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號
Cape No. 7
評分: 4/10
年份: 2008
片種: 劇情
導演: 魏德聖
演員: 范逸臣、 田中千繪、 中孝介
《海角七號》:由此及彼;想當然的圓滿
比如風景,唯美如畫;比如寂寞,暗淡如歌;比如文字,優雅如詩;比如
愛情,寂靜如水。所有的這些,不僅僅將永遠不被淡忘;甚至,因為時間
的發酵而歷久彌新更加醇厚。
我喜歡回憶。正如我永遠也不願拋舍掉,那些僅僅只是一轉瞬間的感悸,
如暗泉湧動。
--火神紀。題記。
看香港電影,大部分時間總是很暢快;不管是什麼樣風格的電影,均如飲酒。酒雖分上中 下品,可是不管香淳或陋劣,總讓人有種微略的快意。咕咕嚕一通快飲,呼呼嚕一陣醉眼 迷矇;之後,是否有更多的不良反應,也就看那酒的品性優劣與否了。
只是一水之隔的臺灣電影,和香港電影卻有著很大的不同;如果說香港電影帶給我的大部是 一種飲酒的暢快,那麼臺灣電影更多時候帶給我的,是一種品茶的悠閒。《紅樓夢》裡的妙 玉說品茶--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我想,說的就是臺灣電 影了。它在提醒我們,看臺灣電影同樣需要慢品而輕嚥,淺嘗而輒止;切勿讓自己墮落成蠢 物或者牛騾。
喝酒與品茶的區別在哪呢?我想,喝酒可以激發浮躁;而品茶,更需要耐心以及細緻,加一 點想當然的期盼也許更好。這樣說也許顯得太抽象了,具體而言--最近我看了兩部臺灣電影, 張作驥執導的《蝴蝶》(Soul of a Demon)以及這部《海角七號》(Cape No. 7);沒有多 少意外所以也不曾如何驚喜,一如既往的緩慢節奏,一如既往氾濫的文人情結,一如既往的 浪漫主義情調。
朋友總說,為何我不多看些臺灣電影呢,其實臺灣的文藝電影是很不錯的。其實我一點也不反 對朋友的觀點,可是每每看一部臺灣電影,總會有種讓我窒息般難受的感覺,所以對於臺灣 文藝電影我也往往望而卻步。
如果,非得從那些電影裡找出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東西來--也許,臺灣文藝電影留給我的,僅 僅只有沉鬱的厚重。而我並不是時時刻刻都願意去面對那種厚重;也許,是因為我沒有做好 心理準備--在繁重如今的生活間隙裡,我還必須再去負累更多不是必要的負累。臺灣的文藝電 影的確不錯,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不錯;只是,我略嫌它帶著太濃烈的文藝味道。對我來說, 甚至有些過分的文藝。
我總覺得,臺灣文藝電影有種矯情的味道;甚至,是過分的矯情。所以,如果不是無聊的發 慌,或者是受了太大的刺激,一般而言我是很難靜下心來乖乖地坐在螢幕前選擇一部臺灣文 藝電影用以打發太無聊的時光;正如,我只會在同樣的情況下去泡一泡工序繁瑣的工夫茶。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也許,許多臺灣的文藝編劇過於文學化了;他們過於追求形式 上的文學之美,於是他們總會把電影劇本當成是小說來寫。而因此而來的文藝味道,顯然就 不是那麼好聞的了。文學化、文藝味道,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而問題在於那個尺度。
當超過了一定的承受力,再美的東西最終也會變得索然無味。在文藝電影方面,臺灣的電影 的確非常不錯;可是當文藝味道過於濃烈,當一部電影其它的元素均已經被忽略,僅僅只是 一味的所謂文藝,所謂形式,所謂文學;我不敢說,這會是一部好的電影。
過於拘泥,在我看來,是臺灣文藝電影的一個致命的硬傷。為文藝而文藝,因為文學而文學, 這不是電影藝術。這依舊只是停留在文字層面上所理解的電影。電影需要更快的節奏,需要更 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需要把我們的眼睛吸引住了就再也放不開的鏡頭張力。
我承認,大多的臺灣文藝電影,在構圖方面都是非常不錯的;我也承認,就整體而言,大多的 臺灣文藝電影也都如同八股文般均勻對稱;可是,我想看的是電影,而非文字。可以說,如果 把臺灣文藝電影的劇本擺上來,那一定是一些非常唯美的文學作品;可是,這並不意味著照著 那些文字拍出來的電影,就一定是一部好電影。
電影藝術需要更多的藝術手法--比如說鏡頭的處理,節奏的把握,整體的調度,人物的塑造, 情緒的波動,等等。而在我看來,臺灣文藝電影做得出色的,僅僅只是形式上的美感;而其它 的,它幾乎都給拋卻了。我在想,這樣的電影,是否還是電影呢。
我並沒有不喜歡臺灣文藝電影。只是永遠也不可能讓我變得狂熱。因為他們的電影看起來,文 學的痕跡過於明顯,而正是因為文學痕跡,他們有了別人難以追趕的形式之美,但剩下的更多 是劇情處理上的拖泥帶水冗長沉悶。
就我看過的臺灣文藝電影,大部分來說,如果有劇本或者原著小說的話,估計要比電影精彩。文 字比影像精彩--這不是恭維;因為電影,不僅僅只是把文字影像化,它必須有更多的屬於影像的 東西。
文學化的精彩只該回歸屬於文字;而換個角度而言,文學化的成功是否也意味著影像化的失敗呢。 臺灣文藝電影,總讓我想起舊時代的那個白話小說--沉著,穩重,多少還有點傷痕文學的味道。 包括這部《海角七號》,之前的《蝴蝶》,更久之前的《刺青》(Mandala);無有意外。
臺灣文學在華語世界裡並不遜色,可是他們的電影導演似乎更多地拘泥于文學的形式反而無法 把文字徹底地轉換成影像。讓電影體現出文字之美,這也許是一個好的出發點;可是影視作品 畢竟不能等同于文學作品,所以是否真的就該如此一味地執著於一種形式,這是有待商榷的。 過於追逐文藝味道,把影像當成是文字,這並不很好。
大量的旁白和內心獨白,小標題式的分段落,散文式的散亂,諸如此類文學手法在臺灣文藝電影 裡是屢見不鮮的。就以這部電影為例,全片133分鐘就是為了告訴我們,一首叫《海角七號》的 流行歌曲是如何被創作出來的?
假如我願意去相信,每一首歌的背後的確都會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可是我依舊還是會覺得,因為 是這首歌本身的說服力不夠,方才需要耗費如許周折喋喋不休地試圖偉大。在我看來,就算已經 如此鋪墊,事無巨細地做了那麼多華麗注腳,這首歌依舊無法讓我感動;這是音樂的失敗,同時 也是電影的失敗。
臺灣電影許多時候顯得非常奢侈的;當然,也可稱為浪費的。它們總是不厭其煩地用太多的篇幅 在絮絮叨叨著一些我們也許都無法理解的寶島情緒。我無法想像的是,這樣的一部電影,耗費了 它整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篇幅,僅僅只是為了烘托出一首被它稱為主旋律的歌曲。同樣作為音 樂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的感染力遠遠比不上2005年由大谷健太郎(Kentaro Otani)執導的那 部《娜娜》(Nana)。
歌曲背後的故事是否感人,對於一首歌曲來說,那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依舊只該是歌曲本身, 正如一部電影背後的故事如此精彩同樣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電影出來之後給人的整體觀感。因為 除了那些鐵杆粉絲們,或者這首歌的狂熱者才會有可能去挖掘一首歌曲背後的所有故事;就像只 有最狂熱的影迷們,以及像我這樣的無奈者們,才會去挖掘電影背後的故事一樣。
厚實的襯托,華麗的鋪墊--最後出來的竟是這樣的一支歌。這讓我感覺是如此的頭重腳輕,因 為除了這首歌的創作者,以及愚昧如我們這些坐著看完了這部電影的可憐孩子,沒有人會知道這 個歌事。而以這首輕音樂般的流行歌曲,其實也根本承載不起如許的沉重。
再者說,不管我如何來看待這部電影,我總覺得--它有點本末倒置的味道。
六十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用一個甲子的光陰去試圖忘卻一個自己曾經深愛過的異國女 人,他是否真的可以忘卻她,其實沒有人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正如電影所告訴我們的--七封情 書,他的孫女附信一封,照著原來的舊地址寄出;當然,她也並不知道,收信的人是否還能收到。
忘不忘其實已經不重要了。至少在六十年前,他也曾經信誓旦旦地說--就算他將來娶了別人,他 也將把她永遠地封存在記憶最深處的地方。我不知道,作為他另娶她人的那個她人--與他結合後 的子孫,看到自己的祖父如此隱秘的情感,她將對她的祖父以及祖母的那段情感以及婚姻生活, 作何種感想。
深愛。卻無法結合。因為一個愛情故事,演變成了糾結的哀憫。而另一個女人,是否又承受得住如 此不公的情感。當然,這個女人被忽略了;而愛情故事裡的男女主角,他們註定了沒有結局。因為 時光飛逝,我們在六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預知了這樣一個結局。
所以,帶著憂鬱的傷感,這個故事打著並不新鮮的悲情牌。而就算並不新鮮,這樣的一個故事放在 我們眼前,依舊將讓我們感動並且因為惻隱之心而悲傷。在我看來,這個故事是一個極成功的故事。
而另一個故事,也就是這部電影最重頭戲的這個故事--講一個不負責任的郵差,懷揣著搖滾的夢 想而不滿於現實生活,於是工作稀鬆平常。私扣信件、私自拆開他人的郵包、連拆郵包裡的八封 信件、吊兒郎當……當然,電影給他找了許多理由--比如說不足以說服我的所謂--音樂才華。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眼前的工作都沒辦法做好,他既接受了那一份工作,而且他也是有能力勝任這 份工作,可是他卻偏偏不去好好地完成那份工作;不管他是出於一個什麼樣的理由,這個人的道德 標準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專於創作,那麼他應該辭去那份工作;又或者,在工作之餘去完成他的 所謂創作。我完全受不了像他這種只拿錢卻不幹活,靠著父蔭卻不幹半點實事的二世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幾千年來的祖訓被徹底地忘卻。我 在想,現在的電影到底是怎麼了呢--毫無道德選擇地把這樣的一個人物用無以復加的手法進行非 反面的渲染,給他一首歌,給他一個美貌女子,給他一個自以為是卻不夠冠冕的理由,然後讓他 在某種程度上胡作非為。
有人也許可以說--這是他的不羈於世俗,是他的個性張揚,是他的理想以及才華。可是,這是應 該被宣揚的價值取向嗎?我還不至於對某人狂熱到這樣的程度而變得是非不分。
電影是否非得如此安排呢。讓他,遇上一個與前一個故事裡同樣名字的女子,再給他們一個美滿的 結局--然後給我一種錯覺,他們只是在完成先人未竟的那個愛情故事。一個甲子,一次輪回;只是, 他們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實踐那些前人沒能完成的事業--這只是一種看似的圓滿,一種乏味的 追逐。對於前一個故事,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而且因為前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同時變得沒有任何意義。
前一個故事其實要比後一個故事更具有挖掘價值,更感人也更引人入勝。雖說或許也沒什麼正面 意義,但至少要比後一個故事更好。可是,本來應該只是注腳的故事卻反客為主成了主線;而更 好的故事成了鋪墊。這首先就已經是取材上的失敗了。
當然,你也可以說:不管是哪一個故事,它們都是這部電影缺一不可的有機組成部分。可是,我 卻為何覺得--如果只拍前面的故事而不拍後面的故事,這部電影也許會更圓滿呢。把前面的故事 散亂地穿插在第二個故事中間那些不太起眼的角落裡,我看起來實在挺彆扭。
而就算第一個故事看起來似乎挺不錯,可是說到底也僅僅只是幾百文字寫成的情書,一味深情的 日語旁白。也許,這連故事也算不上的。這部電影顯得非常奢侈,它竟是用了如此漫長的篇幅來 敘述這樣兩個其實挺乏味的故事。
七封情書,一個禮拜的海上顛簸,封存了一個甲子的時光之後,塵封的愛情被翻閱了出來。
兩個想當然的圓滿結局。這就是這部電影的全部了。我不喜歡這部電影,一點也不。臺灣文藝電 影,也許確實不錯;But--It is not the cup of my tea。
氾濫的文學味道,多少讓我有點窒息般的窘迫。劇本,也許不錯;如果有原著小說,也許不錯; 電影,不錯也錯。
文: 火神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