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味2005港片
撰文: 晨曦 | 發布日期: 2005年12月01日
2005 年轉眼間就過去, 由05 年第一部作品《 我阿媽發仔瘟》 , 至年尾 壓軸登場的《 情義我心知》 , 今年的港產片產量只得五十五部作品, 影片的平均票房亦未見理想。 不過可喜的是在這個低潮時期, 仍有不 少影片是相當具水準, 更可大膽說產量雖下降, 但整體質素反而是提 高了的。 筆者向來都十分支持香港電影, 在2005 年看過的影片中, 港 片超過八成或以上, 有趣的是當中發掘了不少有趣的東西可以拿出來 跟大家分享, 就作為本網「 2005 年電影評選」 的一個前奏。
票房論高低
去年《 功夫》 一片獨大, 今年都有好幾部影片有俗票房成績, 論全年 賣座之冠為《 頭文字D 》 , 劉偉強、 麥兆輝、 莊文強這個鐵三角組合, 繼《 無間道》 三部曲後, 今年再創影壇票房神話, 以接近三千八百萬 的成績稱霸。 緊隨其後是陳德森導演的《 童夢奇緣》 , 以「 劉德華扮 阿伯」 作招徠, 令這部溫情小品有二千萬票房, 實屬難得。 之後其實 今年能過一千萬的港片已經不多, 計有《 如果. 愛》 、 《 神話》 、 《 喜馬拉雅星》 、 《 龍咁威2 之皇母娘娘呢》 、 《 黑社會》 、 《 早 熟》 、 《 千杯不醉》 、 《 精武家庭》 及《 再說一次我愛你》 。
以往所謂票房佳, 都是指在二千萬以上, 一千萬算是合乎理想。 但 時至今天, 尤其踏入下半年的「 冷冰期」 , 不少影片於五百萬不夠便 止步, 成績令人可惜, 故令人對影片票房的期望亦下調, 只要有七百 萬左右便算理想, 過千萬已要開慶功宴, 能過二千萬的已成為「 救市 巨片」 。
演員多突破
今年開戲數目大減, 要吸引觀眾有意欲入場, 似乎是一件很艱鉅的工 作。 香港觀眾看西片, 愛看的是其大製作、 特技多, 但看香港片的反 而集中看明星, 從今年的票房成績看, 沒大明星而能撐起票房的電影 近乎零, 就知「 香港人愛看明星」 的情況有多嚴重。
既然要以明星掛頭牌, 導演們都紛紛找明星來尋求突破, 務求以明星 的吸引力, 加上其突破作賣點招徠, 刺激觀眾的入場欲。 說今年是 偶像的年代沒錯, 許多以往被定型為「 偶像派」 的演員, 今年都突 破演技, 演出一些令人驚喜的角色, 令到影圈多姿多采。 偶像演員 尋突破的例子, 今年其實不少, 例如黎明《 情義我心知》 、 郭富城《 三岔口》 、 劉德華《 童夢奇緣》 、 鄭秀文《 長恨歌》 、 林嘉欣《 怪 物》 、 楊千嬅《 千杯不醉》 、 蔡卓妍《 情癲大聖》 等。 故若金像獎名 單出爐, 相信在影帝、 影后之列, 將有不少偶像明星的名字, 對他們 用心尋求突破的熱誠作出正面的肯定。
自家製作多
在低迷的電影市道, 要找投資者的確不易, 尤其一些不太商業或缺 賣座保證的題材, 就更難找「 水喉」 。 今年有不少導演的創作, 都 在沒有大電影公司的資金支持下, 自己掏銀包投資攝製, 例如馬 偉豪導演的《 摯愛》 、 爾冬陞導演的《 早熟》 及《 千杯不醉》 , 而劉德華今年也投資了多部影片, 包括幾部尚未公映的高清電影, 而今年上映過的, 有其自己任男主角的《 再說一次我愛你》 , 以 及陳榮照導演的《 十七歲的夏天》 。 而曾志偉亦投資了《 後備甜 心》 , 可惜票房平平。
當中以爾冬陞導演最幸運, 《 早熟》 及《 千杯不醉》兩部作品, 都能取得千萬票房成績, 值得恭喜。 其實有心去投資製作電影, 這份勇氣及熱誠已經相當值得鼓勵。
導演愛新人
今年的新人甚多, 當中最為搶手的可算是薜凱琪,首部作品便 能夥拍爾冬陞導演的《 早熟》 , 取得千萬票房成績, 而普遍評 語對其演出都是正面的。 之後更能拍馬偉豪導演的《 摯愛》 , 嘗試另一種不同的角色, 演出亦有不俗表現, 相信將來在影圈 也大有作為, 而薜凱琪亦自然成為來年金像新人獎的大熱人選。
至於其他新人中, 梁洛施也是較悅目的一位, 今年拍了三部作 品, 分別是《 見鬼10 》 、 《 虫不知》 及《 情癲大聖》 , 產量多 但未算突出, 不過也是可造之材, 從幾部作品中, 都可見其演 戲潛質。 還有今年焦點新演員周杰倫, 其實之前曾客串演出《 尋找周杰倫》 一片, 今年擔正任《 頭文字D 》 男主角, 以其人 氣自然成為傳媒追捧焦點。 最後想一提《 阿嫂》 的劉心悠, 其 實也是個影圈新寵兒, 首部作品已能獲多位影帝拱照, 可惜最 後影片水準拖垮了其演出, 希望在往後日子能拍一些更好的作品。
青春片入流
在過往數年, 青春片都被視為「 票房冷板凳」 , 產量並不多, 今年的青春片雖未算成行成市, 但在整個市場中佔有一定比例, 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個片種。 包括《 早熟》 、 《 擁抱每一刻花火》 、 《 非常青春期》 、 《 b 4 2 0 》 及《 十七歲的夏天》 。
雖然除了《 早熟》 以外, 另外四部作品的票房都未算理想, 但也 在海外不少影展獲邀參展, 獲得非常不俗的評價。
電視人入侵
分界別為 「 電視人」 非要搞分化, 只是一種現象的探討。 今年 有數部作品, 主角都起用電視圈演員, 好像《 情義我心知》 的 葉璇、 《 瘦身》 的鄧萃雯、 《 擁抱每一刻花火》 的吳卓羲、 《 三 岔口》 的羅嘉良、 《 我阿媽發仔瘟》 的薜家燕及《 雀聖》 的郭 晉安, 甚至《 如果. 愛》 的池珍熙, 都同樣多得劇集《 大長今》 所賜其角色。 縱然這幾部以「 電視人」 掛帥的影片, 未至於對影圈牽起很大 的衝擊, 但情況已開始越見普遍。 不少電視圈演員, 其實都表 示希望有機會拍電影, 以現時情況來看, 最重要的反而是如何 使一個藝人中和這兩個層面的形象。
新導演輩出
若說影圈需要換新血, 今年的新晉導演都人才輩出, 而入 行數年的年青導演, 今年亦繼續交出作品見人。 好像馮德 倫《 精武家庭》 、 彭浩翔《 A V 》 、 黃精甫《 阿嫂》 等。
至於新晉導演方面, 有余偉國《 再說一次我愛你》 、莊文 強《 情義我心知》 、 鄧漢強《 b 4 2 0 》 、 盧弘軒、 李明文《 後 備甜心》 、 羅守耀《 非常青春期》 、 崔允信《 追蹤眼前人》 及司徒永華《 龍刀奇緣》 。 水準當然有高有低, 但平均成績 也是不俗, 希望這班新晉導演能為影圈添一股新血。
影展片林立
今年其中影壇的喜訊, 就是不少影片均獲邀參展海外多個 影展, 當中以「 威尼斯影展」 最輝煌, 開幕電影及閉幕電 影為《 七劍》 及《 如果. 愛》 , 兩部港片能擔當影展的重 要位置, 《 長恨歌》更在競賽部份奪獎。 而《 黑社會》入 圍康城影展競賽部分, 《 頭文字D 》 在亞太影展中奪獎, 《 b 4 2 0 》 亦在日本福岡電影節奪獎, 成績美滿。
能夠在產量這麼少的一年, 仍有多部影片能到海外參展, 証明香港電影質素未因產量而下跌。
前瞻看06
2005 年的過去, 亦代表著2006 的來臨。 新一年有什麼好戲看? 其實有不少將於06 年上映的作品, 現在都開始進行拍攝, 不 如一起前瞻看看。
2006 年上映港片包括:
《 霍元甲》
導演: 于仁泰
演員: 李連杰、 中村獅童
《 春田花花同學會》
導演: 趙良駿
演員: 吳君如、 黃秋生、 鄭中基、 陳慧琳、 杜汶澤
《 野蠻必殺技》
導演: 王晶
演員: 古巨基、 張柏芝、 元秋、 元華
《 最愛女人購物狂》
導演: 韋家輝
演員: 劉青雲、 張柏芝、 陳小春
《 龍虎門》
導演: 葉偉信
演員: 甄子丹、 謝霆鋒、 余文樂、 董潔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導演: 許鞍華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 墨攻》
導演: 張之亮
演員: 劉德華、 安聖基、 李冰冰、 范冰冰、 林家棟
《 犀照》
導演: 林健龍
演員: 馮德倫、 鍾欣桐、 黃浩然、 黃一飛
《 鬼域》
導演: 彭氏兄弟
演員: 鄭伊健、 李心潔
《 以和為貴》
導演: 杜琪峰
演員: 任達華、 張家輝、 林家棟、 應采兒、 林雪
《 文雀》
導演: 杜琪峰
演員: 任達華、 張兆輝、 林雪、 林熙蕾
《 哀悼乳房》
導演: 羅永昌
演員: 楊千嬅、 任賢齊
《 父子》
導演: 譚家明
演員: 郭富城、 楊采妮、 曾志偉
《 B B 任務》
導演: 陳木勝
演員: 成龍、 古天樂、 曾志偉、 應采兒
《 伊莎貝拉》
導演: 彭浩翔
演員: 梁洛施、 杜汶澤、 余文樂
《 7 拾壹》
導演: 林超賢、 陳嘉上
演員: 吳鎮宇、 鄭中基、 林海峰
《 左鄰右里》
導演: 高志森
演員: 譚詠麟、 李克勤
《 得閒飲茶》
導演: 林子聰
演員: 方力申、 梁慧嘉、 林家棟
《 校墓處》
導演: 劉偉強
演員: 徐天佑、 傅穎、 李逸朗、 梁靖琪
《 超班寶寶》
導演: 查傳誼
演員: 原島大地、 趙廷恩、 林家棟
文﹕ 晨曦(1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