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吾家》: 賣點也可能成為缺點 論美國票房和口碑雙輸的原因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
Here

這裡是吾家 Here

評分: 4/10
年份: 2024
片種: 劇情
導演: Robert Zemeckis 羅拔湛米基斯
主演: Tom Hanks 湯漢斯、Robin Wright 羅賓活麗

《這裡是吾家》改編自Richard McGuire的知名漫畫,集合經典電影《阿甘正傳》的台前幕後回歸合作,本來是票房保證,或者至少能夠引起老影迷的興趣,然而影片在美國首映卻是劣評如潮,票房也不亮眼,令不少人頗為意外。

影片票房和口碑失利,先不談劇本問題,最主要可能還在於期望落空。正如上述,這是《阿甘正傳》班底的久別重逢,除了幕前的男女主角湯漢斯和羅賓活麗,還包括導演羅拔湛米基斯、編劇、作曲、攝影指導、聲效和服裝設計等,照理來說應是品質保證,然而跟《阿甘正傳》的雅俗共賞相比,已屆暮年的編導可能不甘於重複過去的成功,力求在敘事和拍攝上創新,結果或許是走得太前,也可能是有點眼高手低,造就出一個並不成功的影像實驗。

如果說《阿甘正傳》是史詩式的美國風情畫,《這裡是吾家》的野心可是更大,其時代背景由地球誕生,恐龍世紀至石器時代講起,一直到後來美國立國,多個世紀的往事,幾乎是要交織出宏大的人類編年史。可惜在亟富創意也亟富局限性,儼如雙刃劍的獨特拍攝方式下,編導被迫用一種類近舞台劇,但卻又紊亂得多的敘事模式交代故事,令到絕大部分觀眾都遲遲未能入戲,觀乎歐美一些民間影評,更有人宣稱捱不過十五分鐘便離場。

影片包括多條不同人物分支,但並非沒有主線,一百多分鐘的片長,說得最多的還是湯漢斯和羅賓活麗一家的起落。只是未知是否要忠於原著,還是編導另有所圖,片初一直以非線性敘事的方式,在多個不同時空中閃回交錯,忽然說一下湯漢斯一家,然後又跳到幾百年前的立國時期,再然後又去到廿一世紀的現代,之後又回到十九世紀的航空年代。片首一個小時,基本上就是不停在這些支線中來來回回,最糟糕的是當中看來並沒有明顯的敘事聯繫,因此令人看得如丈八金剛,正要投入到湯漢斯一家的故事,突然卻跳到十九世紀前屋主談論飛行,感覺就是強硬地迫使觀眾從故事中抽離出來,因此看下去的觀感就是斷斷續續,無法如《阿甘正傳》或其他傳統劇情片一般,產生一氣呵城的快感。

同理,湯漢斯以外的支線,也無法產生觸動觀眾的情感厚度,例如現代一條支線的黑人家庭,當中談到新冠疫情間的生離死別,本來是甚有戲劇張力的段落,但卻因為故事的支離破碎,而無法凝聚劇力。

羅拔湛米基斯向來喜愛在拍攝上運用新科技,當年的《阿甘正傳》作為文藝片,最讓人留下印象的,卻是新穎的電腦特效,例如安排阿甘和歷史人物同框的特效、截肢和打乒乓球等,無一不讓人拍案叫絕。今次兩大技術,包括全片維持在室內不變的固定機位,以及用AI技術為兩主角返老還童。

這兩項技術中,固定機位就如文首所言,雖然創意不凡但卻局限了敘事手段。或許羅拔湛米基斯已算精明,活用畫框解決剪接問題,也呼應原著的漫畫特色(漫畫這種藝術就是用畫框作為連接工具),但對於故事交代上,帶來的限制是比獲得的自由多,就算沒有非線性的多支線問題,只集中在湯漢斯的主線,這種略為單調的敘事模式,也很難讓觀眾一直投入看下去。

至於說到AI回春技術,可算是全片唯一最值得一讚的地方。荷里活近年用上同類技術的電影不少,包括大師馬田史高西斯的《愛爾蘭人》和《星球大戰》電影和劇集,但大多效果一般,更遑論是慘不忍睹的國產片《傳說》。然而羅拔湛米基斯不愧是電影特效的先行者,他在此片為湯漢斯和羅賓活麗的回春術非常成功,特別是湯漢斯,銀幕上的逆齡效果最佳,經得起特寫鏡頭的考驗。

羅拔湛米基斯年過七十,但仍然勇於嘗試,其實不應給予太嚴苛的批評。只是或許我們都是《阿甘正傳》的超級影迷,尤其是我這一代的人,剛好是在成長期看到該片,深受其影響,因此看到整個團隊再度合作拍攝的《這裡是吾家》,不免期望虛高,大失所望下,難免語氣稍重。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