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蹤跡
Sword Identity, The
評分: 7/10
年份: 2012
片種: 武俠
導演: 徐浩峰
演員: 于承惠﹑ 宋洋﹑ 趙圓圓
《 倭寇的蹤跡》是一部有趣而且別開生面的武俠電影﹐ 編導徐浩峰勇於破 舊立新的決心顯而易見。 這部電影其實早于2011 年中已在威尼斯影展首映﹐ 幾乎和同年另一部被稱為急於在武俠類型中謀求突破的華語大片《 武俠》同 期推出。 不過礙於種種原因﹐ 電影在今年(2012) 初才正式公映﹐ 因而錯過了 比拼的機會。
影片劇情以明朝萬歷年為背景﹐ 其時天下太平﹐ 倭寇之亂已大致被平定。 某 日京城突見神秘刀客(宋洋) ﹐ 手執倭刀挑戰四大門派。 四大門派大舉派出高手 迎戰﹐ 可是均不敵刀客﹐ 後來隱居多年的高手(于承惠) 也被吸引到來出戰...
把影片和《 武俠》相提並論﹐ 或許並不非常恰當﹐ 畢竟後者處處充滿濃烈的商 業計算﹐ 由全明星級的豪華台前幕後﹐ 到超大型的製作成本和視聽效果來看﹐ 完全和貌似低成本藝術製作的前者是兩碼子的事﹐ 論整體製作規模和級數實在 沒有什麼可比性。 不過兩片都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編導都不甘受制於傳統的武 俠類型片制度﹐ 而是力圖在表現手法上推陳出新﹐ 改變遊戲規則。 如果說《 武 俠》的改革在龐大的商業壓力之下顯得有點綁手綁腳﹐ 未能盡興﹐ 那麼《 倭寇 的蹤跡》發動的革命﹐ 倒是義無反顧得多。
和《 武俠》試圖以比較科學化的方式解釋武俠世界天馬行空的武功概念一樣﹐ 《 倭寇的蹤跡》走的也是科學辯証的一路。 例如刀客指導女俠如何利用光影套 路去攻擊入房間入侵者的手法﹐ 便是建基於科學理論基礎的實際武學實踐﹐ 和 一般武俠片講求的虛擬武功層次不同。 透過科普方式的武學示範﹐ 編導也藉此 批判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迂腐陋習﹐ 例如對所謂的長輩和舊傳統的盲目崇拜等。 年青刀客尋求武林正宗認同的故事﹐反映沒有新一代的薪火相傳﹐ 失去繼承人 的文化即使源遠流長﹐ 在未來也是沒有希望。
影片以科學闡述武俠世界﹐ 構思奇想處處﹐ 不過在執行上卻不容易為一般觀眾接 受。 據說編導徐浩峰在拍攝現場採取開放式的手段﹐ 只有分場概要﹐主要還是任 由演員按照場面需要自由發揮﹐ 所以某些場面不免予人鬆散的感覺。 而正因為其 執導手法的局限﹐ 影片在攝影﹑ 鏡頭運用等也顯得侷促﹐ 和目前中國主流電影的 路數背道而馳﹐ 在票房上未能佔得甜頭﹐ 也就不會讓人感到奇怪。
新晉男演員宋洋扮演武藝高強的青年刀客頗富形格﹐ 外貌有幾分像何家勁﹐ 果然 是一派大俠風範。 其他演員包括老中青﹐ 在編導講求即興演練的安排下﹐ 片中演 員已算交足功課﹐ 實不能要求太多。
《 倭寇的蹤跡》走實驗性的拍攝手法﹐ 注定了向一條比較艱難的前路進發。 現在 看來﹐ 或許影片成績無法和《 武俠》相提並論﹐ 但編導勇于求新求變的決心﹐ 卻 預示著他未來的電影前景﹐ 還是一片光明和教人期待的。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