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tz With Bashir
評分: 6/10
年份: 2009
片種: 驚慄
導演: Ari Folman 阿黎佛爾曼
演員: 從缺
在本屆美國金球獎(Golden Globe Award)的頒獎典禮上,以色列重量級導演阿黎˙佛爾曼(Ari Folman)以 動畫片《與魔共舞》奪下最佳外語片的獎項。除此之外,還代表以色列參加這次美國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s), 與法國的《課室風雲》(The Class,2008)及日本的《禮儀師之奏鳴曲》(Departures,2008)等片一同 角逐最佳外語片的殊榮。這部以動畫形式表現的紀錄片,究竟有何魅力,能夠在許多真人賣力演出的佳片中殺出重 圍,獲得國際上眾多獎項的肯定?
首先,我想先從電影的名稱談起。中文片名「與巴席爾跳華爾滋」(台譯)很明顯是由英文片名「Waltz with Bashir」直譯 而成,如此充滿詩意的片名乍看之下,可能會聯想到這是一部文藝腔挺重的片子,讓人看得昏昏沉沉、不知所以 然;實際上,這卻是一部講述發生於1982年8月黎巴嫩內戰時,貝魯特西城大屠殺事件的紀錄片。片名的來由則是 電影裡的一個橋段:一名士兵在敵方的槍火下,隻身舉槍試圖反擊,而後方大樓上就張貼著巴席爾‧賈梅耶 (Bachir Gemayel,1947-1982)總統的海報。原本應是緊張感十足的槍戰場面,導演卻將這名士兵的腳步轉化為華爾 滋的三拍子舞步,讓緊湊的步調緩慢下來,且顯得優雅、從容許多。
誠如導演所說:「這場戰爭就像一場夢,太超脫現實。」這場槍林彈雨中的血腥華爾滋亦如同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 達利(Salvador Dali,1904-1989)的畫作,交錯於現實與幻想間,呈現出美麗卻殘酷、短暫卻永恆、平淡卻深刻的 種種矛盾氛圍,令觀眾在兩相對立的情緒上不斷交錯纏繞,進而強烈感受到戰爭的冷血賦予個人思緒的摧殘與衝擊。 此等傷痕絕對是旁人無法體會,無法抹去、僅能掩蓋忽視它的曾經存在。然而,就像電影開場時,數隻看似飢餓難耐, 以至於失去理智的瘋狗,帶著凶狠且貪婪的眼神快速奔跑在街道上,追逐著遠處某個目標般,這段記憶早已緊緊攫住 每個曾經在場的士兵,包括導演阿黎˙佛爾曼本人。
除了上述的華爾滋片段之外,電影中還有很多超現實手法的呈現,例如:從汪洋大海中冒出、身材姣好的裸女,帶著 一名士兵逃離船隻被炸毀的危險。這些畫面的加入,使得這場戰爭唯美且神話化;但是,換個角度想,卻也更加襯托 出戰爭的可怕與黑暗。對於那些痛苦,甚至不堪回首的記憶,人們會選擇去遺忘,然後再以一段自己幻想出來的記 憶去填補殘缺,最後連自己也分不清何者為真、何者為假,這便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因此,《與魔共舞》其實是 一部非常個人,以主觀的角度來陳述的紀錄片,也可說是導演自己的靈療之旅──重新拼湊出遺忘的記憶,以記起並 正視它的存在及遺留下的影響。
紀錄片是以真人真事為描述對象,忠實反映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多數紀錄片皆是構築在相關人物的訪談上,藉以窺 探出被紀錄物的完整面貌,如此表現出的真實性幾乎是無庸置疑、令人百分之百信服;然而,在《與魔共舞》中,每 個士兵對當時狀況的理解與印象竟不盡相同,讓觀眾如入五里霧中,更別說正確且清楚地認識這場戰事了。在電影結 束之前,突然插進一段真實的紀錄片段,將觀眾由超現實的記憶拼湊、交互辯證裡拉回現實:一具具殘缺不全的屍體 堆滿街頭,分不清是血漬、泥土還是蒼蠅的髒汙沾染著每具屍體的臉孔;生還者呼天搶地地對著鏡頭哭喊,到底說了 什麼、控訴什麼,因為語言隔閡我們無從了解,但卻清楚接收到身為人的共同情感。
《與魔共舞》戛然而止於此,片中的戰事及屠殺也早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但其影響卻遠遠延續至今,不單是對被害 者及其家屬而言,連當時在場卻無力阻止悲劇發生的士兵,也在內心留下一道永恆的傷痕。戰爭中沒有贏家,亦沒 有輸家,更不存在所謂的「英雄」。每個人都因為恐懼,只能朝著看不見的敵人猛烈開槍,這就是戰爭──充滿了 荒謬,毫無正當性可言。同時,這也是《與魔共舞》的詩意片名下,所要控訴的沉重議題。
文: 張冠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