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04 月28 日
香港電影金像獎馬後砲之二 by Kantorates

香港電影金像獎馬後砲之二

續談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另一個引起爭議的話題﹐ 就是評審團被指在投票 時抱著所謂的「 敬老」心態﹐ 為頒獎禮刻意炮製出感人﹑ 感性的戲劇效果。

有業界人士提出批評﹐ 認為近年金像獎的意義逐漸變質。 記得三十年前成立之 初﹐ 金像獎主要由《 電影雙周刊》主辦﹐參與評審的人士多半為影評人或電影文 化人﹐ 所以得獎名單遍向注重電影的藝術成就﹐ 非主流的電影人方育平便兩度 憑實驗味亟濃郁的寫實劇情片 《 父子情》和《 半邊人》獲得最佳電影的大獎。

及後金像獎評審團逐年擴充﹐連年加入行業內各大從屬的專業工會人員﹐從正 面看讓頒獎禮的評審標準變得更全面﹐ 在行業內也更富專業代表性﹐ 但經過歷 年的發展﹐ 卻也漸漸讓原來的頒獎意義﹐ 產生了本質上的一點變化。

例如有業界人士在過去幾年已曾投訴﹐ 由於某些技術獎項的評審團包含相屬工會 的意見和選票﹐ 若提名者為該工會的資深前輩級電影人﹐ 便很容易讓選民意向一 面倒地傾斜﹐或者是出於敬重長輩的心態﹑ 或者是所謂的「 俾面」而投票﹐ 而不只 是單從影片本身的成績作為評審標準。 尤其香港電影界的技術單位一般採取紅褲子 出身的升遷制度﹐ 以及中國人向來講求長幼有序的階級觀念﹐ 新人面對老前輩﹐ 多 是誠惶誠恐﹑ 不敢踰越 ﹐ 即使青出於藍﹐ 也不敢張揚﹐ 要越級挑戰拿獎﹐ 便是天 方夜譚。

在這樣的評審制度之下﹐ 年青電影從業員(尤其是幕後一些講求經驗的技術單位) 要 出人頭地﹐ 幾乎是不太可能。 相對來說﹐ 對於一些可以跳過經驗而講求創作天分的 位置﹐ 例如導演﹑編劇﹑ 演員等﹐ 情況可能稍好﹐ 例如近年便不乏年青編劇(2011 年 彭浩翔和麥曦茵憑《 志明與春嬌》獲獎) ﹑ 演員(2011 年謝霆鋒也憑《 線人》稱帝) 獲得 肯定。

然而從整體的提名名單和結果看來﹐ 青黃不接的問題仍然嚴重。 相對於幕後技術獎 項的評審團操作問題 ﹐ 演員獎項面臨的窘境﹐ 更大程度在於影業本身的運作。 例如 看今年男配角的提名名單﹐ 五位候選人除謝霆鋒﹐ 都已是入行超過三﹑ 四十年以上 的資深老演員﹐ 而事實上﹐ 即便是最年青的謝霆鋒﹐ 也在影圈打滾超過十年﹐ 並曾 奪得最佳男主角﹐ 論經歷算不上的新晉演員了。 新演員沒能獲得提名的最大原因﹐ 是影圈欠缺真正讓他們發揮的機會﹐ 沒有好角色﹐ 也自然不可能獲得提名了。

事實上﹐ 香港電影界雖然常常說要提拔新人﹐ 但本土年青演員的機會始終不多。 舉 過去十年獲得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的得獎者來看﹐ 撇除周杰倫﹑ 徐嬌﹑ 田原這些非本 地培育的演員﹐ 除了2002 年的林嘉欣稍有成就 (可惜已急流勇退) 外﹐ 幾乎所有得獎 人均未見突出發展。 好像2004 年的得獎人安志杰﹐ 至今還是徘徊在二﹑ 三線之間﹐ 偶有發揮機會也多半是扮演反派﹐從未擔正大片男主角之位﹐ 而2008 年的徐子珊也 是專注電視台的發展﹐ 在電影上完全無以為繼。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成立原意是要鼓勵香港電影人的創作精神﹐ 但從最近幾年的賽果﹐ 以及坊間(包括業界中人) 愈來愈多的評彈聲音看來﹐ 頒獎意義的變質已經到了一個值 得主辦單位警惕的地步﹐ 並且是時候重新審視整個評審的基制和準則﹐ 以維護這個至 今仍是本地最值得尊重和關注的電影頒獎禮盛事。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