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10 月05 日
半世紀的金馬 by Kantorates
《 小爸爸》 : 主旋律下的慣性矯情 by 火神紀
今年的金馬獎提名名單剛剛公布﹐ 最教港片影迷驚喜的﹐ 當然是《 狂舞派》 女新人顏卓靈 的最佳女主角提名。 雖然她面對章子怡﹑ 舒淇﹑ 桂綸鎂等強勁對手勝算不大﹐ 但正如她本 人在一些採訪中所言﹐ 能夠獲得提名已是很大的肯定﹐ 勝負並不重要。
說來金馬獎已踏入五十周年﹐ 橫跨半個世紀。 一個電影頒獎禮能夠持續舉行五十年(當中有兩 年曾停辦) 不是易事﹐ 在華語影壇來說﹐ 這也是目前仍在運作的電影頒獎禮之中﹐ 歷史最悠 久的一個。
金馬獎雖以台灣為基地﹐ 但參賽電影並不局限台灣製作﹐ 例如早於第一屆的頒獎禮﹐ 便有香港 邵氏和電懋公司的作品參加﹐ 當中電懋的《 星星月亮太陽》 更喜獲最佳劇情片﹑ 最佳女主角﹑ 最佳編劇﹑ 最佳彩色攝影等多項大獎﹐ 成為大贏家﹐ 而邵氏的《 千嬌百媚》 則奪最佳導演﹑ 《 楊貴妃》 獲優等劇情片等﹐ 成績也很突出。
直到六十年代中期起﹐ 台灣電影業發展日漸蓬勃﹐ 再去到八十年代新電影的崛起﹐ 頒獎禮的大 獎才逐步由台片「 回收」 。 不過香港電影在金馬獎始終為中堅分子﹐ 例如頒獎禮史上獲得最多 次最佳男﹑ 女主角的演員﹐ 都來自香港(分別為梁朝偉和張曼玉) 。 可以說﹐ 雖然相隔一個海岸﹐ 但香港電影和金馬獎的關係非常密切﹐ 電影人對金馬獎的重視﹐ 不會比香港電影金像獎低。
到了九十年代﹐ 隨著海峽兩岸的關係改變﹐ 金馬獎在1996 年開始接受中國內地電影的報名。 當 年解禁之後﹐ 多部中國電影便立即取得好成績﹐ 例如《 陽光燦爛的日子》 便獲最佳電影﹑ 最佳 導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劇本﹑ 最佳攝影等多個獎項(雖然該片涉及港資﹐ 但得獎人員主要還 是內地的台前幕後) 。 自此大陸電影在金馬獎的影響力愈來愈大﹐ 參與和獲獎的電影和影人不 少﹐ 去年擔任大會司儀的﹐ 更包括內地演員黃渤。
由於中國電影的加入﹐ 令到金馬獎整個入圍名單大大增加﹐ 競爭愈來愈烈。 適逢九十年代起台灣 本土商業電影市場不斷萎縮﹐ 結果到了後九十年代至千禧年之初﹐ 金馬獎幾乎都被香港和中國的 電影壟斷了。 可能正因如此﹐ 大會當時曾設立年度台灣電影及電影人等獎﹐ 專門針對性表揚台灣 本土的作品。 對於一個以台灣為基地 ﹐原 意是支持台灣電影工業的頒 獎禮來說﹐ 這樣的安排其實 不無諷刺。
然而隨著《 海角七號》 等片為台灣商業片注入回春劑﹐ 台片漸漸復蘇﹐ 金馬獎年度台灣電影獎便 伴隨著2011 年《 賽德克巴萊》 的大獲全勝而消失(或者轉型為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從過去兩年觀眾 票選最佳影片獎均由台灣本土電影獲獎也可發現﹐ 當地觀眾對於本土製作的信心漸漸恢復﹐ 台片重 新成為獎項的有力競逐者﹐ 不讓中港同業專美。
回到今年的金馬獎﹐ 兩岸三地作品的提名分布尚算平均﹐ 結果如何﹐還要多等一個月才有分曉。
Kantorates
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
在路上;我們一路嚎叫。
我們都是暗夜行者,游走在城鎮與城市之間。
遠離憤怒的陌生人,躲在階梯中,像一個次要角色。
參加一個裸體午餐,我們不是癮君子,
我們都是憤怒的青年。
—— Αρηδ‧《垮掉的一代》
記得很多年前看過一本書,說的是美國那《垮掉的一代》;只是,我們何嘗不是垮掉的一代人。我們不如我們的祖輩有虔 誠的信仰,我們也不如我們的父輩生活的當代裡有強悍的造神運動;於是我們懷疑一切否定一切,我們沒有任何堅定不移的信 仰。然後我們在懷疑與否定中漸漸長大,長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如今,當我們已經接過了從祖輩父輩手中傳遞給我們的責任與義務時,我們才發現,我們其實無法像他們一樣那般單純而無 畏地生活下去。因為信仰的缺失,我們看似光鮮的外表下面,我們的靈魂找不到任何支點以支撐我們可以如同他們一般,沒有懷 疑也沒有疑慮地一路往前。
沒有神在指導我們前行,也沒有信仰來規範我們的行為,我們很多時候總在不停地為所欲為。然後等到安靜下來時,我們卻 也無法像我們的後輩那般灑脫得無憂無慮——我們所受過的那些傳統的教育依舊會在某一些自省的深夜裡突然將我們喚醒,然後 帶給我們許多負面的情緒。
我們就被夾在似有似無的縫隙裡忽上忽下並忐忑不安。我總說,我們是多麼尷尬的一代人——我們不夠他們那般堅定,也不如 他們那般灑脫。
80後,上次我們說到80後,似乎感覺自己還是新生的那一代;如今,90後以及00後這些後浪洶湧,把我們這幫80後都拍死在了沙灘上了。
90後的朋友WZC說,喜歡這部劇集的人也許都是那些當了爸爸並且特有父愛的人們。我聽著真有點慎得慌,歲月真是把殘酷的殺 豬刀——這麼快,我們就成了老去了的那一代人了。
前陣子上微信的朋友圈,發現有一朋友拿了一全國冠軍,現在CCTV的記者在全程跟拍他的比賽;然後我又發現有一朋友,開始往 災區捐錢捐物資並且自己深入災區去,現在都已經開始回饋社會了;然後我還發現一朋友,前些天突然消失了一段時間,原來躲家 裡寫了一本書,現在付梓出版並且全國同步上市了……
這些都還不是我們這代80後裡的旗幟標杆性人物,僅僅只是我這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朋友圈子裡最親近的這些人們中的幾位。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不管我們是否認同或者被認同,我們走上社會已經許多年了,然後我們也開始漸漸地成長為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 父輩們都老去了,弟妹輩們都還尚未接班,而我們已經開始取代了我們的父輩成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了。
也許,廉頗已老,尚能飯矣;但是畢竟已經開始老矣。所以我們開始喜歡一些以前的東西,於是那些比我們年輕的人們就開始說——嗯, 他們已經開始了懷舊。
文章的這部《小爸爸》是不是就這樣應運而生了呢。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毛主席還教導我們說,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我們這一代人,全部都不曾經歷 過上山下鄉的崢嶸歲月;但是我們都在小時候聽過李春波唱著的這首《呼兒嘿喲》。
“我的夢中情人,他是一位蓋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會穿著金甲聖衣,踏著五彩祥雲來娶我……只是,我只猜中了那個開頭,卻沒 能猜到結局。”我們這一代人,也許並不都曾經歷過那些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我們都深信不疑那個穿越了五百年都依舊無怨無悔的紫 霞仙子就是真愛。我們都愛白晶晶,我們也都愛紫霞仙子,這二者並不矛盾;如果你不喜歡我們這種博愛的胸懷,也許反而顯得你的愛 過於狹隘了。
“從前,現在;過去了再不來;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開始,始終;總是沒變改;天邊的人,飄泊白雲外。苦海,翻起愛浪, 在世間,難逃避命運。”多少次我們聽著這歌哀傷地落淚,倒也許並不是因為我們淚腺發達,並不是因為我們情感豐富,並不是因為 我們對歌裡所唱的這種種感同身受;而僅僅只是我們想要落淚,找一個哀傷的調子,然後放縱自己哀怨地悲劇情結,然後就開始了一場 自我放逐式的情感自慰。
文章的這部劇,很多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是我們這一代人共有的回憶。所以我們看到這部劇的時候,多少總會有些小溫暖,有些 小感動,有些小煽情以及小矯情。當我們對現有的生活都開始有了一種審美疲勞以及情感上的迷惘時,這部劇告訴我們,生活總在我 們不經意的時候會突然地給我們以意外,然後我們的生活自此就進入了另外的一個層次。這部劇集許諾給我們的,其實是一種也許永 遠也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意外。
假如沒有朱佳煜所飾演的夏天,這部劇裡文章所飾演的于實以及劉歡所飾演的齊大勝,他們的故事會不會發展成一個悲催的憤 青死亡事件。如若保留演小艾的徐翠翠,再把齊大勝的角色換成一個帥氣的偶像派小夥,再把小夏天給剔除掉,其餘像於果這種真 屌絲追求馬伊莉飾演的李三妹完勝王耀慶飾演的那個高富帥律師泰勒的戲份完全保留,這部劇跟那些狗血的韓劇其實就完全一致了。
絕症男豬腳為了讓女豬腳在自己離開的時候不那麼傷心,於是自導自演了一出陳世美負心棄香蓮,秦香蓮發憤走他鄉的傳統劇 碼。但是最後秦香蓮在無意中識破了陳世美的苦心並留了下來與陳世美一起走過了他生命裡的最後一段時光。好心的至尊寶齊天大 聖陳世美終究白費煞了苦心做不成負心人,紫霞仙子秦香蓮小艾老師成了完美妻子陪著心愛的丈夫走完了最後的一段路。
而那邊廂,屌絲男於果遇上小家碧玉李三妹,從火星撞地球到慢慢地相互瞭解彼此愛戀;中間穿插了一個高富帥王子的高貴 面具被慢慢揭開後漸漸地露出了其陰暗惡毒真面目的全過程。於是最終高富帥敗走麥城,屌絲男逆襲成功終究抱得美人歸。
這樣的劇情不是我們在所有的韓劇裡複習了無數次的那般地狗血。當然,加入了小夏天之後,這些故事顯得就不那麼惡俗了。 可是,就算如此,這樣的一個題材其實也算不上是新穎的。早在2010年開播的美劇《 孕育希望》(Raising Hope)以及2012年開播 的美劇《少男老爸》(Baby Daddy)講的不也是類似的故事;只是故事的背景給換一下,孩子的年齡給調節一下,人物的性格給自 由發揮了一下;之後,就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模樣。
當然,現代人已經不再相信那種絕對的善良與邪惡了,所以劇集的最後還是那個我們看過了無數次的大團圓結局。傳統意義 上的好人抱得了美人歸,傳統意義上的壞人痛定思痛迷途知返地與好人們一起快樂生活;孩子找到了爸爸,爸爸尋回了兒子,破 裂的關係得到了修補,眾望所歸的愛情還是“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式的童話的結局,而失去了的愛人依舊還能在人海裡 的某個轉角處找回……所有的這一切,都把這部劇集拖入了那個千篇一律的收尾;我們永遠都在同樣的審美疲勞中一次又一次地 被徹底地擊潰。
可是我們又能如何去苛責這部劇集呢。我們天朝裡的所有一切都是奔著一個永遠高湊並永不停歇的主旋律去的,我們要和 諧,我們要導人向善,我們要展現美好生活,我們要看好人永遠不墮落,我們要看壞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我們要一切完美無缺……
我們要聽著天朝上空的天籟之音循規導規地做人,我們也要看永遠勵志向上的劇集;不管劇情的發展如何跌宕起伏,不管整 個故事的發展如何扣人心弦如何淒淒慘慘戚戚,最後的那個我們已經複習了無數次的結局永遠那麼讓我們老懷安慰地自我安慰說: 世間總有真情在,善惡到頭終有報。
只是,是那些領導我們的天神過於天真地相信我們真的如何愚蠢地相信他們想要我們接受的那種“真善美”的授業解惑,還 是我們因為一直把他們忽悠得讓他們如此深信不疑地覺得我們依舊如同許多年前那般地好糊弄呢。
什麼時候,當我們看到一個真正殘缺不全的故事的時候,比如於果不管做了多少努力依舊沒能把夏天找回來,比如李三妹在 泰勒給她編織的那個米國金絲籠裡樂不思蜀地相信自己真地找到了真愛,比如齊大勝真地騙過了他深愛著的小艾老師而終於遂了 自己的心願背負著孤獨與痛苦以及所有被指責的駡名悲慘地死去而他的故事永遠沒有被他深愛的人所發現……
只有當這樣的劇集可以在天朝的大電視臺上自由地播出並且不會被主流意識所排斥時,我也許才會感覺,對的,我們上頭的 那些天神們終於開始尊重我們,不再把我們當成是那些沒有智商的金魚隨便地扔點東西養著玩了。是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這個道理沒有人不知道,可是我們的劇集永遠只告訴我們那些如意的一二,而那八九永遠只是鋪墊,過了所有的起起落落,我們 永遠會在那如意的一二事之後幸福而快樂地生活。
當然,我也許有些過份地吹毛求疵了。畢竟這是一部商業劇而非試驗性的先鋒劇,從劇集中大量的插入式廣告就可知道, 它絕對是一部主旋律下成功的衛道劇,而非是一部沒事找抽用大把資金砸水漂的探路劇。我從《蝸居》的時代裡就大愛的文章, 這部首次執導的劇集也算是交足了功課,有歡笑、有淚水、有收視、有口碑、有懷舊、有希望、有狗血的劇情、也有惡俗無比的 結局;好,真好!
這麼說吧,這部劇裡的所有每個故事的元素都已經不是那麼新鮮的了,親情、愛情、友情與人情,不管哪一個細節我們看起 來都如此熟悉,而這部劇的講故事的套路也沒有任何新穎的地方,哪裡該伏筆哪裡該抒情哪裡該煽情哪裡又該抑揚頓挫它都十分 到位地完成了。我們沒有太多意外地看完了全劇,該笑笑該哭哭,然後有點茶餘飯後的談資,不十分驚羨也不十分失望,再之後, 我們該幹嘛幹嘛,不許久,也許我們就再也無法在心裡找到半點波瀾了。
作為一個演而優則導的新晉導演,其實我們已經無法再去苛責什麼。畢竟,文章同學至少是帶著他的誠懇與勤奮完成了這次 作業。終究,這只是一部主旋律下的慣性矯情的輕喜劇,帶有些許的悲愴色調;但假如我們不帶太多奢望,我們至少也不會失望。
最後我想說,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作為80後的一代共有的那些回憶,這部劇集讓我們好好地徹底地完成了一次懷舊。我 們都開始迷戀那曾有的那個已經逝去的美好時代裡每一點點滴滴的回憶帶給我們溫度的那些感覺,而這一點,我們至少應該感 謝文章,是他給了我們這些許的暖意。
火神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