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紅
Shanghai Dream
評分: 7/10
年份: 2005
片種: 劇情
導演: 王小帥
演員: 高圓圓﹑ 姚安濂﹑ 李濱﹑ 王雪洋
中國新一代(又稱第六代﹐ 但部份導演如賈樟柯等對此 歸類並不認同) 導演王小帥以《 十七歲的單車》揚威國 際﹐ 可是在國內﹐ 他的電影一直被禁。 直到最近﹐王小 帥終於被「 解禁」﹐ 新片《 青紅》得以在全國公映﹐ 而且 更在康城影展獲得評審會獎﹐ 可謂雙喜臨門。
影片原來的片名叫《 我19 》﹐ 是講述兩個年代的女人的 故事﹐ 可是後來經過一番改寫﹐ 終成為現時的模樣﹐ 故事 焦點集中在女學生青紅(高圓圓) 身上﹐ 時代背景則定在上 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貴陽小鎮。 這亦解釋了為什麼影片的 片名會是《 青紅》。 六十年代時期﹐ 老吳(姚安濂) 響應 政府「 上山下鄉」的地區發展號召﹐ 帶著妻子從上海遷居到荒蕪的貴陽 當開荒牛﹐ 並落地生根﹐ 誕下女兒青紅和兒子。 十多年 後﹐ 老吳覺得在貴陽已再無發展﹐ 也為了兒女前途﹐ 於是 打算舉家搬返上海﹐ 可是由於戶籍問題﹐ 加上工廠的留難﹐ 遲遲未能成行﹔ 另一方面﹐ 青紅也悄悄地和鎮上的機械工 人阿根(李濱) 發展了一段含蓄的感情﹐ 老吳知道後更感煩躁...
第六代的導演﹐ 著重於對小人物的關心﹐ 喜歡以寫實的手 法記錄這些平凡百姓在動蕩的大時代下的生活寫照。 《 青紅》的 劇情﹐ 基本上也是依從這個方向發展。 據聞影片人物的一 些遭遇﹐ 主要是依據王小帥本人和他的朋友的生活經驗創 作。 像老吳一樣屈在鄉野小鎮苦苦找尋出路的城市人﹐ 在 當年的中國比比皆是。 所以這部片對於某部份成長於那一 代的觀眾﹐ 特別容易勾起集體回憶﹐ 產生共鳴。 然而如此﹐ 對於新一輩的觀眾﹐ 例如筆者等﹐亦未嘗未能有所感受。 影片描寫的人情世故寫實生動﹐ 貼近現實﹐ 展現了對社會 小人物的關懷﹐ 特別讓人看得投入。
不過﹐ 影片情節亦非完善﹐ 可供挑剔的沙石不少。 雖然故事大綱反映現實﹐ 但細節上的安排未免遍向煽情 化處理﹐ 尤其一些角色的刻劃﹐ 如父親一角﹐ 感覺比較 簡單的二元化﹐ 缺乏了深度。 而他和母親的衝突﹐ 也有 欠描寫。 阿根一角亦嚴重缺戲﹐ 到了最後難以令人信服 他對青紅的深情。 青紅和小珍(王雪洋) 的閨中夜話﹐ 生 硬而失實﹐ 可算是全片最大敗筆。 看來王小帥這個大男人 對於少女心事的確瞭解不深﹐ 所以怎樣也編寫不出富說 服力的對白給他倆。
相對於略為失色的劇本﹐ 影片的拍攝手法明顯更能讓人 留下印像。 和同輩的賈樟柯那種即興得有點粗疏的 手法(不過我倒是非常喜歡) 看來﹐ 王小帥的處理明顯比較嚴謹。 他的鏡頭運用靈活﹐ 冗長的鏡頭配合精準的畫面構圖﹐成功地把戲中世界的 「 空氣」捕捉﹐ 讓人相信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空間。 而 且﹐ 他也不是全部場面也使用長鏡頭﹐ 而是在適當的時候 把鏡頭拉前推後﹐ 再配搭了大量的畫外音(如廣播﹑ 人聲﹑ 機械聲) ﹑ 空鏡等﹐ 整個電影世界都好像活了起來。片中不 乏難忘場面﹐ 例如尾段小兒子飛奔找尋親友告急一幕﹐ 逆 流而上﹐不禁教人想起陳凱歌的《 黃土地》內類似的經典場面。
影片以主角的名字命名﹐ 劇情也當然以人物為主。 高圓圓 飾演的青紅低調沉實﹐ 在年紀上可能和本身角色不太切合﹐ 但她演來也很稱職﹐ 頗能掌握角色需要。 扮演父親的姚安濂 戲份很多﹐ 無論在角色重要性和與青紅的交流中﹐ 也比掛頭 牌的李濱更多更重。 這個父親角色設計比較典型﹐ 他演來也 自然沒有難度﹐ 只是略嫌部份躁狂場面的演繹比較浮誇外露。 正如前述﹐ 曾演《 十七歲的單車》的李濱雖然在此片掛上 男一號的名銜﹐ 但實際上他在全片的戲份不多﹐ 一直到了最 後才有發揮機會。 不過短短的幾場戲﹐ 已證明是好戲的後起 之秀。
從《 青紅》可以看出﹐ 編導王小帥這次走上「 地面」﹐ 是很 希望在雅俗之間取得較佳平衡。 雖然還未完全成功﹐ 尤其一 些情節太過通俗煽情化﹐ 但整體上仍有一看的價值﹐ 無論 場面調度和演員控制等都顯示出編導的無窮潛力。
猛人- 高圓圓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