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01 月11 日
華語電影大亨 by Kantorates
年青一輩的香港人對邵逸夫的印象, 離不開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老闆, 或者是每年台慶被香港小 姐們包圍的慈祥老人。 不過正如近日報章上的生平回顧所言, 邵逸夫對華語商業電影發展的影響, 其實不比電視事業低, 某程度上, 甚至更為重要。
邵逸夫自二、 三十年代已涉足電影業, 早期和兄長等人合作, 在上海和香港等地經營天一電影公司, 後赴南洋發展, 輾轉回到香港主持邵氏兄弟電影公司, 雄霸六、 七十年代的香港影壇, 捧紅無數影視 天王巨星, 是名副其實的電影大亨。
回顧邵逸夫(或其家族) 的電影經營哲學, 可以發現其成功之道, 在於切實的、 完完全全的把電影當作 一盤生意運作。 當年邵氏家族開辦天一, 正在於邵逸夫長兄邵醉翁窺準電影本小利大的商機。 當時他 們的製作並不如其他公司一樣事事追求藝術效果, 也沒有其時文化人以文救國的抱負, 而是純粹把電 影看作商品, 製作力求多、 快、 好、 省, 為了增加票房, 甚至不惜和其他公司搶拍題材。 天一的以利 為先和過分進取, 在當時並未受到同業歡迎, 更曾惹來多間片廠聯合封殺。 不過在商業市場文人難敵 商賈, 尤其邵氏兄弟均是商界奇才, 抵制行動非但不能成功, 天一影片照舊獲得票房, 而公司為迎敵 而改變經營策略, 更促成邵逸夫出走南洋, 開拓更大更廣的市場。 從天一的事蹟可見, 或許他們未必 獲得同行認同, 但把電影當作生意的手段卻非常成功, 也是早年中國電影界中最先擁有純商業片觀 念, 而又能把這套觀念執行得臨漓盡致的公司之一。
邵逸夫在五十年代回港主持邵氏兄弟電影公司, 更是進一步把商業電影的經營理念發揮致極。 他從 荷李活取經學習, 把當年美國主流影業的明星片廠制度複製, 搬到香港發揚光大。 邵氏自設廠房拍 片, 和幕後人才簽約, 大肆培訓演員, 組建固定班底並以合約綁定人才, 從而能夠做到流水作業式生 產, 每件產品( 即每部電影) 都維持固定水準, 這種企業模式的做法在當年香港影壇來說可謂前無古人。
對於不少電影迷來說,對邵氏出品的藝術性可能有斟酌之處, 但都不會否認, 這些電影在拍攝技術上 都是亞洲頂級, 商業計算特別準確,也不粗製濫造。 而邵氏只拍類型片而謝絕其他嘗試, 雖然容易被 批保守, 但卻能保障票房和賣埠。 若 非七八十年代嘉禾、 新藝城等 公司相繼崛起, 恐怕邵氏在影壇 上的霸權還能至少延續到八十年代, 情況等同後來的無線電視, 邵逸夫基本上就是把經營 影業 的策 略照搬, 不求破格創新但求迎合主流, 以保持續而長遠的霸權。
有人說邵氏事事在商言商、 有時甚至顯得不近人情的營運做法, 對電影文化的長遠多元發展是一種障 礙, 但不能否定, 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 不能沒有蓬勃發展的主流商業片, 而邵逸夫和他旗下的電影王 國, 正好就充當了香港商業影市的重要開拓者之一。 除了電影生產(產品), 他在培養人才(軟件) 和訂立行 業技術標準(硬件) 上作出的貢獻也是無法估量。 正如很多藝人所言, 沒有邵逸夫就沒有他們, 而值得 一提,能夠說出這番話的演藝人, 更是橫跨半個世紀的幾代人(也包括後來成為邵氏對手的很多人,好 像嘉禾的巨頭、 新藝城的一些元老, 很多都出身或曾在邵氏效力), 可見其影響力之巨大和遼闊, 是當 前華語影視界無人能及。 而由他確立的新一代港產商業市場雛型, 更是影響了以後數十年, 香港商業電 影的發展道路。 香港被冠予「 東方荷李活」 的稱譽, 正是源於邵氏電影的努力。
蓋棺定功過, 雖說邵氏電影對港產片發展有好有壞﹐ 但邵逸夫還是配得上「 華語電影大亨」 的美名。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