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ible, The
評分: 7/10
年份: 2007
片種: 劇情
導演: David S. Goyer 大衛高耶
演員: Leanne Adachi 琳尼阿德奇﹑ Justin Chatwin 賈斯汀查特文﹑ Marcia Gay Harden 馬西婭蓋伊哈登
《隱形人》:彌留之際的最後掙扎
唯心主義者會說:我思故我在;唯物主義者卻會說:因為他人的感知而存在。從某種程度上說,
這部電影所體現的,是唯物主義最淺顯的一個論點。
親愛的,你依舊固守在你身旁;然而你已經無力感知並且從不曾發覺。當這只是停留在暗戀的時
候,一切很淒美;暗戀之外,一切卻很悲涼。於是我所面臨的思索是:我思,然而我已然不在。
--火神紀。題記。
也許是因為好萊塢模式下的商業電影已經開始讓我們感覺到審美疲勞了,近年來好萊塢引進外國經典 電影改編成好萊塢模式電影似乎多少能帶給我們一些新鮮感和視覺刺激。引進外國電影進行好萊塢式 的改編之後搬上大螢幕的成功作品最高成就也許要數年初馬田史高西斯的《無間道風雲》一 舉拿下了第79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之後引進改編之風就更加日盛。
一部已經成功的優秀電影既帶來了品質和票房的保障,也有利於引進國和被引進國電影文化的交流和 融合,但是更重要的也許是對於海外電影市場的佔領和海外票房的保證。在一定的基礎上來說,引進 改編自外國經典電影要比土生土長的好萊塢模式工業電影更加保守也更加穩妥,這種新興的電影模式也 就更容易被一些電影製作公司所接受。
這部由《靈異第六感》原班人馬打造出來的《隱形人》,改編自瑞典同名經典電影要再現《無間道風雲》 的輝煌其實並不可能。可是在商業上來說,這依舊是一部暢快淋漓的好萊塢電影。而且這部電影並不會 像其他的好萊塢商業電影一樣顯得淺顯直白,電影描繪一個人在彌留的時光裏所面對的那一切,想像奇 穎而富有創意,我們將如何去穿透生死,如果從生過渡到死去,這部電影所揭示的是我們幾千年來一直 都在探討和想像的關於死亡之後的那個世界以及從生到死的過程。
人類其實只是一種高級的群居動物。這就賦予了人類一種交際的能力;感知他人以及被他人感知。本 來這只是作為一種弱勢個體相互依賴的本能;然而現在,這種感知他人以及被他人感知卻超越了本能, 更多地成了個人價值的體現。感知他人,被他人所感知;這就構建了一個自我以及超我的整個世界。也 許可以說,正是這兩個世界組成構建了一個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並且最終構建了我們的整個人生。
通過這部電影的鏡頭給我們展現了一個讓人惶恐的臆想世界。我們的感知力還在,可是我們已經無法再讓 他人感知了。隱形,我們一直所想像的關於隱形的種種美好的渴望變成了現實之後;一切,也許就不再是 我們曾經那麼渴望的了。之前我所看過有關隱形人這個題材的電影大都是自由地或者非自由地穿行於隱形 與現形之間;於是當隱形的時候我們可以去做許多我們平時想做又不敢去做的事,去追求一些因為身體的 局限而無法找尋到的真相,而在現形了之後我們依舊葆有著我們的交際和被感知力。然而在這部電影裏, 隱形意味著即將到來的死亡,意味著永遠也無法再讓他人感知到我們的存在,那麼我們原來感知世界感知他 人的能力卻依舊還在的時候,這樣的感知又有什麼意思呢。
存在,而不再被人感知。存在就成了虛妄、無奈和沒有任何意義的悲哀;而這悲哀是我們還存在著的那種感 知世界的能力賦予我們自己的。無力傾訴以及不被感知成了最可怕的寂寞。電影裏有一幕是穿行在熙熙攘攘 的街道上,不管做什麼,是否大聲嘶吼,周圍的人都一片漠然。這樣的存在與不存在的虛空是否還有什麼區別呢。
說到這裏,讓我想起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最古老的那場爭論。"我思故我在"的命題爭論從來不曾有過結論, 如果"我在"指的是思想和精神的存在的話那麼這個命題依舊還是偏向於唯物主義的論證,然而如果不是的話, 這句話基本上成了唯心主義論證者最基本的一個論點了。世界的存在因為我的存在而存在,因為我的存在所以 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才是有意義的,如果我不再存在了,那麼這個世界對我個人而言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而不管 唯物或者唯心,這個定則這樣說也許行不通;可是反過來說,似乎更有道理了。
我們所知道的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存在或者不存在而改變什麼,這是我們已經接受了的一個事實。我 的存在讓這個世界對我而言有了意義,而我的存在而不被世界感知,我的存在的意義又在哪里呢。存在的與否 其實更重要的是在於,我們的這個存在的狀態是否被感知而且被認可,這就成了我們生存的一個最基本的渴望。 基於這樣的觀點來看這部電影,前面說到的那一幕給我的感觸太深了。我曾經也曾走在熙攘的街道上,我依舊能 被感知,可是整個街道上的所有人都僅僅只是陌路;僅此而已,我已經感覺那些最熱鬧的地方其實是我最寂寞的 所在了。而電影裏的這個人物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足以讓人們駐足,偏偏沒有人知道他,於是那種寂寞感和共鳴就 由然而生了。
我突然想起了《天使之城》裏的尼古拉斯基治,他經歷了千辛萬苦之後所尋求的,不外乎是被自己心愛的女人 所觸摸到,在愛情裏的被感知其實最能代表作為一個個體被其他個體感知後的幸福。我也想起了張國榮的一首 叫《隱身人》的老歌,所唱的其實是一種對於他人的來說的存在以及對於自己所深愛的那個女人的隱形帶來 的悲傷,同樣可以證明被感知的幸福。而這僅僅只是對於其他的某個個體,這部電影用了一種極致的手法把這 種可怕的寂寞推向了極端,不是個體的不感知而是整個群體的不認知,這時候由自身而發的感知力意識到了這 一點之後,過於沉重的寂寞會變成一種惶恐一樣讓人顫憟不已的絕望。
或者這部電影裏的另一場戲顯得非常煽情。失蹤後開始意識到自己不被感知了之後回到家裏,看著自己的母親痛 哭失聲地蜷縮在地的時候,自己卻沒有辦法告訴唯一的親人說,自己就守在她的身邊,沒辦法告訴她自己其實已 經死去。不被感知反過來成了對自身以及自己所愛的人的傷害。無能為力的悲愴如此沉重地襲來。
很多人經歷過彌留之際而後又漸復蘇,他們所闡述的各不相同。關於彌留之際我們將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我們沒有辦法相信任何一個人的說法,於是我們的臆想裏出現了許多的版本,我們已經假想過關於某個時刻裏的 某些情景太多太多了。關於這一點,這部電影表達了它自己的看法。
這部標榜著驚悚題材的電影,其實不管是場景和燈光鏡頭音樂都稱不上恐怖。然而,在我看來這依舊是一部出色 的驚悚電影。並不是所有的驚悚都來自於視覺和聽覺上的刺激,而有某種更可怕的東西其實是潛伏在人們的內心 深處的。這部電影所做的,則是直接把這種緣于先祖就遺傳下來在我們內心最深處的對於群居之外的寂寞的深深 恐懼給激發出來了。寂寞也許並不可怕,可是當這種寂寞再也揮之不去無法逃脫並且我們必須永遠呆在這種寂寞 裏直到最後死去,這樣的寂寞就真正成就了可怕。
當我們一覺醒來,發現這個世界依舊轉動,愛我們的人們都在悲傷著自己的離棄,而自己明明就在他們身邊可是他 們卻再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在,這其實就是最可怕的一個惡夢了。安妮的惡夢在於周圍對她的漠視,於是她只能用 一種乖張暴戾的姿態來掩飾她的慌張;而尼克的惡夢則在於重視之後突然間的自我蒸發。電影的最後給我們展現了 一種虛妄的幸福。安妮在救了尼克的同時完成了自我救贖的過程,而尼克也重新回到了人群的中央感知他人也被他 人所感知。
安妮說,她只想在她這一輩子裏做唯一的一件好事。其實,這僅僅只是為了一種被他人正面感知的的願望。電影最 後的那種平靜的淡淡的生活其實改寫了整部電影悲涼而哀傷的基調。彌留之際的最後掙扎帶回到生活中來,還原到 最根本的最初始的地方去,我們才會發現,其實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才是我們最應該去珍惜的。我們所應該慶倖的 是,我們依舊平淡如水地活著。
也許,一切只有等到了失去了或者失而復得了的時候,我們才會懂得珍惜和感恩。彌留之際的最後掙扎,只是為了 繼續未競的幸福以及不曾珍愛過的一切。電影裏所給我們展示的也許我們將永遠也不會經歷,然而至少我們不必如 同尼克那樣掙扎了之後才能明白所有的這一切,也許,這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魅力。
猛人- Leanne Adachi 琳尼阿德奇﹑Justin Chatwin 賈斯汀查特文
文: 火神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