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兜響噹噹
McDull Ding Dong Dong
評分: 9/10
年份: 2009
片種: 動畫
導演: 謝立文
演員: 黃秋生﹑ 吳君如﹑ 詹瑞文﹑ 尹光﹑ The Pancakes
延綿九年的《 麥兜》系列三部曲﹐ 隨著今年(2009) 壓軸篇《 麥兜響 噹噹》的上映﹐ 終於劃上句號。 當然﹐ 不排除影片還可以繼續延續 拍攝續集﹐ 但作為最貼近香港民心的社會紀錄﹐《 麥兜》系列三部 曲仍是一個頗為完整且真實地刻劃出回歸後香港人心態變化的奇妙 佳作。
踏入第三集﹐ 麥兜和其母親麥太﹐ 仍然住在繁囂而變化多端的香港。 不過在中港關係日益緊密之際﹐ 麥太為了生計和兒子的前途﹐ 毅然 決定北上﹐ 一方面在武漢學習內地人靈活變通的營商之道﹐ 另一方 面則把麥兜送上武當山修練傳統武術﹐ 互相扶持祈求進步﹐ 以迎接 日新月異的新挑戰。
和首兩集不同﹐ 《 麥兜響噹噹》不再由動畫導演袁建滔執導﹐系列原 作者兼編劇謝立文親自操刀﹐ 包攬編﹑ 導﹑ 監等多個職位﹐ 完全手握 了創作主導權。 影片故事和以往一樣﹐ 都滲透了濃烈的港產味道和人 性反思﹐ 而且貫徹對童話的不信任 ﹐ 唯一最大分別﹐ 是整體基調的樂 觀化﹐ 以及謝立文在敘事上採取了相對保守的手段﹐ 和《 麥兜菠蘿油 王子》完全天馬行空﹑散漫 飄忽如詩歌的插曲式結構不同﹐ 影片主要依 循傳統的線性敘事方式﹐只在段落間加入點綴性質的插敘。 所以﹐ 這應 是最貼近大眾﹐ 也最容易為一般觀眾接受的一集。
《 麥兜故事》(簡稱《 故》) 和《 麥兜菠蘿油王子》》(簡稱《 菠》) 以兒童動 畫包裝﹐ 但骨子裡十分悲情﹐ 《 故》最後打破童話的美好結局﹐ 以「沒有 就是沒有」總結﹐ 讓人感到非常無奈﹐ 也切合了當年香港回歸之初﹐ 港人 因為前途不明朗而欠缺信心的心態 ﹔ 同樣地﹐ 《 菠》整部電影都洋溢著絕 望的情緒﹐ 恰好對應了當時(影片在2004 年推出) 沙士疫潮和七一遊行後﹐ 社會戾氣積聚﹐百姓士氣低落和冤氣沉重的社會實況。 而到了2009 年﹐ 隨 著中國經濟起飛﹐ 中港營商環境漸趨理想﹐ 到 處充滿希望﹐ 不少港人紛 紛北上掘金的潮流﹐ 影片也配合作出變化﹐ 一反《 故》和《 菠》的悲情﹐ 再三在片中強調希望和積極奮鬥的主題。 不過﹐ 編導對於現在社會中自 我感覺過份高漲地良好的心態也提出了警戒﹐ 提醒大家奇蹟不可能在一 夜之間發生﹐ 瞬間暴富不是永恆﹐ 細水長流式的默默耕耘﹐ 才真正可貴。
編導把故事背景搬到武當山﹐融合道家思想在主題之中﹐ 手法頗為成功。 老莊崇尚自然﹐ 強調無用之用﹐ 便被謝立文借來闡釋其主旨- 奇蹟不一定 偉大﹐ 只要順應自然的步伐﹐平凡而積極地向前走﹐ 對於常抱不切實際想 法的香港人來說﹐ 已是不容易的「 奇蹟」。 正因為如此﹐ 麥兜不會因為在 武當山發奮數天﹐ 便能在武林大會中大發神威﹐ 麥太也不會因為依仗武林 大會的風潮而開設的商店﹐ 而獲得長久的成功。 人貴自知﹐ 大家應注意 量 力而為的道理﹐ 不要過份高估自己﹐ 也不要因為自己的渺小而放棄﹐ 畢竟 有嘗試才能成長﹐ 只要在嘗試的過程中﹐ 如未有開封的擦膠一樣﹐ 保持純 潔的心(注意這不是蠢﹐ 而是善良)﹐ 便是道家養生之道﹐ 而麥太和麥兜的明 知不可而為之﹐ 就是這種思想的最佳體現。
《 麥兜》系列一向反童話﹐ 今次也不例外﹐ 表面的故事很簡單直接﹐ 不論 大人小孩都能看懂﹐ 但其主題其實頗富哲理性﹐ 而且不少場面都有反映社 會現實的含意﹐ 例如武當道長和李小麟隔河比武﹐ 便對照了香港人和內地 人「 你睇我好﹐ 我睇你好」的心聲﹔ 搬出熊貓弟弟一角﹐ 則明顯諷刺荷李活 片《 功夫熊貓》販賣廉價童話的不切實際。 和《 功》一樣﹐ 影片也包括一場武 林大會﹐ 但主角麥兜沒有像熊貓阿寶一樣﹐ 在短時間內創出武林奇蹟﹐ 因為 這種童話化的奇蹟﹐ 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影片在技術上的進步顯著﹐ 三維動畫科技愈來愈成熟和精緻﹐ 雖然部分畫 面和平面動畫的結合來得有點突兀﹐ 但整體尚算可觀。 編導的場面設計也 富心思﹐ 例如《 清明上河圖》一段和隔河比武等﹐ 都拍出通俗娛樂效果﹐ 能 夠滿足一般觀眾需要。 吳君如﹑ 黃秋生和The Pancakes 的配音繼續為此系列 生色﹐ 新加入的詹瑞文和尹光也好。 在三集電影中﹐ 看來以這部壓軸之作﹐ 最能成功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
《 麥兜》系列是最富香港地道色彩的香港電影之一﹐ 雖然今集北望神州﹐ 但 編導沒有忘記香港的根源﹐ 也保持其諷刺社會世情的風格﹐ 尤其對童話和奇 蹟的嘲諷 ﹐ 最為讓人留下印象。 不過影片在大陸票房大收﹐ 在香港上映反而 迴響一般﹐ 並被不少人盲目地批評為討好內地﹐ 看來才是電影最大的諷刺。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