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
Fog
評分: 7/10
年份: 2010
片種: 劇情
導演: 許潔華
演員: 尹子維﹑ 原麗淇﹑ 丁主惠﹑ 陳偉雄﹑ 蔣祖曼
在漸漸中港同化的香港影壇中﹐ 能夠看到《 霧 》這類不從俗﹑ 不埋堆 的獨立電影﹐ 是可喜的﹐ 也讓我們再次被提醒﹐ 電影不只是娛樂﹐ 也 可以是抒情的載體﹑ 文化的紀錄。
本地新晉女性導演許潔華的劇情長片處女作《 霧 》﹐ 劇情很簡單直接﹐ 講述香港回歸十周年﹐ 青年阿偉(尹子維) 不知何故記憶盡失。 他嘗試努 力尋回自己的過去﹐ 但始終無法記起一切。 直至某夜的一個朋友聚會﹐ 他從好友Andy (陳偉雄) 口中得知﹐ 自己曾有一個女友Jenny (原麗淇) 和現 已六歲的女兒。 他於是立即去找二人﹐ 但已展開新生活的Jenny ﹐ 對兩人 的重逢表現抗拒...
影片以一名失蹤男子修補記憶的過程為主線﹐ 劇情看似簡單直接﹐但從 編導的手法和敘事風格來看﹐ 這明顯不是針對主流市場的製作。 影片沒 有開首﹐ 也沒有終結﹐ 編導只把人物和劇情局限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 盡是描寫生活中的瑣事﹐ 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衝突﹐風格類近台灣新 電影或中國第六代。 身兼編劇與導演的女導演的許潔華﹐ 從不隱瞞對台灣 大導侯孝賢的熱愛﹐ 而她以往的短片作品﹐ 好像《 A Rainy Day 》﹑《 Missing 》﹐ 也處處顯示了對大師的崇敬和影子﹐ 她在首部劇情長片繼續朝這個敘事 和美學風格開展進發﹐不會讓人感到奇怪。
正如上述﹐ 劇情只聚焦在人物的家庭和社交生活﹐ 幾乎完全擺脫任何富戲 劇性的元素﹐全片最讓人留下印象的﹐ 反而是細緻的畫面設計和微妙的鏡 頭運動。 編導由頭到尾都是緩慢而極富耐心地追蹤著男主角阿偉的身影﹐ 伴隨著他在 鬧市中遊走﹑ 在舊中學參觀﹑ 在家人和朋友之間徘徊﹐ 感覺孤 獨和落寞。 雖然只是高清錄像製作﹐ 但編導對攝影和美術的一絲不苟﹐ 成功 地營造出頗富感性魅力和電影味道的氣氛﹐ 令到影片成為本地近年難得一見﹐ 沒帶多少造作效果的純粹抒情小品。
影片另一讓人注意的地方﹐ 是刻意地加插了不少電視新聞的播放片段或聲音﹐ 手法和上述的侯孝賢及賈樟柯等的早年作品相似﹐ 表達了拍攝者對時事世情 的關注。 翻查導演許潔華的出身﹐ 在香港成長﹐ 然後十六歲移民美國﹐ 獲哥 倫比亞大學電影碩士學位﹐ 長年在美國活動和拍攝短片。 這樣的背景﹐ 不難 讓人把她和戲中主角阿偉聯繫在一起。 香港回歸十周年﹐ 對於一個長年身在 異地生活的香港人來說﹐ 其實和失憶沒有兩樣。 當旁人都投入於十周年的慶 典﹐ 嚷著對過去十年的回憶﹐ 例如是熊貓駐港的盛況﹐ 在阿偉(即導演) 眼中﹐ 就如隔岸觀火﹐ 始終未能挑起一絲的衝動和特別的喜悅。 阿偉尋覓過去的旅 程﹐ 在某程度上﹐ 或許也可被看成是編導自己的尋根之旅。 正因如此﹐ 她選擇 以失憶尋根為主題﹐ 其實頗為聰明和恰當﹐因為主角(導演) 對身邊人和事(香港 十年時事) 的模糊﹐ 便變得理所當然﹐也成功掩蓋了她拍攝香港世情但其實對當今 香港時事和社會均認識不足的最大缺點。
影片男主角尹子維過去曾參與編導許潔華入圍康城影展短片《 Missing 》的演出。 從影以 來還未建立代表作的他﹐ 在這部獨立電影中表現出少見的生命力﹐大部分時間均 感情內斂﹐ 但在適當的場面爆發﹐頗為收放自如。 蔣祖曼扮演其妹也好﹐ 戲分不 多但演出自然。 相對來說﹐ 片中其他配角則比較遜色﹐ 可能劇本的對白本身不太 通暢﹐ 不少演員都是像在讀稿一樣﹐ 和影片強調的寫實感南轅北轍﹐ 無法讓人信 服。原麗淇自《 三更之回家》和《 見鬼2 》後再戰港片﹐ 今次不用扮鬼﹐ 但最大挑戰 為全部對白均屬廣東話。 雖然她已很努力﹐ 但唸出來始終古怪﹐部分對白必須依 賴字幕才能讓人看得明白。
作為一部劇情長片處女作﹐《 霧》不免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但編導許潔華最讓 人佩服的﹐是其難得的耐心和按步就班。 她沒有像很多新導演一樣﹐ 把很多東西﹐ 不管是否合適的﹐ 都一股勁地全放進首部作品之內﹐ 而是讓電影始終保持原整的 風格。 許確是值得留意的新導演﹐ 希望她正在籌拍的新片《 隔離》﹐ 也能為觀眾帶 來驚喜﹐ 並利用其留美多年建立的多元文化視野﹐ 幫助擴闊一下素來只以本地製作為 主的獨立電影界的眼界。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