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11 月22 日
從《 安德烈‧ 盧布耶夫》到我為什麼不愛後97 港產片 by Kantorates
最近重溫了俄國電影大師安迪塔可夫斯基 的經典舊作《 安德 烈‧ 盧布耶夫Andrei Rublev 》﹐ 一部讓人感動的好電影。
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一向不易嘴嚼﹐ 尤其是後期(我認為是在 《 Stalker 潛行者》之後) 的﹐ 更是愈來愈脫離現實生活﹐ 達到另一個精神層次。 作為其早期作品中最為人稱道的 一部(雖然我還是比較喜歡《 Solaris 》和《 Ivan's Childhood 》) ﹐ 《 Andrei Rublev 》好看之處﹐ 不獨在於其富哲理性的對白 內容﹐ 以及充滿詩意的拍攝風格﹐ 最叫人讚賞的﹐ 其實是 編導透過片中主角Andrei Rublev 不如意的藝術人生﹐ 表 達出的「 夫子自道 」藝術家感慨﹐ 以及一位藝術家在艱 難的環境之下﹐ 對創作的堅執和忠誠態度。
影片講中世紀一名畫家的生平﹐ 但由於主角的歷史記載 不多﹐ 劇情大部分都是編導自行創作﹐ 所以在某程度上﹐ 不免代入了自己對藝術的體會。 透過Rublev 曲折的人生 經歷﹐ 塔可夫斯基展示了藝術家如何在重重限制之下﹐ 衝破心理和現實生活上的障礙﹐ 創作出無數扣人心弦 的畫作。 這樣的故事﹐ 何嘗不是塔可夫斯基本人的寫照? 他在蘇俄時代拍電影時﹐ 受到的監限不會被Rublev 遇到 的少﹐ 但憑著他懂得化局限為創意的勇氣﹐ 終於成就一 部接一部的經典之作。
對比之下﹐ 同樣面臨不少局限和監察(或者說是自我監察) 的香港電影﹐實在太令人失望了。 其實電影審查制度一直 都存在﹐ 不管是當年的荷李活﹑ 現在的中國大陸或其他地 區﹐ 但在這些地方﹑ 這些時代﹐ 不是都誕生了無數經典嗎? 真正的藝術家﹐ 不應被審查局限﹐ 創作力也不會受到埋沒。 相反﹐ 現在不少懶惰的電影人﹐ 紛紛以審查嚴謹﹐ 作為 創作力消退的藉口。
以97 後的香港電影為例﹐ 當大家都一窩風地虎視內地14 億 觀眾的市場﹐ 紛紛進行自我監察﹐ 局限創意之際﹐ 有多少 電影人能夠維持堅執的藝術創作態度﹐在電影中繼續講香 港人的故事? 表達香港人的聲音?
香港電影在80 年代新浪潮時﹐ 曾一度湧現不少真正的電影 藝術家﹐在雅俗間取得平衡﹐ 在維護商業投資者利益的同時﹐ 也沒有背棄藝術。 可是環顧近年影界﹐ 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 這點? 諷刺的是﹐ 當大家都趕拍被視為可滿足香港和內地 市場的合拍電影之際﹐ 真正能夠獲兩地觀眾認同的電影﹐ 數目之少又會否讓人汗顏?
近年真正的香港電影是愈來愈少﹐ 像《 黑社會》﹑《 父子》﹑ 《 天水圍的日與夜》等不妥協的電影﹐ 都讓人感動。 從這些電 影﹐ 我們除了看到高質素的表現外﹐ 也感受到創作人從事藝術 的決心和義無反顧。
知易行難﹐批評總比實幹容易﹐ 尤其在艱難時期﹐ 能夠拍成一部 電影不易﹐ 這點是大家都不會否認的事實。 我的看法或許比較片 面﹐ 也未有細量業界人士面臨的難處。 不過創意不竟是電影創 作的重要一環。 無論如何﹐ 扼殺創意對電影發展都是有害無利。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