的三級艷情片風潮

進入九十年代,香港電影市場迎來了三級艷情片的熱潮。這些影片以其大膽的情色描寫和挑戰傳統道德觀念的內容,迅速吸引了大量觀眾。女演員葉玉卿、邱淑貞、李麗珍等,也因參與三級片的演出而聲名大噪,被譽為「三級女星」。據統計,1992年,香港情色產業的從業者高達70萬,年營業額達到600億港元。

九十年代,三級片進入全盛時期,代表作包括情色類型的《玉蒲團之偷情寶鑑》、《蜜桃成熟時》、《三度誘惑》、《我為卿狂》等。另有驚悚血腥類型片,包括《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伊波拉病毒》、《羔羊醫生》、《滿清十大酷刑》等,以及社會批判片《籠民》和藝術片《誘僧》。

雖然不少電影都是快速低成本製作,但也有用心誠意之作,更有標榜「打真軍」的奇葩製作,如李華月的《血戀》系列。三級片刺激觀眾感官,不僅在本地市場掀起風潮,也吸引海外市場關注。


三級片女星的崛起與轉型

不少女星藉由三級片走紅,甚至成功轉型進軍主流影壇,例如:

• 葉玉卿:選美出身,先在電視台打滾,後投身三級片,拍畢《卿本佳人》,《我為卿狂》、《情不自禁》後轉型成歌手和正劇演員,獲得金馬獎提名。

• 李麗珍:早年演出喜劇電影,但角色局限妹妹、小女孩,放手一搏,演出《蜜桃成熟時》、《愛的精靈》、《不扣扭的女孩》等,後憑《千言萬語》奪得金馬影后。

• 舒淇:早年參演《玉蒲團之玉女心經》、《紅燈區》、《色情男女》,後與侯孝賢合作,成功晉身國際影星。

• 邱淑貞:選美出身,早年多參演喜劇電影,及後拍《赤裸羔羊》、《紅燈區》,未有露點但憑性感魅力走紅,結婚後淡出影圈。

101


葉子楣:不剝也能成為三級女皇

在香港三級電影的黃金時代,葉子楣的存在幾乎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她並不以全裸出演為賣點,卻憑藉驚人的身材與獨特的螢幕形象,在當時的影壇佔據了一席之地。她的電影作品涵蓋了情色、剝削與奇幻類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玉蒲團之偷情寶鑑》與《聊齋艷譚》。

在《玉蒲團之偷情寶鑑》中,葉子楣與當時同樣活躍於三級片領域的陳寶蓮、徐錦江等人合作,雖然影片充滿裸露場面,但葉子楣始終守身如玉,力保最後防線,沒有露過一點,讓觀眾保持遐想。她的戲份雖然性感,但並不落於低俗,反而塑造出一種帶有戲劇性的魅力。而在《聊齋艷譚》裡,她則飾演一名妖嬈的狐妖,以異域風情與神秘氛圍為影片增添吸引力,這部作品不僅大受歡迎,還開啟了「聊齋艷譚」系列的後續發展。

儘管葉子楣從未真正全裸出演,但她的電影仍然充滿剝削元素,無論是劇情設計還是影像風格,都極力強調她的身材特點,使她成為當時香港影壇最炙手可熱的性感明星之一。然而,與許多三級片女星不同,葉子楣並未長期深陷於情色電影,而是在事業高峰時毅然決定退出影壇,與醫生丈夫同居,從此過上低調的生活,直至最近再次活躍娛樂圈,接受訪問談近況。

101


黃秋生與香港剝削電影的極限挑戰

如果說葉子楣代表的是三級片的「柔性剝削」,那麼黃秋生則是剝削電影最極端的實踐者。他的演藝生涯橫跨主流與地下電影,但真正讓他嶄露頭角並獲得影帝殊榮的,正是帶有極端剝削色彩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ilm)是一類利用話題性或煽情元素吸引觀眾的電影,三級片的成功正與此類型息息相關。這些電影大膽挑戰禁忌,無論是血腥暴力、極端性愛或社會陰暗面,都成為票房賣點。被視為最經典的港產剝削電影之一,《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改編自香港的真實案件,以極端血腥、暴力與病態心理的描寫,成為三級片歷史上最具爭議的作品之一。黃秋生在片中飾演一名殘忍的殺人魔,將受害者屠殺後製成人肉叉燒包,這種帶有獵奇與人性墮落描寫的劇情,令觀眾震驚不已。憑藉這部電影,黃秋生榮獲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這是香港上首次出現的三級片金像獎影帝,足見其演技的震撼力。

黃秋生並未止步於此,在《伊波拉病毒》中,他更進一步挑戰觀眾的極限,飾演一名帶有伊波拉病毒的殺人犯,劇情涉及強暴、虐殺、食人等元素,使得影片成為香港影史上最具爭議的剝削電影之一。這類電影不僅突破了香港三級片的尺度,更讓黃秋生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剝削電影的歷史之中。

其他知名剝削電影,包括《弱殺》、《紙盒藏屍之公審》等一系列重口味之作。這些作品往往以社會邊緣人物與極端犯罪為題材,充滿對人性黑暗面的探索與挑戰。儘管這些電影爭議不斷,甚至被視為影史上最血腥、最病態的作品之一,但它們也展現了香港電影工業在當時對剝削類型的極限試探。

然而,隨著香港電影市場的變化,這類極端剝削片逐漸式微,黃秋生也重回主流電影懷抱,並在多部劇情片中展現更深層次的演技。儘管如此,三級剝削電影影響依然不可忽視,這些電影至今仍然是Cult片迷間津津樂道的經典之作。

101


三級片的衰落與結束

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和觀眾口味的多樣化,三級艷情片的熱潮在九十年代末逐漸退去。進入廿一世紀後,多種因素導致市場急劇萎縮,例如盜版與網絡影響,盜版VCD、DVD的興起,加上網絡下載的普及,使三級片的票房收益大幅下降。另外,觀眾品味提升:隨著電影工業的成熟,觀眾對劇本與製作要求更高,粗製濫造的三級片失去市場。再者,大陸市場興起也帶來影響。香港回歸後,影視行業與內地市場接軌,審查趨嚴,三級片的生存空間大幅縮減。千禧年後,政策收緊與影院萎縮,三級片專門影院陸續關閉,導致發行渠道受限,標誌著這一電影類型的式微。2012年的《一路向西》與2014年的《3D豪情》,成為最後的掙扎之作,但已無法挽回頹勢。香港最後一間三級片專門影院其後也正式關閉,象徵著這個時代的終結。

香港三級片的歷史,是一段充滿爭議與傳奇的旅程。它曾挑戰社會底線、創造市場奇蹟,也捧紅了無數演員。然而,隨著觀眾品味變遷、政策環境收緊,這類型電影終究走向沒落。回顧這個狂飆年代,無論你認為它是影壇的污點,還是獨特的文化現象,無疑是香港電影史上不可忽視的一頁。

文﹕ 姬比 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