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 - 設施改名引發爭議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2年12月03日
2022年12月03日
設施改名引發爭議 by Kantorates
早前香港有政要建議為一些康樂設施改名,不再以洋人名字稱之。雖然沒有明說,但顯然是有去殖民化之意,不過可能因為這些建議無關民生,也沒有什麼迫切性,因此並未在社會上引發廣大迴響。
說到冠名問題,不論古今中外,通常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商業交易,意思就是公司企業以贊助方式,為地方/產品冠名。舉例來說,歐美很多球場都會跟大企業簽約,獲得球場冠名權,以收宣傳之效。例如三藩市的NBA職籃班霸金州勇士隊的主場,就和金融巨企大通簽約,新球場名為Chase Center大通中心。在世界球壇,大企業買下球隊獲冠名的例子也不少,好像韓國職業足球聯賽球隊如水原三星、全北現代,都屬於同名企業名下。同是商業性質的冠名,還包括產品,例如電視台不少節目,都會找來商業機構冠名,節目名稱就會變成《XX特約》。
這種性質的冠名,純粹就是商業交易,你情我願,問題不大。通常這些冠名都有期限,就算企業本身形象不良,或爆發醜聞,只要合約時間過去,便各走各路,互不拖欠,除非好像早前爆煲破產的FTX,跟他們有冠名合約的體育場館,便比較麻煩,不過商業糾紛大不了訴訟解決,錢能夠解決的問題,通常都不是問題。
另一種冠名,通常有紀念性質,例如一些設施、街道都會以某某偉人或重要人物命名。這種冠名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見,香港的例子更是多不勝數,從大量以前港督命名的街道,到一些社會名流命名的院校等,早前新聞涉及的康樂設施命名問題,當屬這類型紀念性質為主的冠名。
針對這類冠名的問題,情況比較複雜,通常有人提出改動,都涉及某程度的政治動機。上述康樂設施以英國殖民時代名人命名,現在香港回歸多年,有人提出要改,其實並不奇怪,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正如上述,香港華洋共處多年,不少主要街道都以前港督命名,如果康樂設施改名先例一開,以後是否也要把街道一併改名?到時難保大量香港市民必會跑出來抗議,政府有承受擾民指控的魄力嗎?
其實這種出於政治需要的改名,在歐美也經常發生。近年美國自由派積極為少數族裔平權,特別是印第安原住民,因此以往很多以歐洲殖民先驅命名的地方/設施,都被迫改名,例如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以往被奉為新世界的開拓者而享譽百年,但是現在卻被指控拓荒時殘害原住民,被拉下神臺鞭屍,以他命名的學校、機構,都紛紛改名。另外於美國內戰時代的邦聯領袖,由於曾支持黑奴,現在不少美國州份,也被拆銅像和除名。
從這些例子可見,紀念性質的冠名,其實是一種費時失事和浪費資源的行為。人類對歷史的理解,一直都在變化,無論今日是如何被傳誦的聖人,明日也隨時可能成為過街老鼠,因此我一直認為,冠名這回事,從開始便不應存在,現在多改也是無益。回到文首例子,聽說該政要建議改成岳飛、李小龍等,雖然這些都是大眾眼中的偉人,但畢竟人無完人,肯定也會有人感到不合適,好像岳飛雖是民眾英雄,但究竟當年他堅決主戰是否對南宋政局最有利,目前史學上也有不同聲音,等同五十多年前,歐美又有誰會想到,紀念哥倫布也會成為一種「罪行」? 要了解或歌頌偉人,多閱讀他們的事跡,多分享他們的故事便可,不用冠名掛在口邊,人死燈滅,就算是被冠名的已故名人,可能也不會願意看到自己的名字,在身後還是不斷被人利用。所以說,與其把這些地方名改來改去,還不如放棄這些無無謂謂的冠名,直接起一個切合相關設施需要的名字便可。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