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04 月11 日
看《 紙上放映: 探看台灣導演本事》 by Kantorates

看《 紙上放映: 探看台灣導演本事》

年前寫台北旅遊觀感時說過, 台灣的文化氣息特別濃郁。 其實這個說法放諸台灣電影, 也非常切 合。 相對於近年中國內地主流 商業電 影喜愛販賣的浮華生活態度、 香港電影注 重商業效能、 總是過分計算的功 利性, 台灣電影獨特的地方, 是在開拓商業市場的同時, 不忘保持對社會世情的深度觀察及豐厚富人情味的人文關壞。

台灣影業能生產出《 艋舺》 、 《 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等票房大賣的純商業片, 也容得下《 不老騎士》 、 《 一首搖滾上月球》 這些 關注弱勢社群的另類作品, 而最重要 的是, 後者不只是在非主流媒介中傳播, 而是實實在在的在商業市場中和其他通俗娛樂 電影找到一片共存的空間。 究竟拍攝這些電影的人是如何安身立命? 怎樣以此為生? 電影 製 作的背後動機又是如何? 一直教人非常好奇。 可幸地, 近日出版的台灣新一代導演訪 談錄《 紙上放映: 探看台灣導演本事》 , 就為讀者提供了一點線索。

對《 紙上放映: 探看台灣導演本事》 的作者王昀燕並不陌生, 年前曾讀過她編著的另一部 訪談錄 《 再見楊德昌: 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 。 相對於該書以一名導演為主題, 追訪一 眾曾經和他共事的電影人, 今次的新書則採取大包圍的方式, 盡攬過去十年三十多位導 演的作品, 從作品入題採訪這些導演的想法及創作歷程。 由於書中涵蓋的訪問對象大多 為千禧年後才成名的年青導演, 所以這也可算 是一個台灣新生代導演的詳盡紀錄。

全書共分為七個單元, 分別為「 大城小愛」 、 「 青春練習曲」 、 「 家庭作業」 、 「 不完 美人生」 、 「 何處是我家」 、 「 正義之歌」 、 「 社會顯影」 , 從這些 命名就可以得知, 作者選擇電影的標準, 不是單純從商業性判定, 而是更多的看重影片在家庭、 人生、 社 會等議題的思考性。 三十多部電影, 三十多位不同的導演(當中有幾位導演受訪多過一 次) , 當中有商業鉅製《 賽德克巴萊》 、 有文藝小品《 星空》 、 有大眾喜劇《 總鋪師》 , 也有紀錄片《 看見台灣》 , 單從這樣的片單就能發現, 台灣電影的多元包容性, 是中國 內地和香港電 影所 不及。

由於每篇文章是從電影入手, 對於不熟悉導演背景或看過該電影的讀者, 讀起來可能不 太容易。 尤其書中不少紀錄片導演或新晉電影人, 對台灣以外地區的觀眾都比較陌生, 在沒有看過他們的作品的大前提下聽他們述說創作經過, 有時不免難以投入了解。 不過 換過角度, 若讀者在讀畢訪問 後產生了觀看某片的興趣, 也未嘗不是好事。

閱畢全書印象比較深, 是紀錄片多, 探索的題目也廣, 例如關注自閉症的《 築巢人》 、 追蹤藝術家的《 金城小 子》 、 從長者個人故事牽引出政治迴響的《 牽阮之手》 等, 這些 電影從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台灣社會文化的林林總總, 結合起來組成一套獨特而全面的社 會觀察紀錄。

對於欲多了解台灣的朋友(不獨只對電影的興趣) , 或許此書正好充當一部入門指南, 讓 人認識近年台灣電影發展之餘, 也一窺當地的社會風貌和人情變化。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