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t House on the Horseback

馬背上的法庭
Court House on the Horseback
評分: 7/10
年份: 2006
片種: 劇情
導演: 劉傑
演員: 李保田、 呂玉來、楊亞寧

《馬背上的法庭》的片名直白、淺明,緊扣影片內容,點出一個法官隊伍牽著馬匹四處執法的故事。「馬背法庭」的素材源自 於2003年8月《南方週末》期刊的一個專題,中國導演劉杰從中看到「一種很樸素的感動」,因而決定訴諸於電影,將之紀錄 下來。或許是出於「樸素的感動」的創作,劉杰採用的拍攝手法、影像風格和敘事方式都十分尋常、簡單,沒有太多的技巧, 「一部尊重現實、尊重所要表現的人物,真誠的影片。」劉杰如此認為。不過,不能否認的是,在平淡的影像之下確實蘊含著一 個讓人深思的空間。

電影描述50多歲的法官老馮(李保田飾),帶領著即將退休的書記員楊阿姨(楊亞寧飾)和大學畢業生阿洛(呂玉來飾),三 人牽著一匹馬、駝著國徽,行走於雲南山間村寨,為居民解決法律紛爭。這是楊阿姨身為執法人員的最後一趟行程,卻是阿洛的 首趟處女行。三人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走過雞頭寨、雞肚寨再到雞屁股寨,鏡頭真實紀錄著少數民族和偏遠高山的各種風情, 這如同公路電影般的旅程,誠如老馮所言:「像一泡屎從雞屁股拉出來。」

在《馬背上的法庭》拍攝完成之後,劉杰接到電話,得知電影被指定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的獻禮片,換言之,這是一 部讓官方認可的「主旋律」影片。的確,電影開始不久之後的大紅國徽和「新紅太陽」字樣,讓我一度有這種感覺,以為劉杰 是要拍攝一個歌功頌德、弘揚國威的樣板故事,但是隨著劇情的進展,我才發覺這不是主旋律電影,至少不會是印象中典型的 主旋律電影。

關鍵在於老馮。身為法官的老馮,是國家法律的體現者,必須負起國徽所賦予的責任,是以他急於阻止阿洛以行李擋住國徽的 無心之舉,又計較地指揮阿洛將國徽擺正,因為國徽是他信奉一輩子的精神象徵,就好比摩梭族人心中的佛一樣。由此可見, 國徽之於老馮,其心靈信仰的意義遠大於政治涵義。有趣的是,老馮一方面在法庭上不時講求秩序和紀律,另一方面卻又施行 著「人治」,以將心比心的原則,講情理,並揉合各地風俗民情來解決糾紛,以圖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老馮的處事方式不似 典型公務員,多了分人情味。為了化解債務糾紛,他可以主動拿錢出來買下豬仔,甚至還牽著豬滿街跑,不過阿洛非常不以為 然,他責罵道:「你是國家執法人員,牽個豬在街上跑好看嗎?我都替你不好意思。」

老馮和阿洛是兩個對照的角色:前者執法多年,經驗豐富,辦案兼顧情、理、法;後者剛從大學畢業,沒有什麼經驗,眼裡只有 法律條文,完全依法行事,不知變通。這些差異讓兩人時時產生觀念上的對立,譬如豬拱罐罐山(骨灰塚)的案件,阿洛以「法 律規定反對封建迷信」為由不支持辦法事,但是老馮卻說:「法庭不支持,你就不認識喇嘛廟門了啊?」點出法律是死的,只要 懂得變通之道,在這之外其實尚存有情與理。在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國家法律的影響力顯得淡薄,因為不管是風俗也好,道 德自律也罷,那裡早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運行規矩,就像彝族人認為「村規先於法律」一樣,國家的法律要想滲入其中本來就有一 定的難度。阿洛強硬的態度和教條式的思維,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加油添醋,激化衝突。相較之下,老馮的處事之道圓融許 多,這是年歲累積而來的經驗,也是智慧。

影片中的衝突不僅存在於老馮和阿洛之間,更體現於老馮自身。如同前述,老馮既信奉國徽,並企圖維持法庭的權力,又以「人 治」的精神講求情理,他似乎是想同時掌握現代法律和舊規矩,使情、理、法之間能相互平衡,但他的態度實際上是搖擺不定的。 在阿洛的婚禮上,因為宰羊之事兩村人起了爭執,老馮這次卻完全擺脫過去的圓融,依法講法,直指阿洛的岳父姚葛所起的村民 公約侵犯他人權利,並對阿洛說:「你首先是法官,再來才是姚葛家的女婿。」要求他秉公處理,因此惹得姚葛不高興,指責阿 洛:「胳膊肘往外彎。」還揚言不把女兒嫁給「公家人」了。於是阿洛便趁著夜晚帶新娘偷跑,這讓村民們更是憤怒,決定不打 官司。此次的衝突顯然是在情、理、法之上的處理失衡,這看在老馮的眼裡,不打官司,即「代表不承認法律,不承認國徽」,這 對終其一生奉獻給法律、奉獻給國徽的人而言,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事實上,阿洛婚禮上的宰羊事件並非這趟行程中唯一的一次失衡,離婚所引發的房產糾紛是另一個例子。在這個案件裡,我們只看 到村婦坐在地上四處打轉,無理取鬧地大聲嚎叫,根本不把法庭當回事,老馮等人──即法律的代表──全然束手無策。老馮牽著 馬、駝著國徽,為的就是讓法律能實行並紮根於偏遠山區,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衡,證明了法律的無力與尷尬(偷馬案件也是一例)。

因此,老馮的死其實別有深意。首先,就其自身而言,老馮擺盪於法律、民俗和舊規矩之間,他意圖使其平衡卻不得,死亡或許成 了唯一出路。再來,老馮在死前曾對著山谷下喊道:「我還要繼續走這條路。」他死在這條路上,即代表他沒有離開,也離不開這 條路,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他確實依然走在這條路上。另外,老馮的死讓他有去無回,換言之,他並未抵達終點,也沒有退 回起點,這象徵著這條路──施行法律之路──仍繼續向前延伸,看不見盡頭,「在這裡現代司法體制就像駝在馬背上的國徽在顛 簸中緩緩向前行。」劉杰解釋道。

除了得到中國官方的認可,《馬背上的法庭》還入選第63屆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並獲獎,當屆主席稱其「又像紀錄片,又像 故事片」,這確實是這部電影最大的魅力所在。劉杰的表現手法雖然平淡,其影像卻能散發出無限的生命力,這自然得歸功於一干 演員──包括職業演員和非職業演員──素樸、紮實的表演,讓觀眾得以接受到最為真切的情感。此外,老馮一角的形塑非常飽滿, 在他身上除了可以看到和阿洛的對立之外,還有與楊阿姨的曖昧情愫,以及和妻小之間的家庭問題,後面兩者的處理即使僅是點到 為止,相對隱晦不少,卻多了些想像空間,使其不至於過分煽情,並能達到豐富戲劇血肉的成效。

楊阿姨在片中曾說:「人生就這麼多,衣服還沒洗乾淨就說完了。」關於傳統與現代的問題、關於司法制度的問題,甚或是關於人 生的問題,能說明白的也就這麼多,剩下的,只能靜靜地去體會、去思考,「我拍的是一部給靜下心感悟生活的人看的安靜的影片。」 劉杰如是說。

文: 張冠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