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香港紀錄片導演的坦途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17年09月30日
2017年09月23日 香港紀錄片導演的坦途 by Kantorates
亞洲各地近日開始公布參加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名單,香港以《一念無明》參戰合情合理,沒有太多懸念。相對來說,台灣首次選擇以一部紀錄片(《日常對話》)競賽,卻是引起不少討論。
和香港比起來,台灣的紀錄片發展,的確是領先不少。紀錄片領域新人輩出,獲得口碑的佳作此起彼落,例如年前在香港上映的《不老騎士》、《看見台灣》、《乘著光影旅行》、《翻滾吧!男孩》、《奇蹟的夏天》、《無米樂》等,都曾於各大小影展獲獎。當中不少導演都有不錯的後續發展,好像《翻滾吧!男孩》的導演林育賢憑該片成名後改拍劇情片,《翻滾吧!阿信》、《謊言西西里》等,都受到注目,拍片機會接踵而來。
香港的情況則是差天共地。雖說紀錄片的佳作也不少,但是真正獲得國際注目的卻屈指可數,不,或者說在香港本地,普遍觀眾和媒體對於紀錄片的關注,一向都不高。多年來,數得出來較受注意的,可能只有2009年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提名的《音樂人生》(支持該片拍攝的CNEX,也是在香港積極推動紀錄片發展的組織)。然而該片導演張經緯之後發展卻仍是坦途處處,多年來只開拍幾部劇情短片,一直捱到今年,劇情長片處女作《藍天白雲》才告完成,定於韓國釜山影展首映。 在香港,要單純地專注於紀錄片的發展不容易,在紀錄和劇情片中遊走的,倒是大有人在。劇情片名導演如方育平、許鞍華等,都曾拍攝紀錄片,近年也有新導演如曾翠珊,在劇情和紀錄片中均推出不少作品。
另外,說到香港出身的紀錄片人材,不能不提的還包括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獎的楊紫燁。這位女導演於香港出生,早年移民美國,後來移居中國,2006年憑愛滋病兒童紀錄短片《潁州的孩子》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及後於2011年,她再憑紀錄短片《仇崗衛士》獲得同一提名。
雖然長年居於海外和國內,楊紫燁和香港仍保持聯繫,2015年便曾獲劉德華支持,回港拍攝紀錄片《爭氣》。然而即便是這麼具有名氣和實力的導演,要開拍劇情長片,還是遭遇不少挑戰。記得大概十年前,本站曾有幸和楊導演進行訪談,當時她便提到有意開拍劇情片,把嚴歌苓的小說拍成電影,並希望能跟香港的演員合作。可是直到今時今日,看來這個計劃還是未能完成,可見即便是獲得奧斯卡的加持,紀錄片導演的發展道路,還是非常的不容易。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