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天》:跟主流媒體不一樣的武漢觀點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1年05月11日
76 Days

76天 76 Days

評分: 7/10
年份: 2020
片種: 紀錄
導演: 吳皓 、陳瑋曦、匿名者

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曾有多部關於中國面對疫情的紀錄片推出,當中有些是官腔文章,也有一些是民間自發製作,而去年底陸續於歐美影展放映的《76天》,製作背景則有點不一樣。這部以武漢某醫院抗疫為題材的紀錄片,由美國的影視公司參與投資拍攝,今年初更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的初選名單,雖然影片最後並未獲得提名,但卻也引起不少關注,尤其片中對國內醫院的描述,應是為歐美觀眾提供了跟主流媒體報道頗不一樣的觀點。

影片名稱的《76天》,說的是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後,武漢強制封城的天數。影片導演兼編劇陳瑋曦聯同另一名匿名攝影師(內地有指是另一部同類紀錄片的陳姓導演),獲批准深入武漢一間醫院的深切治療部跟拍,於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於醫院內追蹤拍攝醫護人員照顧病人的過程,當中特別聚焦在幾個人物身上,包括一名經常嚷著要回家的老人、一對剛生小孩的年輕夫婦、從上海趕到武漢支援的醫護、以及專責處理病人遺物的護士長等。

《76天》走的是所謂的觀察型紀錄路線,意即主張以鏡頭而非對白說話,全片幾乎沒有任何具引導性旁白,也沒有刻意擺拍專訪任何人物,攝影機只是以盡量不打擾被攝對象的情況下,把現場所見所感紀錄。當然,當所有拍攝素材被存入剪接軟件後,還是有編導的主觀參與和梳理,藉此形成一個較容易為一般觀眾理解和接受的敘事線。

編導吳皓和陳瑋曦的敘事結構,主要以時序編排,由疫情爆發至初,醫院難於應對蜂擁而來的病人開始,一直拍到後來醫護人員的工作上了軌道,入住的病人也由起初的忐忑不安,逐漸情緒平復,乖乖接受治療並痊癒出院為止。影片也試圖透過對幾個人物的追蹤,展示尋常百姓的面對疫情的掙扎求存。不過由於全片並無任何旁白指引,對於看慣主流新聞或資訊節目的觀眾,可能較難適應,加上整體上並無一些戲劇性的轉折,編導選用的素材和追蹤的人物也比較溫和,並沒有某些人期待的爆炸性揭秘,如果是以別有用心的心態去看,相信就會失望了。

或許當初大家知道這部戲是有美國的製作公司參與,而導演之一也是旅居美國,據說曾發言批評中國的華裔,很容易就會產生一種expectation,覺得影片應該會配合美國主流社會對華的不友善取態,藉著紀錄片揭示中國防疫不力、或者將爆疫源委劍指中國的問題,但實際上卻原來不是這麼一回事,所以我看美國一些有關此片的主流討論,都覺得影片頗有不足,例如質疑沒有揭示新冠肺炎的源頭是否跟武漢有關,也沒有透露治療病人的細節、或者直接說不相信中國的醫院如此井井有條,也不信服醫護人員如此專業,以及竟然有這麼多病人能夠安然出院等,畢竟在號稱世界上醫學科技最先進的美國,疫情爆發至今也是死傷無數,當地各大小醫院也是疲於奔命,一片混亂,在他們眼中跟北韓沒有多少分別的中共,怎可能有能力好好應對疫情?

《76天》內拍攝的醫院,是否就能反映中國全國各地應對疫情的能力,當然是值得商榷,畢竟這個「抽樣調查」的範本規模實在太小,而且醫院敢於批准外人到場跟拍,顯然也肯定事先知會政府當局,而被拍攝的醫護人員,在鏡頭前也必然會特別用心,這都是可以預料。所以觀眾在讚嘆當地醫院的專業性時,也不應對片中情況照單全收,當作全國防疫指標。

另一方面,片中對中國人面對疫情的態度和描寫,跟美國控疫無力也是挺顯著的對比。而造成這樣不同結果的因由,看來也跟中國普遍老百姓對政府的服從和信任性的根本差異有關,要美國人以同樣態度接受政府的管束,或者完全按政府指示防疫,就是天方夜譚。這樣說不是要評價誰優誰劣,只能說民風不同,應對疫情自是有不同手法和效率,中國實行的一套,放在美國不會管用,同理,硬要用西方的一套評斷中國,也未必可行。

新冠疫情至今還未結束,沒有人能夠蓋棺定論,現在也還未是時候對疫情前因後果作一個全面審視,如果現在真有這樣包攬總匯的紀錄片存在,不是官腔宣傳便是偏頗失實,大家實不用浪費時間觀看這些立場先行的政治文宣。相對來說,作為中期紀錄的《76天》,好在沒有試圖為疫情定調,也沒有作出指控或幫腔,而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為當時發生的一些人和事留下一個階段性紀錄,至於要如何閱讀和吸收,就由觀眾自行感受。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