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7 月09 日
Back to Basic by 晨曦
香港電影的觀眾 by Kantorates
今個星期一部進行公眾優先場的電影,令筆者感到十分有趣。影片 叫《荒失失奇兵》,電影海報上見到一些獅子、長頸鹿、斑馬、河 馬的動物,令筆者最感有趣的並非其故事內容,而是其選材的出發 點。近年觀眾看的影片題材都推陳出新,要看一些外星人,還有一 些奇形怪狀的東西,最好加上天馬行空的特技,這樣才叫「值回票 價」!正因為此,這部《荒失失奇兵》更令筆者好奇。
好奇的地方在於它不炮製千奇百怪的情節,沒有刻意設計得討人歡喜 的卡通人物,反而來一招Back to Basic,來寫一個屬於獅子、河馬的 故事,這算是個賣點嗎?不過凡事一定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的,但 偶爾Back to Basic,重拾一點童真,走到戲院看一些簡簡單單、舒 舒服服的故事,又何樂而不為呢?
晨曦
有時會覺得﹐ 香港電影的拍攝題材是否太狹窄? 關於黑社會的電影是否拍得太多? 電影人常常說 要重新吸引觀眾入戲院看戲。 但來來去去都是那 幾類題材的電影﹐ 怎能擴闊觀眾層面?
如果要做統計﹐ 我想近年拍得最多的﹐ 肯定是 黑社會或江湖片。 剛剛才看過《 黑白戰場》﹑《 三 岔口》 ﹐ 接著便有黃精甫的《 阿嫂》。 這些電影 或許都是用心製作﹐ 但劇情不免千篇一律﹐ 都是 一輪的江湖仇殺﹐ 腥風血雨。 這類電影是否觀眾 的至愛﹐ 我不敢說﹐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 我 自己就早已看厭了。 為什麼不嘗試開拓多一些新 的題材? 為什麼不多作一些比較大膽的新嘗試? 香港的電影觀眾應該不只包括在旺角流連的青年 吧?
港片另一問題﹐ 是缺乏思考性。 可能因為很多電 影的靈感都是由臨摹而來﹐ 往往欠缺一種獨特的﹑ 另人反思的力量。 無疑很多影片的娛樂性豐富﹐ 但毫無思考性可言﹐ 無法誘發觀眾反省或帶出新 的意念﹐ 屬過目即忘類型。 要吸納水平比較高的 觀眾﹐ 便應該加強影片的內涵和深度﹐ 打破港產 片等同低級趣味的觀念。
自回歸後中港兩地關係密切﹐ 電影界也出現愈來 愈多中港合拍片。 在更充裕的資金和回報率下﹐ 很多電影在技術上都精進不少。 可是劇情卻為了 兼顧不同地區觀眾而變質﹐ 不再是純港產片了。 港產片始終是拍給香港人看的電影﹐ 影片要在外 地或內地取得成功﹐ 最重要的就是先要在本土得 到認同。 如果只為了迎合別人的口味而輕本地 市場﹐ 那不免有本末倒置之感。
從《 無間道》﹑ 《 功夫 》及《 頭文字D 》在票房上 的成功﹐ 可以知道香港觀眾並不是完全盲目的﹐ 即使下載橫行﹐ 好片大片一樣有觀眾買票入場﹐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回到根本- 拍齣好戲!
Kantorates