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11 月05 日
從《 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聊到香港電影年青化 by Kantorates
台灣學生文藝片《 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香港票房大賣﹐ 成為城中話題。 發行公 司層出不窮的宣傳策略自是居功至偉﹐看到商機的香港人也紛紛提出疑問: 香港電影界是 否能夠照辦煮碗開拍香港版﹐ 複製其票房奇蹟呢?
回想起來﹐ 香港近年的確甚少以中學生為主角的主流商業片﹐ 最近一部讓人留下印象的﹐ 已是2008年的《 烈日當空》﹐ 由年青女導演麥曦茵執導﹐ 屬於一個包括中港台新晉導演的 合作計劃之一。 影片本身拍得不俗﹐ 而且少有地由真正年青人(台前幕後多為80 後) 的視點 出發﹐ 可惜在欠缺多少所謂的商業賣點之下﹐ 影片看來並未獲得發行公司的高度重視﹐ 宣 傳力度不大﹐ 雖然曾數次公映再重映﹐ 但是還是未能交出亮眼的票房成績表。
香港電影界要拍攝一部像《 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樣的電影﹐ 實在非常的不容易。 最主要的原因﹐ 在於編導欠缺了一點點的童真。 現在能於香港執導一部商業片的導演﹐ 即使 是最新晉的﹐ 大部分其實已在影圈浸淫已久﹐ 例如郭子健﹑ 尹志文﹑ 鄭思傑﹑ 畢國智這些在 大眾眼中還算陌生的導演界「 新人類」﹐ 幾乎都是入行接近十年﹐ 只不過在講求經驗﹑ 階級 和運氣的制度下﹐ 只能一直默默耕耘﹐ 等待機會上位。 像《 烈日當空》這樣的例子﹐即放膽 讓首次執導﹑ 年紀不過三十﹑ 從未有過任何商業片拍攝經驗的年青導演拍攝一般有成本的商 業電影﹐ 在港產片來說可算是異數。 試想要拍一部學生電影﹐ 但負責編劇﹑ 執導的人幾乎都 已成「 中年麻甩」或「 中女」﹐ 學生生涯都是咸豐年代的舊事﹐ 在經歷了十多年的殘酷商業社 會洗禮﹐ 更可能已忘記殆盡﹐ 在這樣的條件下﹐ 又怎能拍出有說服力的學生生活故事 ?
當然﹐ 話說回來﹐ 不少人認為這是無可奈何。 在普遍人眼中 ﹐ 不管任何行業﹐都是循序漸進﹐ 除非是天才﹐ 否則由低做起是必然過程。 況且﹐儘管電影界的前人欲提拔後進﹐ 但要說服投資 者把幾百萬﹑ 甚至是幾千萬元押注在80 後的年青導演身上﹐ 即使口才了得如再世孔明﹐ 相信 也不容易。
對於一般行業﹐ 這樣的說法或許有理﹐ 可是在電影創作來說﹐ 我卻不太認同。 創作不是一門只 求經驗的行業。 無疑更多的經驗能夠有助於創作過程的順暢進行﹐ 尤其商業片的拍攝始終是一 盤生意﹐ 不能容許創作人無止境的揮霍﹐ 但大家不應忘記﹐ 電影也是一種藝術﹐或者講究一點 說﹐ 是一種包含藝術創作成分的商品。 這就不是單單依靠經驗或實踐能夠取得成功﹐ 而更多的 在於創作者本身的天份。 真正有天分的人才﹐ 是應該被提拔至有利其發揮天賦的崗位 。 亦正因 如此﹐ 我總覺得電影工業制度的一大缺陷﹐ 是過份迷信於所謂的經驗和紅褲子升遷制度。 在這 樣的情況下﹐ 即使有能者﹐ 往往在經歷多年「耕耘」後﹐ 已經磨蝕了原來的天賦和敏銳觸覺﹐ 獲 得機會執導﹐ 也只能交出屬於工業標準之內﹐ 了無創意的倒模製品。 電影界常常疑問為什麼拍 不出破格的作品﹐為什麼當年香港電影新浪潮可一不可再﹐ 就是 這個 原因。
那新人是否真的無法出頭? 其實要提拔新晉編導有很多方法﹐ 例如吳宇森便是有心人。 他常常以 掛名監製的方式協助新導演﹐ 確保投資者對電影的信心﹐ 另外也找來富經驗的監製在幕後培育﹐ 為欠缺實際前線拍攝工作的新導演開路﹐ 也保障工作的進行順利。 若香港電影界真的想推動年青 化﹑ 真正的破舊立新和薪火相傳 ﹐ 便真的要好好想法﹐ 而不是一味盲目的要求政府投資金錢﹑ 大灑銀根在沒有出路的人材培訓了。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