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11 月27 日
金馬獎馬後炮 by Kantorates

金馬獎馬後炮

台灣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周舉行﹐ 台灣本土的電影大獲全勝﹐ 最佳電影﹑ 導演和男主角三個大獎盡攬﹐ 賽果讓中港兩地的電影人和觀眾感到詫異。

熟悉台灣電影近年發展的觀眾﹐ 其實不會為這樣的結果感到驚奇。 自《 海 角七號》的成功後﹐ 台灣的商業電影確有回勇之勢。《 艋舺》在票房和口碑 上均報捷﹐ 對於當地電影人的鼓舞﹐ 不只是簡簡單單金錢上的回報﹐ 而是提 供一個業界信心指標。 另外﹐ 正當大家都還在推敲﹐ 《 海角七號》的賣座是 不是一個奇蹟﹐ 還在了解背後的運作之際﹐ 《 聽說》﹑《 一頁台北 》等一大 堆同為低成本小品在票房上的大賣﹐ 才真正讓商業電影人看到希望。 他們明 白到﹐ 積弱多時﹐ 早被荷李活攻佔的本土電影票房﹐ 不是沒有可以打開的缺口。

正如我以往在周記提過﹐ 電影頒獎禮的其中一個意義﹐ 是業內人士對前景的 寄望﹐ 或者是行業發展的指標。 雖然金馬獎不像香港電影金像獎全由行內人 擔任評審﹐ 但主事者均是兩岸三地對電影發展了解深入的相關人士﹐ 包括文 化人﹑ 導演﹑ 演員等﹐ 當中電影文化界的代表﹐ 例如影評人等﹐ 特別受到尊 重。 大家都不會忘記﹐ 當年台灣新電影是如何崛起。 沒有影評人焦雄屏等人 的推波助瀾﹐ 侯孝賢﹑ 楊德昌能否迅速地在國際影壇受到注目﹐ 新電影的發 展能否這樣順利﹐ 是未可預料。 所以主辦方和評審捨發展蓬勃的中港電影而 取台片﹐ 在情在理能夠讓人理解。 經歷過長期的畸形生態發展﹐現在終於看到 曙光﹐ 協助推動是正常的舉措。 一個健康的影市發展﹐ 不可能只有藝術片獨 大。 大量商業片的湧現﹐ 方能讓業界平衡地成長。

說回今年賽果﹐ 最佳劇情片由張作驥的 《 當愛來的時候》奪得﹐ 擊 敗提名王《 十 月圍城》﹑ 最佳女主角《 玩酷青春》呂麗萍﹐ 擊敗《 唐山大地震》徐帆﹐ 予人感覺 是評審好像不太偏好財大氣粗的話題電影。 其實兩部所謂的大熱門都不是真正佳 片﹐ 尤其徐帆在《 唐山大地震》的激情戲特別浮誇﹐ 不能獲獎不難理解。 同樣地﹐ 《 十月圍城》男主角王學圻敗於《 艋舺》阮經天﹐ 也不能算是驚天大冷。王學圻 在《 十月圍城》演得雖好﹐也融入環境 ﹐ 但可惜片中並未提供很多機會予他和其 他演員交流﹐ 沒能帶動整部電影。 相對來說﹐ 阮經天的演技或許不算爐火純情﹐ 但表演入型入格﹐ 最重要是和其他演員產生強烈的化學作用﹐ 影響全局﹐ 得獎是合理的。

對於其他賽果﹐ 由於部分台灣電影未有機會欣賞﹐ 故未能多談。 倒是對最佳男配 角一項有點意見。 無疑《 父後七日》的吳朋奉演得淡定﹐ 但謝霆鋒在《 十月圍城》 明顯是脫胎換骨﹐ 是他演員生涯的最大突破﹐ 不能獲獎實在非常可惜。 (大家都知 道我一向不太懂得欣賞謝的演技﹐每年的最差演繹評選必為他留下一席﹐ 但看畢《 十 月圍城》﹐ 也不能不幫忙拉票﹐ 可見他的演出予人印象之深刻 。 )

另外 ﹐ 一如以往﹐ 金馬獎的一些決定﹐ 還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例如最佳劇情片和年 度台灣電影分別由兩部台灣片獲得﹐ 便讓人感到奇怪。 如果《 當愛來的時候》是最 佳劇情片﹐ 而它也是台灣電影﹐ 為什麼不能同獲年度台灣傑出電影? 雖然大會強調 沒有「 分豬肉」﹐ 但某些獎項的分配﹐ 很難讓人不作出相關的聯想。

對於我們這些來自香港的普通觀眾來說﹐ 每年一度金馬獎的一大貢獻﹐ 是讓大家認識 到很多平時鮮有機會接觸的台灣新片。 雖然獲獎或提名後不一定能在香港上映﹐ 但至 少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按圖索驥﹐ 尋覓這些好片觀看。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