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o the Storm
評分: 9/10
年份: 2014
片種: 動作
導演: Steven Quale
演員: Richard Armitage ﹑ Sarah Wayne Callies ﹑ Matt Walsh ﹑Max Deacon ﹑Nathan Kress
「以往是每隔百年出現一次的超級天災,現在是每年都有。」
說起災難電影,筆者從老片《Earthquake (1974)》以及《Flood (1976)》就對於災難片的印象是停留在『救災』、 『人性』以及『災害爆發』還有『災害後續』這幾個公式化的項目。
而在《 Volcano (1997)》與同期的《Dante's Peak (1997)》以及稍早推出的《Twister (1996)》則是先後在拍攝技術 與特效後製上面稍有進步之下所推出的『勉強』合乎於現實層面的基礎之作品,但這些作品卻是只有Jan de Bont所執 導的《Twister (1996)》是相較之下在娛樂與劇情性來說比較上得了檯面,而《Dante's Peak (1997)》從劇情面來說拍得 不差,但是娛樂性不比同期捨棄劇情並把重點放在救災等娛樂性較強烈之橋段的《 Volcano (1997)》。
至於由同一位導演先後推出的《The Day After Tomorrow》與《2012》則是明顯在於商業噱頭之下所過度誇張化由天 災所導致的浩劫,簡單來說就是用特效去彌補本身故事性不佳並且帶給觀眾許多錯誤科學常識的作品,當打發時間看看 就好,不用認真面對。
另外像是人禍電影的《Daylight (1996)》以及近年由恐怖片新秀Eli Roth所擔任編劇監製主演的《Eli Roth’s Aftershock (2013)》,本身除卻在故事重點放到等待救援的災民身上,故事的重心也著重於在變故之下的人性轉變以及自私面。在 這個前提之下,這兩部片剛好是在災難片於人性面的辯述上兩個極端的例子。雖然這兩部片也沒有對於故事重點主打的 災難與救災因為故事主題的重點不同而忽略掉,但反而更顯得這兩部片在類型片之中主題定位的珍貴。
所以回頭討論《Into The Storm》這部片,單以整部片來說,重點就是坐落在兩組主角身上,追風紀錄片小組以及受困的 災民,而故事的背景就是本片所闡述的這個正在發生的風暴。
受困災民與他們的親人這段故事線基本可以忽略,因為我們在《The Day After Tomorrow》已經看過了;追風小組也可以 無視,雖然他們的裝備很炫,但是他們的故事線我們在《Twister》看過了。
也因此,整部作品也只剩下紀錄片工作者這段故事線是相較之下吸引筆者進入戲院觀賞的原因,加上筆者本身之前曾在 去年連續兩次往颱風以及水災現場前進採訪的經歷,筆者自己本身就曾經在山崩仍有落石掉落的路段以及土石流還有斷 掉的山壁路段通行的經驗。其中在妖怪村附近的一段山崩路段還隨時有在坍塌的可能性,筆者也是為了採訪與拍攝畫 面而在碎石堆上面通行拍攝,更別提最近高雄氣爆事件也曾經到達事故現場去採訪(同時也發現筆者自己採訪的路段仍 有殘留的丙烯氣體)。
正因為自己也曾經有過在災區採訪拍攝新聞的經驗,自然是對於本片所主打的『偽紀錄片』之拍攝手法會有一定的興趣,事實上呢?
本片在劇情來說,其實對於紀錄片工作者的部分並沒有過於描述的情形,但是整部片卻瀰漫著非常強烈的現場直擊韻味, 加上片中主線故事所強調的『時空膠囊』這個故事點,更是貫串了整部片對於劇變前後的一個心境轉折。本片一段電視30秒 預告提到的廣告詞「看完之後會感覺活著真好」,這個文宣絕對不假。而片中火龍捲一段描述到一位年輕攝影在『那個時機』 到來的前提下所突然產生的『職業道德感』,筆者自己身為新聞攝影更是看的心有戚戚焉。
那些電視台主管總是很漂亮的說「安全第一啊」、「命都沒了還怎樣紀錄新聞啊」這些漂亮話…等到看到其他台的畫面又在 那邊問說「為什麼人家有你沒有?」、「拍個畫面有這麼難嗎?」…而說出這種話的,通常都是從沒出過門只是有點學歷的 編輯台人員(或是喜歡擺老的已經是主管等級的『前』一線工作者)。
至於拍到那些畫面的攝影人員,有時還是他們真的不要命的自己進入災區。
天知道那些電視台有沒有幫忙買保險或是給的薪水夠不夠多;然後,如果他們出事,這些說「為什麼人家有你沒有?」的 渾蛋是去負起照顧遺族責任還是一句「我代表老闆謝謝你」…(說到這裡分上,應該知道筆者我碰到的經驗是什麼了吧…筆 者我絕對沒有看到那個橋段觸景傷情,尤其是突然想到那個在高雄氣爆被燒傷的蘋果日報攝影大哥,筆者我『絕對』沒有觸景傷情…)
本片的特效確實是沒有話說,也難怪特效電影的第一把交椅導演James Cameron會願意為本片的視覺效果背書(請注意, Michael Bay當初拍《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的時候,Cameron也『只是』支持Michael Bay用3D拍攝的決定, 不是『肯定與背書』)。
攝影部分來說,除卻幾段攝影鏡頭是以劇情片的方式拍攝,多數鏡頭均為手持攝影或是高畫質運動攝影機(GO-PRO到底 出了多少預算)以及手機鏡頭乃至於監視器畫面。正是因為這些多種不同攝影媒介的觀影角度,也使得本片在紀實的層面 上是如此的寫實與震撼(雖然片尾的超大龍捲風還是有點過於誇張化的娛樂效果就是了)。
雖然筆者對於本片的評價主要集中在技術層面的表現,不過說真的,相較於本片導演早先那部B級電影韻味全無,且過於 精緻的《Final Destination 5 (2011)》,《Into The Storm》反而比較接近Steven Quale真正屬於自己的個人風格,而筆者 也很願意期待Steven Quale下一部作品。
猛人- 本片攝影、特效團隊、怎樣都死不了的那兩個白痴素人攝影演員
文: bi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