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3 月03 日
叨叨念: 端午節後後夜 by 火神紀
電影人和觀眾的互動性交流 by Kantorates

叨叨念:端午節後後夜

親愛的,你是不是就在那遠遠又不遠處的前方; 等著我前往追尋時的身影。 你說,那並非征途;所以並無危難與險阻。 --火神紀。題記。

前天,傳說中的端午節。沒有粽子,甚至沒有安靜地和家裏人一起吃一頓飯;就算我就呆在家 裏,家裏人也在家裏。然而沒有。請原諒我的漠然。

我所做的只是,對著我那台還並不算是破舊的電腦、連著網路、百度、word、blog以及兩個我 並不想推掉的約稿。我困守在我那個拉上了窗簾就顯得陰暗無比不見半絲陽光的房間裏,查找 我所需要的資料,寫關於"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和"香港回歸十周年"的專題約稿。

毛小熊的約稿我根本不可能會推掉,就算那個題材我根本並不感興趣,可是誰叫她現在成了我的 朋友呢。兔子的約稿我也不可能會推掉,因為之前我已經答應她了,而且這個專題寫的是香港娛 樂圈裏的人物評點,因為我摯愛的那個論壇叫香港製造,而作為斑竹的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 有寫過有關香港電影的文字了。

我知道,寫電影節專題從來都不是我所擅長的;我也知道,寫人物稿件從來也都不是我所擅長的。 然而,既然想在影評的路子上走得更遠,那麼我不可能永遠都不擅長娛評。畢竟這兩者多少總有些 牽涉,我不得不去練著寫,必須多少有所兼顧。

於是一整天,我僅僅吃了一頓不算豐盛的午餐,在還沒到中午的時候。然後花了十四個小時,包括 查找資料、寫字、排版、修改最終交付她們。算了一下,差不多近萬字了,不過我自己刪去了很多, 她們也多少幫我刪除了一些。交稿後基本上處於一種頭昏腦脹的狀態下倒頭而睡。

這是一個毫無創意而且頗感勞累的端午節。

昨天,電影節的稿子付梓發表了。我在家裏無所事事地呆了一天,看了整天cctv12法治頻道的法治節 目,包括近期落下沒看的一些往期節目。我不禁感歎,網路真好,至少我從電視機前被解放出來已經 很多年了。

今天,香港回歸的稿子也發表了,前陣子寫三池崇史導的《印記》影評,以及尼克卡薩維茨那部頗讓 我頭疼的《阿爾法狗》和今天寫的近來勢頭正旺的《盜海豪情13王牌》的影評均以發表。我又看了康城電影 節60周年的紀念短片集《每人都有一部電影》,然後寫了半篇影評。作為撰稿人,今天可謂大有斬 獲,似乎也該心滿意足了。至少我已經很久不用再去為稿件的去處而擔憂可以安心地寫稿子了。

今天我對某個死鬼小妞說,我很久不敢再把自己的書寫說成是寫字了,我總是說,寫稿。畢竟當寫字不 再是純粹地只是書寫的時候,那已經不可以再被稱為寫字了。寫字是個多麼純粹而聖潔地勞作,當我在 寫字的時候開始習慣於為了發表而不停地斟酌著字裏行間的行文和措辭時,這樣的書寫已經遠遠不能被 稱之為純粹了。

寫稿吧。多無奈的說話,我總必須得活著。

今天,剩下的時間依舊是無所事事。依舊泡我摯愛的普洱茶,比昨天和前天好的是,今天我吃了兩餐飯。 近來一直無甚胃口,吃飯僅僅只是為了生存下去而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睡眠基本上倒是挺正常 的,可是三餐卻懶得去吃了。

當我還並不感覺到饑餓感的時候,我為什麼還要去吃飯呢。今天我妹妹專門討論了這個問題,她說三餐是 為了正常的生活,我說一餐足矣,足以維生罷了;對食物多餘的攝入基本上可以被稱之為浪費食物。於是 彼此各沒有被說服,繼續各自固執。

近來又開始看書了。看完了一本所謂的外國驚情短篇小說集《孤獨的變態者》,然而僅僅只是一些所謂的 奇案以及如何被破解的偵探短篇合集罷了,有的到了最後甚至不了了之,看起來相當無癮。又一次通讀了 默默的《四十大惑》,我一直迷戀這本小說裏的文字。然而我卻發現他的這本小說裏處處可見的是玩不 盡的曖昧,於是連著幾天不停地做著春夢。

叨叨念。我居然開始用一枝鋼筆在日記本上記錄這些瑣碎的生活細節了。最近基本上不曾寫過稿子以外的任 何文字,可是我卻發現,這種羅裏囉嗦的絮叨卻是讓我平靜的唯一方式。

我在無端地生氣。氣得胸口發脹,氣得心臟有些無力承受而陣陣抽蓄地感覺到疼痛,氣得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於是驅車隨便找個朋友處坐下,他們開始抱怨著我已經很久沒有跟他們聯繫了。我說,我們都忙不是。於 是彼此傻笑,各自無語,卻不知道是否彼此均已釋然。

我已經一個人孤獨地活著,很久了。不曾見到陽光,不曾見到六斤以外的歡笑。這就是生活。

端午節。我沒有我的端午節。我躲在家裏寫這些急著要的稿件。端午節後夜,我早早地睡覺繼續做著春夢。 端午節的後後夜,我居然扔開了電腦又用鋼筆和日記本寫字。默默會說,她又在日記本上死去活來了一整夜。 當然,我不是她,呵呵,我是他,可是這句話依舊貼切。

我也許還會說,我樂意。於是繼續叨叨,繼續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繼續死去活來,繼續無所事事,繼續生氣 繼續胸口發疼。

我在生氣。是的,我在生氣。為什麼呢。現在過著我曾經夢寐以求的撰稿生活。電影、寫字以及稿費足以支 撐起我並不過分的物質要求。我卻在為著一些無所謂也應該並無所謂的事情生著滿腔的怨恨。

是不是因為曾經索求,然後努力,而後得到;卻開始發現,也許這樣的生活並不是我那麼渴求過的呢。

下了大半個月的雨水,各地災情頻頻告急。用鄭達的話說,我應該被抓去幫忙堵堤而不是在這裏無所事事地無 病呻吟。端午節的後後夜,我不停地絮絮叨叨,不停地飄揚著自我的五星紅旗,可是我發現,我已經很久不曾 如此放縱過我的筆和手指如此安靜而純粹地書寫,只為一個人記錄下所有的這一切了。

很囉嗦,很無聊,很流水帳;可是也許,這將是我最摯愛的部分文字。

睡了,早睡早起總是一個好習慣。我在想,今天晚上我也許會做夢吧。夢見夢裏清晰的淚光,清脆地落地。摔 碎了整年整年曾經有過如同玻璃杯一樣晶瑩剔透的幻想。然後,醒來,發現還在夢裏,繼續醒來,一共醒了兩次。

火神紀

電影人和觀眾的互動性交流

最近多部上映港片﹐ 例如 《 老港正傳》﹑《 每當變幻時》﹑《 女人本色》 等﹐ 都和香港回歸十年有關。 數數手指﹐ 香港回歸已經踏入十周年。 在 過去十年﹐ 香港電影界可以說是逐步踏入黑暗期。 從1997 年起﹐ 港片漸 走下坡﹐ 年產量每年下跌﹐ 直到去年只剩下50 多部﹐ 境況讓人擔心。

港產片年產量雖然減少﹐ 但可幸精品不缺。 近年一個頗為流行的說法﹐ 就是認為港片不但量減﹐ 質素也下降不少﹐ 大有新不如舊之感。 個人認 為此論並不恰當。 無疑港片數量呈現下降﹐ 但如果細看每年所有作品﹐ 會發現好片也有不少﹐ 而且製作水平是在提升﹐ 例如《 少林足球》﹑《 花 樣年華》﹑ 《 無間道 》﹑ 《 大隻佬》﹑ 《 柔道龍虎榜》等﹐ 都是在拍攝 技術和創意上均有突出表現的佳作﹐ 和以往黃金時期的港片相比﹐ 一 點也不遜色﹐ 而且在技術上是更為圓熟。 如果硬是要拿80 年代最好的 電影來作比較﹐ 然後草率地得出新不如舊的結論﹐ 是沒有意義。

無疑以往好片的確很多﹐ 但也不應忘記﹐ 當年的電影年產量是現在的 4 倍有多﹐ 當中的次等貨色和垃圾﹐ 其實比起現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同樣地﹐ 每年的真正佳作﹐ 也不會很多。 每一個電影人的水平也不同﹐ 不能要求每一部片都達到最高水平﹐這是常識。

不過現在有一個趨勢﹐ 就是觀眾對港片的要求變得異常嚴格﹐ 除非影 片表現超群絕倫﹐ 否則一概不看﹐ 而且還加以惡意批評。 當然﹐ 沒有 誠意和明顯是為了賺快錢的電影﹐ 的確不值得同情﹐ 但實情是有很多 對電影拍攝充滿誠意﹐ 可是因為能力或其他原因﹐ 未能拍出傑出作品 者﹐ 卻往往被一併批評和忽視﹐ 影響了他們以後的發展。

看電影不能一繩不變﹐ 不應被荷李活的口味赤化﹐ 以同一套標準看世 界。 我們常說電影人必須與時並進﹐ 事實上﹐ 觀眾也是一樣﹐ 應該學 懂溫故知新﹐ 不要人云亦云的道理。 電影界的復蘇和進步﹐不能靠單 方面的努力﹐ 而是全賴電影人和觀眾的互動性交流。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