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nage

Carnage

評分: 10/10
年份: 2011
片種: 喜劇
導演: Roman Polanski 羅曼波蘭斯基
演員: Kate Winslet 琦溫絲莉、 Jodie Foster 茱迪科士打、 Christoph Waltz 基斯托夫華薩、 John C. Reilly 約翰韋利

一部由一間公寓住宅、四位主要演員,以及近乎80分鐘的對話所組成的電影會是枯燥乏味,還是趣 味橫生?就我而言,《躁爸爸狂媽媽》絕對是後者。原因無他,這部電影有紮實而出色的好劇本,也 有四位演技精湛的好演員,更重要的是,它是由擅長說故事的波蘭名導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所執導。

電影的劇情很簡單:艾倫(Christoph Waltz飾)和南西(Kate Winslet飾)的兒子打傷麥可 (John C. Reilly飾)和潘妮洛普(Jodie Foster飾)的兒子,雙方家長遂齊聚一堂,進行調解事宜。整 起事件原本在理性的對談下得以和平落幕,誰知隨著雙方的意見分歧,爭執的話題不斷衍生、擴大,從 小孩的教育談到家庭問題,接著又轉到寵物倉鼠身上,到最後猶如一列失控的火車,落得一發不可收拾 的局面。

片中的四個角色其身分有作家、律師、投資經紀人和家居用品批發商,他們代表著受過高等教育的中產 階級,說得明白些,就是所謂的「文明人」。導演意欲揭下的正是這層「文明人」的偽裝。我們總以為, 動口不動手的是君子,但是如同南西所言:「罵人也算是欺負。」言語也可以造就暴力。四個人剛開始 的應對進退完全符合「文明人」應有的禮節,即使在想法上略有不同,還是能在私底下互相稱讚對方的 人真好。然而,隨著對話的進展,雙方在價值觀上的差異愈發明顯,語氣間也開始嗅得出濃濃的火藥味, 一方冷嘲熱諷,另一方也不甘示弱,立即反脣相譏,「文明人」的偽裝在一來一往之間正快速地崩壞。

《躁爸爸狂媽媽》的英文原名《Carnage》指的是殺戮,原來這個詞彙不僅可以運用於砲聲隆隆的戰 場上,也同樣適用於紐約的公寓中。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四個人依照話題的 不同,時而獨立作戰,時而結盟共同對抗敵方;時而夫妻兩人一鼻孔出氣,時而男男、女女化作性別 戰爭,立場的游移變動活化並豐富了內容,讓這場沒有煙硝也不見血的戰爭更加切合殺戮二字。

究竟是什麼樣的導火線引爆這場戰爭,使得眾人的「文明人」偽裝脫離、剝落?現在回過頭來仔細想想,片 中並沒有明確的分野來劃分文明或野蠻,這兩者的界線其實是模糊不清的。說穿了,「文明/野蠻」的標 準根本是那群站在文明一側的人所界定的,「我們四個都是文明人。」麥可說道,「文明人」三個字的功 用根本就像四人身上所穿的西裝、襯衫或套裝一樣,為的是使自己看起來更為「高等」。因此,當南西在 他人面前不顧形象大肆嘔吐之後,彷彿解開了眾人的「文明人」偽裝,所有難聽的話語全都毫不保留地傾 瀉而出。

有趣的是,四位大人的戰爭其實是因小孩而起,然而通篇電影除了首尾的遠景鏡頭之外,幾乎不見小孩 ──即當事人──的身影,當然更無從得知他們的想法。不過,這正是導演的高明之處。在大人們吵了 約莫80分鐘之後,鏡頭一轉,公園裡的孩子們早就和好如初。大人與小孩的世界成了鮮明的對比,一方 盡是虛情假意,另一方則是直來直往、真誠以待,至此,導演的嘲諷之意不言而喻。

《躁爸爸狂媽媽》改編自法國劇作家Yasmina Reza的劇本,導演利用鏡頭的運動讓電影展現出不同於劇場 的另一種面貌。此外,四位演員出色的表現,以及鬱金香、手機、派餅等道具的畫龍點睛,在在皆讓這部 電影稱得上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完美之作!

文: 張冠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