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
評分: 8/10
年份: 2006
片種: 驚悚
導演: William Friedkin 威廉弗萊德金
演員: Ashley Judd 艾什莉賈德、 Michael Shannon 邁克爾珊農、 Harry Connick Jr 哈裡康尼克
《千瘡百孔》(Bug):因為摯愛所以迷信
是不是僅僅只是因為我們願意;所以我們相信,並且如此癡迷。
--題記。火神紀。
我們是否應該替這個可憐的女子尋找一個關於她的整個人生軌跡最後走向絕途的理論證實她的選擇其 實是非感性的瘋狂呢。也許,根本沒有這種必要。因為,從這部電影看來;她其實是從一種理性一路 掉進感性的深淵並且最終無力自拔。為什麼我們非得去要求那種所謂的理性,很多時候,很多人都在 做著許多我們都無法理解的可怕事情;然而,無法理解並不代表不存在以及不合理。
六斤大人曾經跟我講過她在上心理課程時她的導師曾經講過的一個故事--今天,告訴你一個非常可笑 的謊言,你會對此嗤之以鼻;持之以恆並且言之鑿鑿,每天只對你重複一次;五年之後,任何可笑的謊 言都會跟事實一樣紮根在你心裡成為真理。
也就是說,任何可笑的謊言可以經過某種方式讓大部分的人對其深信不疑;只要方法得當。這一點是有 人類行為心理學論證過並且最終成定論了的。
於是,基於前面說的這兩點;這部電影裡的種種看似不可理解的荒誕可笑或者血淋淋的可怖,其實都可 能發生的。
讓我們來看看艾什莉賈德(Ashley Judd)所塑造的那個艾格絲的中年婦女形象以及其生活。有過婚姻 史,也許也曾有過美好的生活,養育過一個孩子,後來在超市里走失,加上佔有欲極強的丈夫總對她 拳打腳踢,於是在丈夫犯事入獄之後離了婚過上了獨身的生活;在酒吧做女侍應,酗酒以及吸毒,加 上不甚慎重的性關係,固定的好友以及無望而疲憊的生活。
邁克爾珊農(Michael Shannon)所飾演的皮特出現在她的生活裡,也許是給了她一個對未來生活極其美 好的憧憬以及渴望;或者說,是她充滿了陰霾的生活裡突然展現的一縷溫馨的陽光。這也許是第一個停 下來真心細心去端倪她並且不僅僅只為了肉欲的男人,謙謙有禮、愛她、尊重她、恪守著井池不犯的承 諾、羞澀而內向地睡在她的房間裡;試想,一個已經對生活完全絕望並且不抱任何幻想的女人突然遇到 一個類似于知己的男人,如何還能依舊沉淪下去呢。
這也許僅僅只是一種錯覺。對生活的美好嚮往被重新燃起,寂寞的孤獨已經把艾格絲逼入了絕境;而這 樣的一個男人出現,不是命運的眷顧,而是上帝把這樣的一個完美的男人送到了她的眼前。並不曾有多 少的理性判斷,因為寂寞的折磨、孤獨的困守以及對愛的渴望,艾格絲如飛蛾撲火般地投進了皮特的懷抱。
或許可以說,皮特的出現之于艾格絲的生活的意義遠遠不止只是一個情人或者是一個愛人那麼簡單,而 更像是她生活裡的最後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樣讓她為之而瘋狂。他將救她脫離苦海,他將替她舔平所有已 經傷痕累累的痂疤,不管我們作為一個旁觀者是否去相信,在艾格絲眼裡這將如同聖諭一樣讓她深信不 疑。除了拼了命地瘋狂抓住之外,她其實並沒有更多其它的選擇。
首先是摯愛。也許是因為太久的孤獨,或者是因為對生活無望的疲憊,或者是因為對愛的渴望。一直枯 守,一直到一個適當的人終於出現在了她的眼前;千呼萬喚始出來,不抱琵琶也不遮臉。
從第一層紗被徹底地捅破了之後,所有的瘋狂也就不再顯得如此讓人難堪了。性愛、赤誠相對、對他癡 迷、相信他所說的一切--縱然那一切顯得如此不可信以及可笑。帶有點自虐味道以及被虐的喜悅,她如 此深認不疑著他的每個瘋狂的觀點以及每一句看起來均不牢靠的話。
偏執也罷。妄想也罷。不管是皮特。還是艾格絲。
當兩個同樣孤獨得顫抖的靈魂相遇。且別說什麼理性或者冷靜。他們會緊緊地擁抱著對方。害怕放手的時 候就將永遠地失去對方。緊擁、抱緊、不放手;因為害怕的擔憂以及渴望的瘋狂;而後是因為摯愛而後的 迷信。
被害妄想;這樣的題材電影其實並不少見。只是很少,有一部電影如同這部電影--如此純粹、狂暴而慘烈。
來自於對自己身體內部的驚惶失措--割開自己的皮膚、撕碎自己皮膚下的肌肉、在肌肉的深處尋找那些並不 存在的機器蟲子、除去所有可能被害的憂患。
從個人到他人。最容易被影響的總是那個比自己更深愛也更相信自己的愛人。艾格絲的悲劇不是被傷害, 不是被拋棄,不是最後跟著皮特一起雙雙自焚而死……她的悲劇僅僅只是因為對愛的渴望以及對托望于皮 特的錯失選擇。
而在艾格絲眼裡,這段在我們看來可怕而悲壯的最後時光也許是她生命裡最快樂的時光之一。至少她摯愛 著某人,而某人也同樣摯愛著她;所以她想盡一切辦法要和某人一起努力地渡過這段艱苦的時光,而某人 也同樣愛護她並且保護她;而後她與某人因為沒辦法戰勝可怕的現實世界而雙雙奔赴了死亡,以最壯烈而 瘋狂的方式一起走向了終結。也許對於她和某人而言,這並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通往永遠的幸 福和安祥的終極之途。
單從這部電影的劇情設計而言,艾格絲最後的那個結局的確可以稱之為悲劇。而在艾格絲自己眼裡,這也 許更像是一個美好的歸宿。
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比如黑格爾對於悲劇的定義--悲劇產生於"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 可能實現之間"的矛盾,具體人的實踐行為可以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卻因為缺少現實根基而遭致失敗。這 樣的定義擺在這個故事上是可以被說得通的;只是,超前性並不意味著同樣具有合理性。
在美學領域裡定義的悲劇也許更符合這個故事--悲劇不是外部強加給你的苦難,真正的悲劇是當外部強加 給你苦難的時候,你自己用自己悲劇的性格實現了這個苦難。
也許,因為悲劇總是更容易讓人接受也更容易讓人感動的。加上所有悲劇情結的催化,這部電影所以讓我 感動也讓我迷戀。但是更客觀地看,我也許也並不喜歡這部電影。
陰穢而美好。因為陰穢,以及陰穢裡僅存的那點稀薄的美好之光並不足以支撐起整部電影在理性上的堅固 基礎。以批判的姿態來看這部電影,以理性的思維來看這部電影--我其實並不鼓吹種種陰穢與奢糜。
形而上的美學悲劇與形而下的人性喜劇。暫時來說,我想不到一個更好的結局。其實,這挺讓人鬱悶。
主觀上的幸福以及客觀上的悲劇,其實二者並不矛盾。問題只在於,我們將以一個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這 個故事。我總在說,換個角度想問題--因為,只有我們把自己代入了人物的生活經歷、看問題的角度以及 從性格出發而對特定事件的應激反應,我們才能理好地更解文藝作品裡的人物遭遇和遭遇後的種種反應。
總地來說,這部電影讓我迷戀--因為摯愛,所以迷信。這樣的愛情也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並且這樣的實 踐也許也並非是我個人所追求的,但是我願望去相信這種陰穢的美好的存在;或者說,正是這種陰穢卻美 好的存在而讓我開始相信,不管我們在生活裡已經遭遇的或者將要遭遇的是一個什麼的曆途,依舊有些東 西是值得我們去等待和期望的。
猛人- Ashley Judd 艾什莉賈德
文: 火神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