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 The
評分: 7/10
年份: 2011
片種: 劇情
導演: Luc Besson 洛比桑
演員: 楊紫瓊、 David Thewlis 大衛杜里斯
人物傳記電影的拍攝有其難度,因為以真人真事為本,細心的觀眾不免將電影與現實做比較;再者,人生說長不長,說 短也不短,如果流水帳似地去紀錄,不僅難以凝聚目光,也失去電影作為藝術創作形式之一的獨特趣味,因此敘述角度 與切入點的選擇便成為箇中關鍵。由法國知名大導盧貝松(Luc Besson)所執導的《昂山素姬》講述的當然 是緬甸政治家翁山蘇姬的故事,然而電影的焦點不在緬甸的局勢與翁山蘇姬的政治事業上,而是以「愛」為中心──如 同台灣片商所加注的標題──呈現翁山蘇姬與丈夫、兒子之間的愛,以及她對國家的愛。
走向政治之路:翁山蘇姬與父親
電影開始時,一位小女孩的聲音率先從漆黑的畫面中流瀉出來,她要求父親講故事給她聽,父親遂開始述說關於緬甸的故 事;此時,銀幕上映現出緬甸美麗的自然與人文風光,然後是父親抱著女兒共同坐臥在搖椅,享受天倫之樂的畫面。一切 看來是那麼的美好。然而在下個畫面中,身著軍服的父親搭上軍車離開,誰知一別竟成永訣,父親慘遭一群圍著紅圍巾的 士兵槍殺,而女兒此時仍安穩地趴在搖椅上。這位女孩就是幼年時的翁山蘇姬。在這短短幾分鐘的開場戲中,導演至少隱藏 了兩層訊息:其一,從秀麗的自然與人文景緻到殺戮之後的血流成河,象徵緬甸時局的變化;其二,父親離開家人,獻身人 民與國家,暗示翁山蘇姬往後所選擇的人生道路。
原本在英國安居的翁山蘇姬(楊紫瓊飾)之所以會踏上政治之途,父親的影響佔了絕大部分的因素,這點從片中即能窺探一 二。首先,在前述的開場戲中,父親藉由緬甸的故事讓翁山蘇姬知道國家的概念,並告知她自己的國家已從美麗的土地變成貧 窮國家,這些訊息加上父親遭殺害,相信已在翁山蘇姬幼小的心靈裡播下政治的種子。再者,當翁山蘇姬接獲母親生病的消 息,由英國趕回緬甸,走進久違的家中時,她隨即環顧屋內的一切擺設,而鏡頭更特意停在翁山蘇姬的父親的相片上,似乎 在提醒觀眾父親對翁山蘇姬的重要性。此外,翁山蘇姬在面對槍枝的威脅時,不但面不改色,還以堅毅的眼神緩步走向槍口, 接著閉上眼睛,此時父親當年面臨死亡威脅的畫面浮現,兩人的身影彷彿重疊,父親無懼的態度轉移到翁山蘇姬的身上,保 護她安度難關。再加上翁山蘇姬所寫,以《我的父親》為名的書籍,種種橋段的安排除了反映翁山蘇姬與父親密不可分的連 結,更點出她必須完成父親的未竟之志,繼續領導緬甸走向民主。
成功女人背後的男人:翁山蘇姬與丈夫、兒子
眾所周知,翁山蘇姬不以暴力為手段,即使來了一群荷槍實彈的士兵,她仍要求同伴不管什麼情況都不能使用暴力,因為她 所提倡的是有著同情心與愛心的民主政治。身為女性的翁山蘇姬,以其「女性」特質起身對抗男性主導,時時擁槍──槍, 正好是「男性」的表徵──自重的軍事政權。何以一介女子能有如此大的力量與勇氣?除了對國家的愛之外,還有丈夫與兩 個兒子給她的愛與支持。
常言道:「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人。」反之亦如是,翁山蘇姬能有所成就,家中男人們──丈夫麥可(David Thewlis飾)與兩個兒子──的支持與體諒絕對功不可沒。電影的劇情前後橫跨約莫60年,導演並未依照時間順序呈現,因此麥 可在片中初次登場是當醫生告知他罹患攝護腺癌之時,人在罹病時是心靈最為脆弱的時刻,尤其是麥可還被宣判壽命將盡,然 而他卻沒有立即向翁山蘇姬說,反而還十分體諒身在緬甸、無法來英國的妻子。到底是怎樣的愛才能讓麥可釋出無限的體諒與包 容?片中沒有拍攝出麥可與翁山蘇姬相識相戀的過程,因此我們無法感受兩人的愛是從何產生,但是從麥可無條件支持妻子的選 擇,以及不在妻子面前流露出脆弱面等行徑來看,又能感受到這份愛的真摯與深刻,無庸置疑,麥可是支撐翁山蘇姬最大的力量。 導演頻頻將鏡頭聚焦於翁山蘇姬與家人之間的親暱互動,企圖建構出情感的濃厚度,強調愛在電影中的份量。
愛的濃烈雖然襯托出翁山蘇姬與家人分離時的痛苦,但是在分隔兩地時,導演仍以另一種方式表現出他們的心的緊密相繫。為了確 立翁山蘇姬在國際之間的存在感,以免她在軟禁時被緬甸軍政府暗殺,麥可努力收集相關文件,替翁山蘇姬申請諾貝爾和平獎。 在得知翁山蘇姬的申請通過後,麥可隨即帶著兩名兒子召開記者會,在此同時,身在緬甸家中的翁山蘇姬透過收音機廣播同步聽 取消息。當收音機那頭傳來「我想念妳」時,翁山蘇姬也悄悄地說:「我也想你。」身處兩地的他們,此時此刻彷彿跨越遙遠的 距離,讓彼此的心連結在一起。此外,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上,長子艾利克斯(Jonathan Woodhouse飾)代表母親上台致詞演 說,收音機的另一頭,翁山蘇姬開心得眼眶泛淚;接著會場的樂團奏起卡農樂曲,翁山蘇姬聽到之後馬上坐在鋼琴前,伴隨著樂 聲彈起鋼琴。管弦樂團與鋼琴和鳴,兩相呼應,收音機再度串聯起翁山蘇姬與家人的心。
盧貝松是以拍攝動作片聞名於世,在觀影之前,我十分好奇這樣的導演如何表現這部以愛為重心的電影,看到上述段落後,我想答 案不言自明。導演對情感的刻劃手痕雖然略嫌明顯,但還不至於過分濫情,加以楊紫瓊成熟內斂的演技,讓片中的愛不會流於矯 情。《昂山素姬》所呈現的情感確實足以感動人心。
無懼的愛:翁山蘇姬
或許是緬甸的局勢造成取材不易,也或許是礙於政治因素,電影中一干軍政府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反派角色──被形塑的略嫌扁 平,他們的存在好似只為了襯托翁山蘇姬作為領導人的正當性。最明顯的例子當屬尼溫將軍。當翁山蘇姬入境緬甸之後,尼溫便派 人監視並隨時回報她的一舉一動,暴露出軍政府對翁山蘇姬的畏懼與戒心。不僅如此,每當遇到重大決策時,尼溫頻頻以算命的方 式解決,如果行得直坐得正,又何必仰賴神祕力量治國?翁山蘇姬在1990年獲頒沙卡洛夫和平獎(Prix Sakharov)時曾言:「權力 不會讓人腐敗,恐懼才是腐敗的根源。」對照起翁山蘇姬面對槍枝威脅時的冷靜與無懼,導演對緬甸軍政府的嘲諷便不言而喻了。
看完《昂山素姬》你不會對緬甸的歷史與政局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無法完整而清楚地知道翁山蘇姬是如何帶領緬甸進行民主改革, 但是你會深刻感受到翁山蘇姬的愛,包括對國家的愛,以及與丈夫、兒子之間的愛,也會打從心底欽佩翁山蘇姬的堅韌。
猛人- 楊紫瓊
文: 張冠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