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立電影導演陳榮照獨家專訪(Part I)
前言
陳榮照導演的名字﹐ 對於觀眾來說可能比較陌生。 其實陳導演 早於80 年代已經入行﹐ 曾擔任副導和策劃等多項工作。 近日﹐ 陳導演拍峻劇情長片《 17 歲的夏天》﹐ 入圍香港亞洲電影節和 韓國斧山國際電影節﹐ 備受注目。 影片稍後亦會於本地上映。 有見及此﹐ 本站特別誠邀陳榮照導演接受我們的專訪﹐ 介紹他這 部新片。 另外﹐ 我們亦籍著這次機會訪談了不少陳導演對於獨立電 影拍攝的經驗及心得﹐ 以及對香港電影前景的展望。 本站十分感激陳 導演在百忙中抽出寶貴的時間接受我們的專訪。
希望大家喜歡吧!
誰是陳榮照?
陳榮照是香港土生土長的電影導演。 80 年代投身電影工作, 曾與洪金寶、 張堅庭、 陳友及陳嘉上等多位導演合作, 擔任副導演及電影策劃工作。
他以獨立製作人身份﹐ 成立人民映畫﹐ 致力拍攝獨立電影, 及發展多媒 體教育。 1999 年﹐ 陳榮照倡議重組電影文化中心(香港) ﹐ 以推動電影及多媒 體文化的教育團體, 並擔任創會理事。
2002 年﹐ 陳導演製作獨立紀錄片《 天恩》 ﹐ 獲第七屆香港獨立短片展 『 評判團 特別獎』。 2004 年﹐ 他擔任由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 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主 辦的『 電影專業培訓計劃』 常任導師﹐ 目的為培育香港電影工作人員。
陳榮照的最新電影作品為 《 17 歲的夏天》 。 影片已入圍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 及香港亞洲電影節的『 亞洲新導演』 項目。 而影片亦剛剛報名角逐本屆 台灣金馬獎。
17 歲的夏天
動映地帶: 《 17 歲的夏天》 是個怎樣的故事?
陳: 簡單來說就是一部講青春的電影, 你知道VCD 有「 A Side 」 和「 B Side 」 , 我 就借這個「 A Side 」 和「 B Side 」 去講人生的尋覓, 「 A 」 去尋找「 B 」 , 當中的過程就 靠「 海」 , 「 海」 就是將青春、 夢想連在一起。
動映地帶: 怎麼會用「 A Side 」 、 「 B Side 」 這種單元手法去講這個故事?
陳: 其實故事的變化過程很多, 真的很難全都說出來。 現在出來給人的感覺就 是兩個故事, 當中有「 A Side 」 、 「 B Side 」 、 「 Sea Side 」 三段式, 但其實都只是兩 個女仔不同的故事, 而中間的「 Sea Side 」 都只是用來連貫著兩個故事。
動映地帶: 近年都有很多青春片, 《 17 歲的夏天》 的獨特之處是什麼?
陳: 我想這部戲跟現在你看到很多的青春片都不同, 現在的青春片都是以偶像明星掛 帥, 我們最初選角時, 也花了很長時間找演員。 曾經有個女仔來casting 時都問我這部 戲沒有偶像如何賣錢? 我真的不知怎樣答她, 只說公司支持我就試一下。 我們由開始 時已決定不用明星來演出, 全部都用非職業演員, 因為我們覺得要演17 歲的明星我 們找不到, 而我又想要一個很真實17 歲的故事, 所以必須找回17 歲的人來做這些角色, 起初都有想過找些不是17 歲的人來扮17 歲, 但始終我都不能接受。 其實今次拍這部 戲是高風險的, 因為這部戲不用明星但要發行。 今次的拍法比較清新、 清純, 戲裡的 世界都給淨化。 現在的青春片所講的人物關係和社會關係, 都比較時代感, 而我們就 把這些問題淨化, 變得簡單一點, 創造一個很乾淨的世界, 相信這一點是跟其他青春 片很不同的。
動映地帶: 今次《 17 歲的天空》 的故事發生在長洲, 而之前同樣是青春片的 《 非常青春期》 又是拍長洲, 在你的影片中會帶一個怎樣的長洲給觀眾看?
陳: 這個問題… 你真的要去看這部戲了! 承接之前我所講的, 這部片是想追求 一個清新的世界, 這要首先講為什麼選擇長洲? 因為我覺得長洲是很有香港特色的地 方, 戲裡面我們有風帆這個素材, 相信大家是香港人, 都知道長洲跟風帆有一個很直 接的關係, 加上長洲這地方跟很多人的成長都有關 , 很多年青人第一次去camp 都是到 長洲, 而家人多數都會接受給你去長洲宿營, 這是很多人的成長回憶 , 所以我們選了長 洲。 但我們又不是要把它淨化成一個無人氣的小島, 它會有自己的立體感, 我們會在 這地方選擇一個自己的角度去拍, 一個有異於一般青春片拍長洲的角度, 希望拍出很 多人都沒發現的一面。 比如我們拍海, 因為這故事一part 是拍外面的人, 入長洲旅行 所見到的一面; 另一part 是拍裡面土生土長的人, 這一面我們選擇了跟海有關係的, 我 之前都未有在其他影片中, 看到有這樣的一個世界, 而這個世界是我們刻意去尋找 的, 裡面既符合這部電影的主題, 又異於一般人拍電影的角度, 希望拍出一些新的東西。
動映地帶: 現在不少獨立電影都紛紛找明星來演出, 好像《 蝴蝶》 中的何超 儀、 葛民輝, 你本身拍獨立電影的時候, 有否打算找明星來演出?
陳: 有的! 其實這個絕對屬於一個市場考慮, 因為當你要拍一部片, 準備公開放 映的時候, 就要考慮到觀眾的需要、 市場的問題, 變相去找明星演出, 有時候是一個 實質需要, 當然同時他都能幫助影片, 至少他真的識做戲, 有些戲真的需要找演員來 做。 另外, 始終有明星的電影, 給人起碼感覺是能夠在戲院放的, 如果影片沒有明星, 為什麼人們仍要選擇看你的影片? 我拍這部《 17 歲的夏天》 , 拍的時候就很過癮, 但 拍完到等放映時的階段, 就真的很辛苦。 就是因為沒有明星, 所以要想很多方法來令 影片推出市場, 去到觀眾眼前, 過程中需要爭取很多東西, 這是比較困難。
動映地帶: 但若把一個商業明星加入一部獨立電影中, 在影片中就要兼顧很多 商業的考慮, 會否擔心因此失去了獨立影片的意義?
陳: 會的! 起碼找一個明星來演的時候, 拍攝的取向都會不同, 看回我這部《 17 歲的夏天》 , 如果用明星來演, 起碼我不會這樣去拍, 甚至整個角度、 處理方式都會不 同, 現在我的處理手法有時候不是以「 人」 作中心, 但換轉一個明星, 那就不能夠忽 視「 人」 那個獨特之處。 這個當然需要作取捨, 選擇要用一個明星的時候, 就要找一 個平衡, 這就是電影好玩之處。
動映地帶: 你有沒有哪些明星是很想合作的?
陳: 若說香港的明星, 其實有很多都有興趣想合作, 只是不敢而已。 例如一些天 王巨星, 甚至一些女演員都很吸引, 好像鄭秀文、 楊千嬅。 而相對較有趣的是何超儀, 覺得她的可塑性很高, 她有很多戲種都肯嘗試, 不是一般主流的女演員。
動映地帶: 假設你現在手上都有這班明星級的演員, 那你還會繼續拍獨立電影? 還是選擇拍一些較賣座的商業片?
陳: 這跟我的性格有關係, 有些東西是控制不來。 如果有明星給你, 可能選拍的 題材都不能夠太偏峰, 但相反去拍一些太商業的, 我自己又做不到。 希望能拍一些自己 喜歡、 擅長的東西, 但有明星又要能發揮明星的作用。 好像正在上映那齣韓國片《 外 出》 , 能夠用明星來拍一齣如此文藝的電影, 這種影片香港便很少有。 其實就算去拍一些類型 片也沒壞, 都是看導演的手法怎樣而已。 我不覺得「 明星」 跟「 獨立電影」 是一個大 矛盾, 只是看你想拍什麼題材? 能否找到適合的演員來做? 這才是最重要!
動映地帶: 在即將舉行的「 釜山國際電影節」 , 香港有三部作品入圍, 先有《 長恨 歌》 及《 神話》 兩部商業大片, 另一部就是《 17 歲的夏天》 , 你今次以「 獨立電影導演」 的身份, 走進這個國際影展, 感覺是怎麼樣?
陳: 我沒想到那麼複雜, 我最開心是自己的影片, 能夠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放映。 在 這個影展中, 是在一個「 Conversation and Communication 」 的主題下展出, 這個「 交流對話」 的主題我覺得很有意思, 跟我這部片的意思一樣, 我拍戲都是想跟觀眾對話、 交流, 而今 次有這個機會去不同的地方, 跟更多不同的觀眾交流是最開心的。
訪問的Part II 內容包括陳榮照導演拍攝獨立電影的經驗及心得﹐ 以及他對香港電影前景的展望 , 請按這里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