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香港金像導演譚家明專訪(Part I)

前言

香港金像導演譚家明於2006 年4 月尾攜《 父子》到三藩市參加國際電影節﹐ 出席多個電影活動﹐ 和觀眾分享電影創作心得﹐ 內容由《 父子》談到電視 時期的舊作﹐再由香港影壇的衰落﹐ 講到未來指望。 特別感謝譚家明導演 在百忙中接受訪問﹐ 並同意本站把各活動的訪問對談內容輯錄成章刊載。 希望大家喜歡吧!

以下訪問以廣東話和英語混合進行 。

希望大家喜歡吧!

誰是譚家明?

譚家明生於1948 年, 是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電影作品以強烈的個 人風格和實驗性著稱。

譚家明自小對電影產生興趣, 中學時期開始撰寫影評, 投稿至《 中國學生周報》 和《 海報》 等刊物。 他於1967 年中學畢業, 並迅即加入無線電視(TVB) , 歷任場記、 攝影和編導等職位。 1975 年, 他被公司派往三藩市的半月灣學院進修電影。 不久即回港拍攝菲林製作的電視劇集, 作品包括《 七女性》 、 《 CID 》 和《 北斗星》 等。 譚家明在這些劇集中展示出實驗性豐富的電 影語言, 令到他備受注目。

1977 年, 譚家明離開電視台, 轉戰影壇, 並在1980 年完成首部執導作品《 名劍》 , 由鄭少秋和 徐少強主演。 之後陸續拍出《 愛殺》 、 《 烈火青春》 、 《 雪兒》 、 《 最後勝利》 、 《 雪在燒》 和《 殺手蝴蝶夢》 等六部個人風格強烈的影片, 屢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

除了身任導演外, 多才多藝的譚家明, 也兼任美術指導、 音樂設計及剪接等, 例如替王家衛的 《 阿飛正傳》 和《 東邪西毒》 剪接, 便備受稱許。

1995年, 譚家明應朋友邀請, 遠赴馬來西亞執教電影訓練班, 也任職製作公司。 他其後在2000 年獲香 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邀請, 回港教授電影至今。

2006 年, 一邊兼顧教職, 一邊投身拍攝的譚家明, 終於完成執導籌備近10 年的最新作品《 父子》 , 在香港和海外皆贏盡口碑, 不但揚威台灣金馬獎, 更在本年4 月初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大豐收, 盡攬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 最佳劇本、 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新演員等多項大獎。 同年4 月尾, 譚家明應邀 攜同《 父子》 到灣區參加三藩市國際電影節, 重臨闊別多年的灣區。

譚家明導演

父子
: 《 父子》這個拍攝計劃﹐ 起初是怎樣成型的?

: 當我於1995 年在馬來西亞執教時﹐ 開始和學生合作﹐ 至1996 年完成了《 父子》 的初稿。 不過要直到2003 年﹐ 我們才開始推動製作﹐ 在04 年曾短暫停頓﹐ 再 於2005 年找到老闆﹐ 同年9 月籌措﹐ 11 月開拍。 不過當時我仍在大學任教﹐ 所 以在06 年頭曾短暫停工﹐ 再於3 至4 月繼續拍攝。 拍攝好電影是可遇不可求﹐ 如果勉強去拍的話﹐ 便沒有意思了。

: 和以往作品相比﹐ 《 父子》有什麼轉變?

: 轉變很大﹐ 相對於以往比較著重電影形式﹐ 今次的焦點全放在人物﹐ 劇本比以往 紮實和豐富。 另外我也盡量去掌握感情的真實性。 我在這部戲的拍攝熱情﹐ 可能 比以往更強﹐ 不過可能現在變得比較成熟。 創作人的創作過程﹐ 是隨著年紀變化﹐ 最重要是對電影的熱愛如一。

: 可否講講選角的問題﹐ 尤其是主角郭富城和吳景滔。

: 我很幸運能夠得到吳景滔參與影片。 雖然他的媽媽司馬燕以往曾在我的電影演出﹐ 我原本卻不知道他有一個這麼聰明的兒子。 事實上我們是透過監製介紹認識。 至於郭富城﹐ 我早前看了他主演的得獎作品《 三岔口》﹐ 覺得他演得很好﹐ 成功 撇除偶像包袱﹐ 認真看待演戲。 他工作時非常努力﹐ 對角色有深入了解﹐ 所以 能夠突破。

: 有沒有想過透過《 父子》 向香港電影圈發放一種著重創作的信息?

: 我沒有從這個角度去想。 個人力量有限﹐ 當我創作《 父子》時﹐ 我只是 在想﹐ 自己多年沒有拍戲﹐ 既然現在條件可以配合到我﹐ 或者在天時 地利人和下﹐ 有一班人相信我的計劃可行﹐ 願意投入和信任我﹐ 朝著 我的方向去走﹐ 我作為導演﹐ 便很想盡力拍好這部電影﹐ 這是我在創 作過程唯一考慮。 至於說到信息﹐ 我不覺得我有這樣大的影響力﹐ 況 且每個人都是成熟和專業的﹐ 他們都懂得思考和尋找適合自己的方 向。 碰巧 《 父子》出來後﹐ 很多人都欣賞這部戲﹐ 在國際影展也贏得 些少成績吧了。 不過無論如何﹐ 不管是否拿到獎項﹐ 我對拍戲的看 法都沒有變。 不過若說這樣對電影工業有刺激或鼓舞作用﹐尤其我們 開拍這種比較冷門的題材也可以站穩陣腳﹐ 我是非常高興﹐ 這表示了 題材的選擇不是最重要﹐ 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感動觀眾。

: 為什麼影片會有長版(159 分鐘) 和短版(120 分鐘) 之分?

: 長版是160 分鐘﹐ 短版則只有兩小時。 短版的出現﹐ 是因為在香港 上映時﹐ 院商覺得原版太長﹐ 害怕觀眾沒有耐性去看﹐ 所以覺得應 該放映一個片長較短的版本。 不過在公映其間﹐ 有兩間比較art-house 的戲院則放映了完整的長版。 我們慢慢發覺﹐ 播放這個完整版的 戲院﹐ 經常滿座﹐ 證明很多認識或不認識我的電影的觀眾都會覺得﹐ 單看短版並不滿足 ﹐ 故事發展好像不足夠和完整﹐ 所以短版其實是 一種妥協。 雖然兩個版本都是由我剪接﹐ 都可稱為director's cut ﹐ 但我唯一真正認可﹐ 而且在所有國際影展放映的﹐ 始終是160 分鐘的 完整版。

: 完整版影碟何時推出?

: 目前我還在處理畫面的光影和顏色調校等工作﹐ 應該會在短期內推出。 這是3 碟的珍藏版影碟。

: 可否一談參加三藩市國際電影節的感想?

: 如果你盡力做好你的作品﹐ 而且也感到滿意﹐ 那你肯定會樂於和任何地方的觀眾分 享。 三藩市是我影展之旅的第七站﹐ 我每次都會坐在戲院內和觀眾一起觀看電 影﹐ 留意他們的反應。 我發現不管是法國﹑ 意大利﹑ 東京或韓國等地﹐ 所有觀 眾的感受都很接近﹐ 這是很讓人開心和鼓舞的。 三藩市比較特別﹐ 是因為我以往 曾在這裡居住一段時間﹐ 拍過一部電影《 愛殺》 ﹐ 對這個城市有特別的感情。 至於電影分享上﹐ 參加每一個影展﹐ 都提供了好機會﹐ 看看觀眾對你的電影的感 受和看法。

譚家明導演

香港電影前瞻
: 香港電影近年衰落情況嚴重﹐ 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 香港電影工業近年的確面對很多困難﹐ 但我不相信情況會永遠如此。 例如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或看電影方式改變了 ﹐ 很多觀眾都不會選 擇入場看電影﹐ 而是在家觀看影碟﹐ 這樣的確對影壇有所影響﹐ 但 是我覺得最重要的始終是電影質素。 你要觀眾看的電影﹐ 是否真的 是好片? 是否可以感動觀眾? 這關係到電影工作者本身的創作力問題。 譬如香港電影現在落得如斯地步﹐ 其實是一個後遺症。 以前的製作﹐ 很多都不認真或跟風﹑ 或者創意不夠﹐ 都是成因之一。

另外﹐ 在97 回歸後﹐ 很多電影人都和內地的市場合作﹐ 令到香港本土 電影全盛時期的特色和身份變弱。 任何一個地方的電影工業﹐ 本土的 特色和風格是非常重要﹐ 不可以放棄﹐ 但是和內地融合的話﹐ 過程可 能會出現很多妥協和刻意滿足內地需求﹐ 這樣做其實對電影是一種損害。

再者﹐ 現在香港活躍的電影從業員都已是40 歲或以上﹐ 年輕如20 來 歲 ﹐ 尤其是富影響力和高質素的﹐ 真的不多﹐ 所以中間出現 了斷層﹐ 形成了青黃不接的階段。 這是關乎需求問題。 現在電影市場 萎縮了﹐ 從以往一年數百齣變為現在幾十齣﹐ 需要的從業員自然少了﹐ 很多導演和工作人員紛紛轉行。 隨著現有的制作量減少﹐ 電影界多半只會找 回相熟的人手開工﹐ 新人入行相對困難。 因為你要有portfolio 和影響 力﹐ 令人相信你有能力﹐ 這樣比較困難。 不過現在我在大學執教電影 課程﹐ 每年都會介紹高質素的學生﹐ 給一些我認識的電影人﹐讓他們 嘗試擔當一些崗位﹐ 例如助理製片﹑ 剪接﹑ 編劇等﹐ 這幾年他們都做 得不錯。 希望在這方面可以幫補一下﹐ 為電影圈介紹一些新血。

: 依你個人來看﹐ 在中港台三地的電影業中﹐ 香港是否仍存在優勢?

: 我認為近年大陸的優勢比較強。 香港過往有一定歷史和傳統﹐ 雖然 暫時的創作氣候比較低落﹐但始終仍有潛力﹐ 問題是怎樣去再次發揮 這種潛力﹐ 令到整個創作水平提高。 但環觀內地﹐ 幾位很出色的導 演﹐ 都把視野國際化﹐ 靠向西方觀眾﹐ 我認為這未必是好事。 因為 創作因此有了目的﹐ 即是說﹐ 我要達成這樣或那樣的目的。 我覺得 創作不應有其他目的﹐ 創作唯一的目的﹐ 就是創作﹐ 研究怎樣搞好 創作﹐ 去感動別人 ﹐ 這是最重要。 其他如政治考慮等﹐ 會影響作品 本身。 所以說追求國際化﹐ 闖荷李活等﹐ 未必是好事。 荷李活有它 本身的完善運作系統﹐ 導演只是其中一個崗位﹐ 未必可以完全掌握 創作。 荷李活的分工很細緻﹐ 很多香港導演都那裡﹐ 反而浪費了創 作力﹐ 如果他們當日留在香港﹐ 可能其成就會更大﹐ 作品也會更深 刻。 當然﹐ 若純粹從製作條件來看﹐ 荷李活是非常優厚﹐ 但成本不 是決定作品好壞的因素。

: 你說中港合拍片會減弱了港片特色﹐ 那香港電影人是否可以從中取得平衡?

: 說到平衡問題﹐ 若電影要討好兩地觀眾﹐ 創作人首先要了解兩地觀 眾的差異和相同之處。 如果對兩地有深切認識﹐ 這樣才可望融合或 拉近兩地距離。 這是需要長時間的研究。 這不是單靠一兩部戲可以 成事﹐ 而是透過長期發展和研究過程。 我覺得現在很多香港電影工作 者在觀望市場時﹐ 很多時候都是從香港的角度去看﹐ 他們以為自己 了解內地市場﹐ 但其實不是完全了解。 他們開拍一些自以為大陸 觀眾會喜歡的電影﹐ 欠缺深入的研究或認識﹐ 自不免會變成一廂情 願﹐ 到頭來內地觀眾都不會喜歡﹐ 或者他們原來就喜歡比較香港化 或富香港特色的作品也說不定。 始終兩地檢查制度不同﹐ 會有很多 制肘。

: 那電影人會否因此變得比較被動?

: 這是關乎到個人創作力。 譬如說色情暴力和黑社會都不能拍﹐ 那是否 代表你不拍這些不行? 轉拍家庭倫理又如何? 作為創作人﹐ 想象力是 否豐富很重要﹐ 不一定拍過這類戲﹐ 便一直拍下去。 有些題材是明顯 不能通過內地的審查﹐ 所以創作人在選擇題材時﹐ 必須有深入的了解 和洞悉力。

訪問的Part II 內容包括譚家明導演的教學經歷及個人創作生涯的回顧, 另外亦有提 及未來新動向, 請按這里 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