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 Dragon Dancing Phoenix

龍飛鳳舞
Flying Dragon Dancing Phoenix
評分: 6/10
年份: 2012
片種: 喜劇
導演: 王育麟
演員: 呂福祿﹑郭春美﹑吳朋奉﹑李珞晴﹑張詩盈﹑朱宏章

電影《父後七日》以劉梓潔的同名散文為基底,揉合荒謬性極高的情節,以輕馭重,詮釋喪父的悲 傷情緒和台灣的傳統喪葬習俗,是一部滿溢著土俗氣味的作品。《父後七日》不論是電影內容或表 現手法皆令人眼睛一亮,因此不免期待新作《龍飛鳳舞》會帶給觀眾怎樣的驚喜?在少了劉梓潔的 散文與參與編導之後,王育麟導演會打造出什麼樣的《龍飛鳳舞》?

其實,《龍飛鳳舞》還是看得到《父後七日》的影子。《父》片取材於喪葬禮俗,《龍》片則是以歌 仔戲──發源於台灣本土的傳統戲曲──為題材發揮,兩者同樣與台灣民間文化有著強烈的連結,此 外這也是導演所說的「台灣華麗寫實感人新喜劇」中,華麗元素的來源。《父》片中誇張、熱鬧且狂 放的葬禮儀式令人印象深刻,《龍》片以歌仔戲接續,甚至更為理所當然,一套接一套的華美戲服簡直 目不暇給,亮片與色彩的揮灑恣意且放縱,正如幾款電影海報一樣鮮豔。

至於寫實,來自於導演將鏡頭聚焦於家庭。我以為台灣人十分重視家庭,在傳統社會中更是如此,因 此一個家庭──特別是大家庭──的呈現即可視為台灣社會的最佳寫照。《父》片以彰化鄉下為背景, 父親的過世讓遠在外地的子女、表弟等聚首,《龍》片的家族規模更為龐大,共融合兩種不同形式的家 庭於內:其一,以老團長林天龍(呂福祿飾)為首的三代同堂大家庭;其二為雖然沒有實質的血緣關係, 仍像家人般一同生活的歌仔戲班。相較於現代社會的核心家庭,導演選擇的大家庭意謂著傳統,透過現 代的眼光重新審視傳統,是《父》片的出發點,當然也是《龍》片的中心。家庭之中上演的悲歡離合, 是最為真實的人情味與生活氣味,也是電影寫實之所在,它能徹底觸動觀眾的內心,牽引出思親情懷, 就像莊奇米(郭春美飾)因演出母親認子的戲碼回憶起兒時而痛哭失聲,戲台下的觀眾也為之動容,涕 淚交下。

家庭的存在尚有一重要意義,那就是延續與傳承。《父》片中,有一場戲是父親騎機車載女兒回家,與 之相應的是女兒騎機車載著父親的遺照,那除了是對父親的緬懷之外,更象徵著成長與延續。《龍》片亦 承接起這樣的命題。老團長的死、阿義(吳朋奉飾)與小晴(李珞晴飾)的離婚,以及戲班多舛的命運代 表離散;戲班的整合並重生、戲曲身段的傳授,以及新生命的誕生是為延續與傳承。從開場的死亡到末尾 的出生,一代換過一代,無論面臨多少困境與風雨,即便經歷變與不變,生命──包括血脈與戲班──最終 還是得以生生不息。這不僅說明了所謂的「老爺飯很黏」,點出歌仔戲演員與戲班之間的緊密連結,也間接 暗示台灣人對家庭的依賴與重視,體現出草根味十足的庶民生命力。

既然是以歌仔戲為素材,《龍》片中當然有多場精彩的歌仔戲演出。導演為了更深入了解歌仔戲,費時一年 多進行考察與研究之後,選定8段劇目納入劇情。這些戲曲有的在小巷中搭起的簡陋舞台上演,有的搬演於 古蹟廟宇前;舞台下的觀眾有時三三兩兩,有時則是高朋滿座,戲迷還會熱情地要求簽名、合影留念,如 實地反映出歌仔戲在台灣社會的各種樣貌,相信能勾引起許多人跟著長輩觀賞野台戲的回憶。值得一提的是, 導演將這些穿插於電影中的歌仔戲融入劇情,讓歌仔戲的內容與台詞相呼應於電影,形成歌舞片般的趣味效 果。其中,最令人玩味的莫過於在台南赤嵌樓拍攝的劇目。戲外,小晴與詩影(張詩盈飾)為了阿義,以及 自己的戲份、角色爭風吃醋,甚至在後台差點大打出手,讓台上大唱空城計,逼得在戲台上審案的皇帝也得 下到後台調解糾紛。不僅如此,戲中的真假駙馬爺也對應戲外的林春梅與莊奇米,讓戲裡戲外同樣精彩,真 的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導演在歌仔戲中夾雜真實人生,製造出詼諧、幽默的效果的同時,又藉由阿義、志宏(朱宏章飾)和春梅等 人之口,表現出歌仔戲演員對自己的身分與戲劇的認真態度。當中,阿義的一席話頗讓我感動,其大意如下: 如果我們亂演,反正觀眾是看免費的,不會計較,但是會讓歌仔戲的觀眾漸漸流失。歌仔戲一路從廟前野台 演進國家戲劇殿堂,靠的就是所有演員與相關人員的努力與用心,如果連他們都無法好好地重視自己的職業, 那要如何吸引觀眾的目光呢?

整體而言,《龍飛鳳舞》延續了《父後七日》對台灣民間文化的關注,現代與傳統相互交融──例如:動畫 中的智慧型手機化成飛鴿傳書──一方面牽引出年長世代的過往回憶,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年輕世代對傳統的 關心。不過,美中不足的是,相較於有散文為本的《父》片,《龍》片的劇情與角色顯得紊亂許多,倘若能 適度精簡部分的角色支線,讓焦點更加集中,相信會出色許多。

文: 張冠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