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 Town

廢城
Ghost Town
評分: 8/10
年份: 2008
片種: 紀錄
導演: 趙大勇
演員: N/A

「 再見﹐ 大勇!」青年在離開雲南怒江一個小城前﹐ 在卡車上揮著手向鏡頭說﹐ 好像是和一個相處良久的老朋友道別一般親切。 中國紀錄片導演趙大勇的《 廢城》 的可貴之處﹐ 在於他真正的走進被拍攝者的生活之中﹐ 儼然成為了家庭的一分子﹐ 所以能夠成功捕捉到 真實的人和生活。

正當中國主流電影愈來愈遠離人性之際﹐ 看到《 廢城》這種粗糙不堪但充滿原始生 命力的電影﹐ 不禁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當主流觀眾都在頌揚一些人工打造的哭哭啼 啼 ﹑ 俗不可耐的虛情假意時﹐ 地下紀錄片的難能可貴之處﹐ 在於他們真正的讓觀眾 認識中國﹐ 揭開華麗但虛偽的面紗﹐ 真正的走近中國尋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分享這 些注定備受忽視的人的喜怒哀樂。

年青導演趙大勇繼年前受到注目的《 南京路》後﹐ 走到中國雲南怒江的中緬邊境﹐ 自 資拍攝紀錄片《 廢城》﹐ 聚焦在當地一個沒落小鎮的鄉民身上﹐ 毫無修飾地把他們的 生活和想法捕捉。 影片長達三個小時﹐以三個段落劃分﹐ 第一部名為「 聲音」﹐ 講述一 對傳教士父子的故事﹔ 第二節「 回憶」概述三個家庭﹐ 當中包括一對年青的情侶﹑ 一 個離婚男子和他的家人﹑ 一個被騙到城市結婚的女子﹔最後一段 「 少年」則跟蹤拍攝 一個十二歲獨居少年的日常生活。 簡單來看﹐ 這樣的劃分正好包纜了三代人的故事﹐ 從老一輩的傳教士﹐ 到踏入壯年的情侶和夫婦﹐ 再到代表未來的青少年﹐ 對應了小 鎮的過去﹑ 現在與將來。

三個小時的片長﹐ 對於一般觀眾來說﹐ 肯定不是容易度過的觀影時光 ﹐ 先別說內容是 否好消化 ﹐ 單是長時間坐在戲院的座椅上(影片沒如一些長片一樣設中途休息) ﹐對於 身體的負擔也不少。 事實上﹐ 影片緩慢的節奏﹐ 沒有明顯清晰的故事線索﹐ 的確會讓 人感到迷惑和疲累﹐ 但這樣的片長﹑ 這樣的節奏﹐ 正如趙大勇在一些訪問中說到﹐ 是 必須的。 因為這正是當地居民的生活節奏。 對於他這番解釋﹐ 我是完全認同。 要全面 地了解人的生活﹐ 除了利用鏡頭拍攝他們的形貌動作 ﹑ 透過錄影訪問去紀錄他們的思 想和觀點外﹐讓觀眾感受他們的生活步調﹐呼吸他們的空氣﹐ 才最為關鍵。 只有最深入 和親近的接觸﹐ 才能理解和切身處地去體會別人的生活選擇和想法。 趙大勇利用片長 的優勢和精準的素材選擇﹐ 明顯的做到了。

編導的拍攝手法﹐ 以旁邊觀察為主﹐ 適時地切入一些訪問鏡頭﹐ 補充觀眾對人物的求 知慾。 例如第一節的傳教士父子﹐ 起初好像相處融洽﹐ 但到了最後﹐ 兒子才慢慢道出 兩人內心的矛盾﹐ 平淡的生活暗湧處處﹐ 讓人感嘆。 當然﹐紀錄片所謂的客觀﹐ 不過 是透過編導主觀選擇和 掌控所產生﹐ 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實的全面。 片中拍攝者每每能 捕捉一些關鍵對話(例如情侶的長輩勸兩人分手﹐ 以讓女方嫁往城市的家庭聚會) ﹐ 容 或有重演 (reenactment) 的可能﹐ 但這都無損其紀實的力量。 因為正如上述﹐ 編導讓人佩 服之處﹐ 是完完全全的滲透進入了村民的生活﹐容許他們以最自然的方式把自己呈現 在鏡頭面前。 例如上述的青年﹐ 簡簡單單的一句﹐ 便把他和導演的深厚交情表現﹐ 另 外少年在家做菜﹐ 也是隨意的問導演是否一起吃點﹐ 感覺猶如和朋友分享沒有兩樣。 所以﹐ 或許影片的主題取向包含了導演強烈的主觀創作觀點﹐ 但在表現人情感受和生 活節奏上﹐ 卻是真實而富血肉的。

片中老太太一臉輕鬆的嬉笑﹐ 吟唱的卻是孤苦落寞的歌曲﹔ 同樣地﹐ 少年一面積極參 與傳統的驅鬼法事﹐ 轉過頭卻跑去教堂聽道﹐生命就是這樣的充滿矛盾﹐ 但也就是這 樣的可愛。 沒有計算精確的眼淚位﹐ 沒有誇張炮製的倫理悲劇﹐聽到老婦一副無可無 不可的歌聲﹐ 看到少年一臉茫然但安靜的坐在教堂的後頭聽著別人講道和禱告﹐ 我的 眼睛便不其然的通紅起來了。

《 廢城》﹐ 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