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雖佳但執行上卻缺失不少的勸世良言: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19年10月15日
12 Suicidal Teens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 12 Suicidal Teens

評分: 6/10
年份: 2019
片種: 懸疑
導演: 堤幸彥
主演: 杉咲花、 新田真劍佑、 北村匠海、 高杉真宙、 黑島結菜、 橋本環奈、 吉川愛

日本自殺問題向來嚴重,雖然近年該國自殺比率有下降趨勢,但仍是一個不能令人忽視的廣泛社會性問題。擅長拍攝懸疑劇情影視作品的堤幸彥,將小說《十二個想死的孩子》改編般上大銀幕,顯然是想藉此喚起大眾對這個社會議題的關注。

影片劇情講述十二名互不相識的網民,在一個網上群組結伴,選擇在一間荒廢的醫院內展開集體自殺的計劃。眾人到場後,突然發現多出一具屍體。有人建議在自殺前,必須先弄清楚屍體的身分。其間眾人分成幾組,在醫院四周尋找證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查案時的討論,竟然拉扯到自殺與否的爭議...

堤幸彥以《圈套》、《SPEC》等影視作品為觀眾熟悉,手法大多較為輕鬆,但最近幾部作品,題材就變得嚴肅,不論是今次的《十二個想死的孩子》,還是去年改編自東野圭吾同名小說的《沉睡的人魚之家》,都觸及了生與死的課題,讓觀眾反思生命的意義。《沉睡的人魚之家》的主題是植物人,《十二個想死的孩子》則野心更大,透過十二名年輕人的尋死經歷,從多個角度探討新一代面對的人生難題,從中輸入正能量,引導觀眾建立正面的人生觀。

是的,正如上述,和千禧年不少日片濃罩的死亡和絕望氣氛,例如《大逃殺》的學生互相殘殺,或《自殺俱樂部》的集體跳軌相比,表面上同以「自殺」取材的《十二個想死的孩子》,並不是要嘩眾取寵,或者刻意地走向政治不正確的癲狂路線,而是剛好相反,是藉著講自殺的故事,去勸勉世人珍惜生命。事實上,編導看來是有意一而再地顛覆觀眾的觀影期望,起初看到人物和場景設定,可能以為是如經典西片《12怒漢》的道德課題討論,但是當神秘屍體出現後,新田真劍佑突然金田一上身,又會以為這是一部推理懸疑劇,但看下去不久,「真兇」早早曝光,真相抽絲剝繭,才會了解,這原來是一碗心靈雞湯,編導透過戲中人的自我救贖,表達出真正的教化意圖。

堤幸彥拍攝這部電影的立意良好,透過具娛樂性的查案方式敘事,也能吸引觀眾入戲,然而比較可惜的是,技巧上還是不免習染了近年日本影視劇的一些常見缺點,例如太頻密使用慢鏡頭渲染情緒,或者是安排太多無關痛癢的人物特寫鏡頭。可能因為參演者不少都是偶像派演員,所以不得不多拍他們的大頭特寫,但純粹以戲而論,這些多餘累贅的鏡頭處理,只會拖慢影片的節奏和令人感到煩厭。

利用商業劇情片傳達正面樂觀的求生訊息,畢竟是一種功德,所以我對《十二個想死的孩子》的評價,不會過分苛刻。只是就如《沉睡的人魚之家》,有好的題材和訊息,也不代表一定能拍出好的電影,《十二個想死的孩子》立意雖佳但執行上卻缺失不少,只能勉強完成任務。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